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患上乳腺癌
治疗过程更谨慎
从怀孕第一个星期开始到生产后的第一年期间所发生的乳腺癌,称为“妊娠期乳腺癌”。
马来西亚一年大约有3至5宗病例。妊娠期乳腺癌症状、风险因素、病变和治疗选项与一般乳腺癌无甚差异,只是治疗过程较为谨慎,需要综合多位专科跟进治疗过程。
不同妊娠期和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肯定且放心的是,医学进步的今天,在多数的妊娠期乳腺癌诊治病例过程,都可同时保护大人得到正确治疗,保护胎儿身心智力发育不受影响。
乳房肿瘤手术及乳房重建外科顾问陈奕妃医生(Dr Tan Gie Hooi)指出,妊娠期分为3个阶段,第1至第12个星期为第一个妊娠期,亦即早孕期。在此阶段的乳腺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即局部保留或切除整个乳房。
不建议早孕期电疗
“但早孕期的乳腺癌治疗通常都不会做保留手术,因为接着必须进行电疗的后续疗程。这个阶段怀孕未到12个星期,而整个孕期还有24个星期,后续疗程需要大约6至8个星期,对病人身体损耗不小,且有可能影响尚未成形的胎儿发育,所以医疗团队通常不会建议早孕期患者接受电疗。”
她说,进入第二个妊娠期,也就是从第13个星期开始,胎儿四肢和主要器官都已成形,若癌细胞已扩散(比如扩散到淋巴组织),在第16个星期或之后就可进行化疗。
“在第二孕期进行化疗已是可行且安全的治疗阶段,不会影响胎儿(比如人们所担心的畸形),而一些所谓的特殊情况通常是胎儿会早产,但绝不会影响胎儿的生理发育。”
第三个孕期为安全
她指出,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情况和病情分期调整治疗方案,若在3个月内就可生产且情况许可,可进行局部保留手术。
“若是必须化疗,则优先进行化疗,因为整个疗程18个星期,完成时刚好临近生产期,而针对妊娠期乳腺癌的护疗,疗程会从第16个星期开始到第36个星期就结束,以让母体能够恢复抵抗力,避免生产时因抵抗力衰弱而增加失血风险。”
她说,若是在第三个孕期则更为安全,治疗选择和空间都很大。
“此时已临近生产期,只要到第34个星期就可提前剖腹产,然后才进行所须治疗,可先做局部乳房保留手术以及其他的后续治疗。”

最后选项:荷尔蒙疗法
随着癌细胞种类和分期,妊娠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选项有外科手术(切除术)、放射线治疗、电疗、化疗和荷尔蒙治疗(药物)。
陈奕妃解释,乳腺癌有别于其他癌症,荷尔蒙接受体(Receptor)是影响病变分期的主要影响因素。
“乳腺癌有EGFR、PAPR、HER2等类型,若HER2受体是阳性,一般会采用标靶治疗,而标靶治疗通常与化疗双管齐下;若EGFR和PAPR受体呈阳性,则以荷尔蒙疗法为佳,也就是通过荷尔蒙药物让身体进入停经状态,将体内女性激素降至最低点,阻断刺激癌细胞的激素产生,停止子继续喂养癌细胞。”
不过,她强调,在妊娠期间,荷尔蒙疗法是最后的治疗选项,甚至不会被采用。
“因为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指数很高,即使服用荷尔蒙药物也无法阻断或降低激素的产生,所以这项治疗方案往往是在孕期之后,才会按照病人情况需要而采用,而且往往是最后一个选择,也就是经过手术、护疗或电疗之后,若有需要才开始服用药物。”

乳腺癌症状:
●乳房硬块、肿块
●乳房皮肤呈凹陷、桔皮状态
●乳头凹陷、变色甚至糜烂、不对称等状况
●乳头溢液
●腋下淋巴肿胀
●乳房皮肤出现类似湿疹症状
妊娠期乳腺癌风险因素:
●早来经或迟收经
●家族乳癌病史
●长期服用避孕药(5年或以上)
●高龄首孕(30岁以上才怀孕第一胎)
●曾有过乳房肿瘤(小肿瘤、良性肿瘤、细胞异常)
●是否做过乳房筛检/有没有定期筛检

服用激素药物控制病情,能够再孕吗?
许多准妈妈抗拒治疗或不敢接受治疗,主要是担心影响胎儿健康和再孕的可能,尤其是接受荷尔蒙治疗,必须服用药物长达5年至10年的患者。
陈奕妃坦言,服用荷尔蒙药物治疗期间几乎等于进入停经状态,所以在这期间“很难怀孕”,而在疗程结束之后,卵巢活跃度和女性激素太低,怀孕几率也相对减低。
对于已婚或想要怀孕的年轻患者(比如28岁就计划备孕却发现患上乳癌)来说,最大的担忧就是“会不会导致日后不孕?”
她解释,如今医学发达,已有安全生产和助孕技术,若是遇到上述情况,可建议冷冻卵子和胚胎冷冻技术(IVF),在完成治疗至少两年、病情稳定之后,就可解冻。
荷尔蒙变化影响癌细胞变化
陈奕妃说,妊娠期乳腺癌和一般的乳腺癌风险因素和治疗选项大同小异,只是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且须格外谨慎。
“这是因为妊娠期间,荷尔蒙变化较大,也影响着癌细胞的变化。”
她进一步指出,现代女性迟婚迟孕,多数在30岁之后才怀第一胎,乳腺癌风险和病例普遍增高,30岁到40岁是怀孕高峰期,也是乳腺癌高峰期。
“若一个家庭里有两位女性亲属患有乳癌,且在病发时还很年轻,那这个家庭里的女性患癌风险就是常人的两倍,比如一个家族里,奶奶、阿姨、姑姑或妈妈在30多岁就患上乳癌,那下一代就必须知道本身是高风险群,须格外注意。”
妊娠期乳腺癌注意事项:早产
怀孕过程不容易,妊娠期间不幸患上乳癌更是晴天霹雳,首先想到的是拒绝治疗避免影响胎儿健康发育,甚至自行想象“保大人还是保胎儿”的抉择画面。
不影响身心智力和发育
事实上,现代医学进步,治疗选项和技术精进,即使在妊娠期间接受治疗,也不影响胎儿的身心智力生长和发育,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多数妊娠乳癌并不需要面对“保大人或胎儿”的痛苦抉择。
陈奕妃说,妊娠期乳腺癌涉及多个专科,治疗团队包括乳房外科、妇产科、肿瘤科、小儿科及麻醉科等等,针对各种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早产的最佳时间、紧急状况、麻醉和安全剖腹等等。
“以小儿科为例,孕妇在第32个星期就生产会有问题吗?若是在第28个星期就必须取出胎儿会有问题吗?如情况紧急,最早可在第几个星期取出胎儿?早产儿需要什么特别照顾?”
提前剖腹产没问题
她说,一般上,在第32个星期就提前剖腹产已没什么问题,只是宝宝体型可能会比一般足月产的宝宝来得小一些,而在第34个星期或以上早产的宝宝通常都不需要氧气筒。
总的来说,孕期在第30个星期或以上的早产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在34个星期或36个星期之前就早产的情况不多。
其他注意事项包括宝宝的体重和各种指数、所在医院的设备完善与否、紧急情况是否需要加护病房等等。
“在第24个星期就不得不取出的胎儿,并非没有生机,但是生存几率较低,因为往往伴随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这类紧急而过早出生的情况很少见。”

医生解惑:1.妊娠期乳腺癌会否增加遗传几率?
不会,遗传率和普通乳腺癌一样。事实上,乳腺癌的遗传率并不高,80%乳腺癌病例没有家族遗传史,只有大约10%至20%的病例有家族病史。
2.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之后,短期内可以哺乳吗?可有所谓的“缓冲期”?
若在治疗期间,医生不会鼓励妈妈们哺乳,因为哺乳是很费心费力的,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而照顾初生宝宝也是非常劳累的。
最主要的关键还是病情阶段和治疗方式,若是外科手术(乳房切除术)则可在手术后哺乳,不存在“需要相隔多久才能哺乳”的问题。
若是接受化疗的病患则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在治疗期间,病人身心会很疲累,没有良好的状态和精神、体力同时照顾初生宝宝和哺乳,而在疗程结束后,医疗团队也会跟进病情而给予适合的建议。另外,医疗团队也不会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即同时进行切除术、化疗、电疗或荷尔蒙疗法。
3.患者可以/适合自然产吗?
依据患者身体状况(体质)和治疗方式而定。若是手术治疗一般上问题不大;若是必须进行化疗则可能缺乏体力,多数情况是剖腹产最为恰当和安全,因为妊娠期乳腺癌提前剖腹产是常见情况,比如在第32个星期必须取出胎儿的话,若要催生并不适合,成功率也不高。
4.相较于一般的乳癌,妊娠期乳腺癌的病变或发展速速比较快?
会比一般的乳癌发展速度“快一点点”,但不是“两倍、三倍”的加速病变,或是突然恶化成晚期乳腺癌的情况。在多数的晚期乳腺癌病例,其实并非“突然病变成第四期”,而是“发现时已是第四期”。一来是没有及早检查和诊断;另外就是觉得妊娠期乳腺变大和肿胀被视为“自然变化”而没有怀疑,也就很容易忽略乳腺癌风险。
5.过去曾经患上乳腺癌并接受治疗,妊娠期间复发或进阶到转移性乳癌的情况特殊吗?
若曾接受过治疗,医护人员会长期跟进,并且建议当事人在完成治疗后,至少两年才能开始备孕或怀孕。针对在怀孕期间才复发或出现转移性乳腺癌,还须依据肿瘤细胞转移范围和程度而制定治疗方案。
若是“远程转移”(癌细胞扩散到乳房以外的其他器官),手术通常不会是首选治疗方案,而是需要进行全身性的治疗,依据病情而进行化疗或靶向疗法。
远程转移的器官部位、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占据面积,也是重要因素。若是转移到骨骼,通常是慢速病变,病患情况相对稳定;若是肺部和肝脏则衰竭速度较快,需要比较激烈的治疗手段;肿瘤细胞若是很小,占据面积是一小点或是大面积,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6.妊娠期间接受治疗会影响胎儿的身心智力发展,比如弱智或畸形?
不会,已有医学文献显示,即使在妊娠期间接受化疗,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报道·陈绛雪 摄影·王宥文、互联网
林依晨被爆怀第二胎 打破远距婚姻触礁谣言

林依晨与老公林于超结婚刚满10周年,台湾媒体报道,两人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取自林依晨IG、中时新闻网)
(台北19讯)42岁的林依晨与圈外老公林于超婚后育有一名3岁女儿。由于林于超在美国工作,夫妻二人长期分隔两地,外界屡次传出婚姻亮红灯的消息,但林依晨始终否认。如今,传来令人欣喜的好消息——她怀上了第二胎,以实际行动粉碎不实谣言。
据台湾《镜周刊》报道,林依晨与林于超结婚满10周年之际,即将迎来家庭的新成员。目前,她已怀孕五个月。早有再添宝宝的计划后,林依晨自2024年年中便开始悉心调养身体,没过多久便成功怀孕。
谈及为何经历第一胎的艰辛后仍坚持追生,林依晨曾表示:“希望为小林添个手足,让他们能够相互扶持,成长过程中不会感到孤单。”她自身与弟弟自幼相伴,深知手足情谊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因此格外希望孩子们也能拥有这样的陪伴。
婚后,林依晨与林于超鲜少公开同框,加上工作原因,两人长期分居台湾、美国,婚变传闻不时传出。2021年,曾有中国网民爆料称林依晨每天凌晨4点起床准备早餐,6点向公婆请安,甚至传出老公带嫩模回家的谣言。对此,林依晨当时晒出与公婆、老公的合照及视讯截图,回应:“跟公婆同住,怎么可能带嫩模回家?”她更郑重声明:“我不卑微,他也不渣”,以此驳斥外界的无端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