把茶当水喝?
医师:恐伤肾还会便秘
喝茶的确好处多多,相传早期神农氏能够尝百草而不中毒,靠的就是喝茶来解毒,然而现代人则是相信大鱼大肉之后,喝茶可以去油解腻,甚至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国际早有研究显示,茶里头的儿茶素、多酚等抗氧化成分,是可以帮助人类对抗体内的自由基,减少发炎的现象,进而达到抗癌效果,同时也能延缓老化。
另外,也有研究证实,喝茶还能降三高,因为茶多酚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跟抑制尿酸等的好处,而且茶含有咖啡因,喝了本来就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咖啡因量又比咖啡还要低,更减少了咖啡因所产生的副作用,因此,许多学者专家都有喝茶的习惯。
喝茶过量恐增结石风险
不过,茶还是属于刺激性的饮品,各界一致认同茶不适合肠胃功能不佳的人饮用,里头的咖啡因也会造成不少人失眠,日前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更对外证实,长期以茶代水大量饮用的话,恐怕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一般会发生肾结石问题,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喝太少,但明明喝了很多「用水冲泡出来的茶」的人,怎么会水分不足?林口长庚医院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临床观察发现,9成肾结石患者都是钙结石,一般会建议患者要多喝水,但是千万别以为喝大量的茶就等于有多喝水;虽然喝适量的茶对水分的补充是有帮助的,不过,一旦茶喝过量的话,因为茶富含草酸,将会因此增加草酸钙形成的风险。
过去就有媒体报导过一个例子,美国阿肯色州一名56岁男性,每天都把冰红茶当白开水喝,一天要喝4000c.c.,结果出现恶心、无力、疲惫及身体疼痛等症状,就医治疗后才发现,已经罹患了肾脏病,而且肾脏损坏情况已到达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的地步,造成这名患者面临必须终身洗肾的悲剧。医师帮他验尿发现,尿液里头含有极高浓度的草酸钙结晶,进行肾脏切片检查发现,患者的肾脏因为长期过滤大量草酸,已经不堪负荷,因而造成肾衰竭。
大量喝茶反而便秘
大量喝茶不只伤肾,其实还有不少其他的问题。过去一篇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显示,喝过量的浓茶会导致便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茶里面含有单宁酸、茶硷,过量的单宁酸会抑制肠道的蠕动,导致肠胃蠕动变差。
研究还指出,过量的茶硷会增加肾丝球过滤率和降低肾小管的再吸收,最后导致便秘问题。而茶除了含有茶硷、单宁酸之外,还含有具利尿效果的咖啡因,因此,如果把茶当水喝,可能会使体内更缺水,再加上肠胃蠕动差,不便秘也难。
喝茶每天最多600c.c.
把茶当水大量饮用不好,但并不代表喝茶就不好,民众千万别因此以偏概全了,适量饮用绝对没有问题。过去甚至有研究指出,每天喝1杯240c.c.的茶,可以降低22%得到肾结石的机会,日本动物实验也发现,适量喝绿茶有助于降低肾结石的风险。
而且人体所代谢出来的草酸,比摄取的草酸食物多出2倍以上,譬如维生素C就是在代谢之后才会产生大量草酸,因此,只要没有过量食用高草酸食物,肾脏排出草酸的功能也正常,更没有长期大量服用钙片,饮食里的草酸要形成结石的机率是不大的。近年来反而认为,人体肠道菌异常与肾结石的发生,恐怕才是大有关系。至于茶应该要怎么正确喝,颜宗海建议每天不要超过600c.c.,并且在饭后1~2小时再喝,避免影响钙和铁的吸收。
补水喝白开水最好
除了适量喝茶之外,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因为人体70%以上都是水,体内很多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水才能进行。人体一天需要1500~2000c.c.的水分,有了足够的水,才能让身体的代谢机制正常运转。光是喝白开水就能预防感冒,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水可以保持人体运转正常,帮助调节体温,也是体内输送营养、排毒时所不可或缺,还能保持身体电解质平衡;经常喝白开水的人,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容易感到疲劳。
美国也曾追踪48,000 人10 年发现,每天喝2500c.c.水的人与喝1300c.c.的人相比,膀胱癌的罹病风险减半;另一个研究也发现,每天喝5杯水以上的人比喝2杯水以下的人,大幅减少冠心病致死的风险。
新闻来源:诗华日报
喝茶虽养生 容器要注意 1包装增罹癌及心血管风险
(台北23日讯)台湾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研究发现,塑胶制品产生的塑胶微粒广泛存在于食物、饮水,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癌症发生率,要避免除建议少喝瓶装水少吃贝类外,也要避免使用尼龙、PET制成的高级茶包,以免释出塑胶微粒到茶水中,改用散装茶叶或无漂白的纸质茶包,会相对安全。
黄轩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已有许多科学证据显示,塑胶微粒对健康的风险,包括影响消化、内分泌、免疫系统,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癌症发生风险,该如何避免吃进太多塑胶微粒?建议可做到以下6点。
■避免使用塑胶瓶装水:研究显示,瓶装水中的塑胶微粒含量远高于自来水,一项研究发现,每罐瓶装水平均含有数千颗塑胶微颗粒,建议改用玻璃瓶、不锈钢水瓶或滤水系统,少喝瓶装水。
■慎选奶瓶与儿童餐具:研究指出,婴儿用塑胶奶瓶,在高温沖泡配方奶时,会释放大量塑胶微粒,尤其是聚丙烯(PP)材质,建议优先选择玻璃奶瓶或硅胶奶瓶,避免用塑胶瓶长时间存放热饮。
■加热不用塑胶容器:研究发现,微波加热塑胶餐盒会导致更多塑胶微粒释放,特别是PP、PET、PS材质,建议改用陶瓷、玻璃或不锈钢容器来存放与加热食物,减少塑胶接触高温的机会。
■选择不含塑胶的茶包:近年研究显示,一些高级茶包,例如尼龙、PET制成的透明茶袋,会释放大量塑胶微粒到茶水中,选择散装茶叶或使用无漂白纸质茶包,减少塑胶溶出风险。
■减少吃海鲜,特别是贝类:研究指出,贝类例如牡蛎、蛤蜊、淡菜,可能是塑胶微粒的高风险来源,因为它们会过滤并累积环境中的塑胶微粒,建议适量摄取,并选择较低污染风险的鱼类。
■使用过滤系统:自来水也可能含有塑胶微粒,部分高效滤水器,例如活性碳滤芯、逆渗透滤水系统 RO,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塑胶微粒。
黄轩指出,玻璃是他最推荐使用的容器,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释放微塑料;不锈钢容器耐热、安全,但需避免酸性饮品长时间存放,避免金属溶出;陶瓷容器适合热食与饮品,但需确认是否使用无铅釉料;至于硅胶容器比塑胶安全,但仍需选择食品级硅胶,避免劣质产品。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