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视野/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1:取悦】卓卉勤 乐在胖中
送虎迎兔。过去一年,一些人把生活过得又好又美,一些人则让自己变得颓废消极。
很多时候,其实人生的长度、宽度、快乐与否,在于你的勇敢、舍得、接受、无畏与自我的取悦!
今次副刊新春〈新视野〉,告诉你5位人物在生活中反败为胜的故事!

书法作品|叶彦晨
【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1】
报道|吴梅珍 摄影|姚春显 书法作品|叶彦晨
《花花公子》创始人休海夫纳(Hugh Hefner)一生都奉行的信念:“生命太短暂,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之中。”卓卉勤,就是不让生命太空白。她,胖得快乐自在,不因为取悦别人的感观而积极减肥,因为“取悦自己更重要!”

胖了的卓卉勤反而少了瘦时的锐气,胖嘟嘟的笑脸可亲多了。当然,胖了的射手座不过是收起了她的箭,敢欺负她,让她拉开手上的弓箭,你就会后悔了。
2013年5月31日,一代名嘴正式封麦。从电台退下来的卓卉勤开心逍遥过起了自己想要的小日子,没了偶像包袱,身高157公分的她,短短9年,把自己养成140公斤的大胖妹。
假如用身体质量指数(BMI)衡量她的肥胖程度——BMI值56.8,属于非常肥胖。卓卉勤当然知道自己的“胖”超出了世俗能接受的范围,她说:“我没有抗拒或者不要减肥,前提是不要节食。只要在不牺牲生活品质、又能把体重降下,我可以接受。若要失去口福换来一身瘦,我拒绝。”
/她的心,“选择”了胖。/
《赛斯》一书认为,人们创造自己的实相。今年54岁的卓卉勤创造了一个“胖”的实相,背后的实相是什么呢?胖,之于她有什么定义?
她说:“没有,没有任何意义,就是自然胖。”尔后,就是一个卓氏招牌式仰头大笑。
45岁退休后的卓卉勤持有一张催眠治疗证书,也修了心理学,只是没有考临床执照,她会拿考取一张心理学文凭纯粹是为未来可能推出心理丛书做准备。
访谈中说到《前世今生》书中提及的前世记忆,借机一问——胖,会不会是她心灵深处给自己下达的指令?
她的心“选择”了胖,背后的意识是什么?
自认没什么威胁性
卓卉勤算过紫微,命格里,水多,桃花盛旺,拥有这命格的人最适合做公众人物。25年的广播界一姐,印证了这个部分。性格大刺刺的她,男性友人居多,身边少有女性朋友,她自嘲思维模式就是“男”的,讨厌女人的“爱耍心机”,可是处在一群男人中,且是已婚男人,她虽然对这些兄弟没有兴趣,可是,却不能阻止人家的老婆不担心。
昔日“瘦”时,她拍梁志强导演的电影《钱不够用》,就问饰演她小女儿的小演员“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你妈妈陪着你拍摄,爸爸呢?”,当时小演员就回应卓卉勤,“妈妈不准爸爸看到你。”
说完,又是一阵仰天大笑。她自嘲:“我有这么大的威胁吗?哈……。”

不同阶段的卓卉勤一直都胖胖瘦瘦,他当然懂,瘦时的自己很美,只是当时忍“瘦”是工作需要,离开工作,她不忍了,她要开心、尽情的活、尽情的吃,不活在人家的眼光下。
/美是危脸的,美来给谁看?/
也许是戏看太多的后遗症,卓卉勤总觉得“女人越漂亮越苦命。不美,可以少受很多苦。”
不问都不懂,看似胆大包天,呛人不要命的卓卉勤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声音告诉她:“美是危脸的,美是不方便的,“那些年,工作没有少被跟踪过。但是胖了之后,心,安了不少。”(别人老婆的心也安了,她笑言!)
所以,她是乐在“胖”中。
卓卉勤自认自己一路走来是属于“肉肉”的女生,学生时期是五十多公斤,由于一家子都是“胖”体质,自然没有人要求她减肥,直到进军电视界,要试镜,一度减至45公斤,这是她最瘦的一回。
接着,在拍摄《王牌对对碰》导演的犀利把关下,她乖乖瘦了数年,一离开荧幕,只在电台亮声,就肆无忌惮地享受吃,尤其是过年前,主持人有二十多餐收工宴要吃,她笑呵呵地说:“这是其中一个致肥原因。”
不适合婚姻生活
人在电台时,卓卉勤就敢敢让自己的体重飙到100公斤,一度用代餐减肥又瘦到48公斤,那阶段的她让人大大惊艳,可是,怎么又复胖了呢?
很多人告诉卓卉勤,瘦下来的她很美。她倒自傲地说:“我知道啊!”女为悦己者容,她反问:“我美来给谁看?我没有要求人生伴侣,人生伴侣不在我的追求之中。18岁时就决定不生小孩,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以自己选择,唯有孩子,他的未来是无法在你很用心的栽培下长成你希望的面貌。那时也没有谈过恋爱,也隐约觉得自己不会结婚。我的个性不适合婚姻生活,婚姻是束缚很不舒服的生活模式,我这一世的命题就是选择:对自己好(取悦自己)。”
胖了。很多人不敢直接说她,“好心减肥啦!”
兜了一个圈子,很多人就去问主播兼艺人林德荣:“卓卉勤肥到这样,你不要叫她减肥咩?”林德荣不愧是卓卉勤的好兄弟,直接对人说:“这世界真的很难讲,你觉得你这个状态很好?最后会怎样,我们都不知?”
所以,问起卓卉勤的人生语录,就是:“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我存够了老本,不及时行乐?去减肥?我又不是傻啦!”
而那些,挟着“健康”和“为你好”的道德绑架言论也被劝:“你觉得我胖到让你看不下去,在你眼中,我不好看,那你不要看咯。干嘛你要勉强自己?我最不喜欢勉强自己,我喜欢做自己爱的,我吃Omakase(厨师法办)、和牛,也都是我的事,我有没有拿你的钱去吃?”
言外之意,她胖,她快乐,请你闭嘴!

年轻至今一直支持卓卉勤及时行乐论的林德荣(右)很懂她,当别人叫卓卉勤减肥,他就会说回对方:“这世界真的很难讲,你觉得你这个状态很好?最后会怎样,我们都不知?”
/科学指胖不健康?她更信哲学/
你说:胖不健康?
胖不健康是“科学”判断出来的理论。卓卉勤质疑科学,科学研究发表都是“今日”举出片面发现,明日或者后天,就有人站出来推翻。她以鸡蛋为例,昔日有科学研发指“鸡蛋有胆固醇,不可多吃”,随后又有报道说:胆固醇藏在蛋黄,蛋白可吃;另一派说:蛋黄有卵磷脂补脑。每一日都有新兴的研究推翻昨天的说法,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当信谁呢?
不设限吃什么食物
卓卉勤说,她信哲学。哲学告诉你:相信自己的感受。
她的生命哲学中,从未给自己设限什么年龄要吃什么食物,她的生命哲学只有:顺心。喜欢与不喜欢。
她不喜欢,你说得天花乱坠,她都不吃。
她喜欢的,你看不上眼,关卿底事?

退休后的卓卉勤致力于修心,目前的她,吃喝之外,就是到友人的狗酒店逗狗乐。
/我活得快乐,你受不了?/
为了堵住芸芸众口,卓卉勤说她刚刚进行了全身检查,血压正常,胆固醇在危险边缘,血糖指数是6,稍微偏高,子宫颈、乳房、骨质都呈正常指标,尿酸有一点超标。而肥胖目前唯一带来的不便就是:“实在很胖了,走一段路就会很喘,这是我唯一觉得有障碍的地方。”
可享受美食的体质
但她愿意为了吃,牺牲一点走路的不方便。“路,少走就是了。”
卓卉勤“胖”语录:“我不明白我活得很快乐,你会这么受不了?”
她很感谢父母给了她可以享受美食的体质,也感谢自己后天努力累积的财富,居然身体顶得住、财力顶得住,让自己任食任喝。
其实,胖或不怕胖?还有另一个现实条件,你可以欺负天下的“胖子”,但你一定不敢和卓卉勤对着干,她的身体胖了,可是,她的嘴巴你惹不起,卓卉勤不是难搞,只是,你不要来为难她,她就不会为难你。
她54岁了,不是5岁,走在“胖”的路上,是她的选择。
尊重,别讨骂了。
明日:3年疫情烧掉逾2000万令吉储备金,李桑笑言:“捱得住!”人生,就得勇敢再起来!
【新春·新视野/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5:舍得】马金泉 世间一切皆空
送虎迎兔。过去一年,一些人把生活过得又好又美,一些人则让自己变得颓废消极。
很多时候,其实人生的长度、宽度、快乐与否,在于你的勇敢、舍得、接受、无畏与自我的取悦!
今次副刊新春〈新视野〉,告诉你5位人物在生活中反败为胜的故事!
【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5/完】
报道|吴梅珍 摄影|姚春显
疫情下,扛着一队人生计的艺术总监马金泉留了一束长发。头发代表“三千烦恼丝”,不剪,是他的心住在烦恼中,一日烦恼不离,他不剪发。压力以肥胖的方式,在他的肉体上呈现,压力不排除,任肥。后来想通了,离开焦虑的马金泉把长发剪了,找回曼妙的舞者身形,以“形”告诉众人:一切都过去了。

疫下,马金泉透过“书”本的教育寻到定心丸,而读后感竟增强了他在编舞时的转换构思功力,编出的舞蹈也愈来愈有诗意。
2020年马金泉回忆道,由他和舞蹈家叶忠文携手共创的共享空间(Dua Space Dance Theatre)舞团,攒够了一定的知名度,舞者实力、行政能力、成熟度、经济能力一应俱备,是时候展翅高飞……然后,“冠病疫情”却改变了人们的一切,表演艺术者更陷入无法演出、零收入的黑洞漩涡。
马金泉的压力山大,他不只是舞者,还是舞团的艺术总监、拥有一队全职的舞团(全职意味舞者的每月都有薪资、公积金和社险等福利)。
当时,能养得起全职舞者,让舞者能安心“舞”得专业的共享空间,的确很值得骄傲。毕竟,大马的艺术界、华人圈子中,只有共享空间和手集团能办到。
微形诺亚方舟计划
全盛时期,共享空间拥有20位舞者,以一家“公司”的营运方式经营着,有基本营运成本、薪水、租金、公司的硬体设备、制作费等,一个月的基本开销约7万令吉。管控一个月,理性的马金泉在综观世界各地的灾情发展就“嗅”到危险味道,他告诉叶忠文:“我一定要减人。”于是,启动了“微形诺亚方舟计划”。
根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避过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诺亚方舟”背后要传达的意思不是世界末日,而是“相信、希望及重生”。
共享的船有超载、沉船危机。马金泉说:“20位只能留10位,其它的转去合约。我很心痛,可是人在当下,就是衡量一切,要顾全大全。”
他也对被“舍下”的成员承诺,他会努力求存,只要一找到钱,舞团经济允许了,他会再用这艘船找回全部人。
利用阅读致力养心
舍了一半的成员,营运开销减至3万5000令吉。可是背着10位舞者的生计,马金泉在面对至少半年零收入后也不淡定了。他说:“不是我要不要紧张,而是环境逼使我如此,我是一个很能抗压的人,可是问题就摆在那里,那时我才明白何谓忧郁症!不是你要和不要的问题,而是你不知不觉就沮丧不振了。”
幸好,他观察到情绪在失控,并利用阅读致力于养“心”。
首先,他参加了读书会,让书中的“颜如玉”陪随他找到蓝海,并在佛法的引领下,参悟了“世间皆是空”的道理。

舞团20周年时,给舞团策划了一个主题,写的就是六七十年代人的心路历程——白手兴家。马金泉形容自己与叶忠文就是从一棵树,慢慢拓展到一片森林。
/当下的力量/
以下4段文,是马金泉在阅读《当下的力量》一书时的心得分享:
“《当下的力量》是我在读书会里阅读的第3本书籍,之前的2本分别是《当和尚遇见钻石》及《还在学》。但有两个My Starfish Foundation 的课程 《7个习惯》及《5个习惯》也在读书会的整体过程中起着‘内在发光’ 的绝对美好作用。
“阅读《当下的力量》时, 我深深感恩上天与佛祖让自己经历不忍回顾的《还在学》读书会的情况。那时疫情处在最艰巨的困境中,我与叶忠文老师所领导的舞团生存处在深潭漩涡中,仅有几个月的生存期。内心不知明的恐惧与精神枷锁像紧箍咒一样,让我筋疲力尽,非常煎熬。《还在学》读书会要每日与同学分享一小段阅读心得,很多次我都在身体极度疲惫下完成。
“之间有几次,感受到身体与精神已处在疲惫极限下,我第一次告诉自己:‘我会迟交,但绝不缺席’。这对我而言很不寻常,对于时间与事情的安排我向来运筹帷幄、前后安排都有一些经验。但就在去年这段时间,当无法掌握的事情不断在发生时,那种不断遇到快溺水的感觉,真的不知所措。
“我之前遇到的困境,筋疲力尽的让自己处在原地不动,通过打坐、静态瑜伽,让自己不要掉入心思惶恐的时刻。静谧的时刻,主要让自己心灵安静,与自己独处,也尽量不要把自己低潮的情绪渲染给周围的人,特别是舞团的成员。在很久的静默中,正能量的光自行出现,有种不知道那里来的声音会和自己对话,这些话很清澈地在分析,渐渐露出方向的力量,它往往只是出现一次,但极度深刻。等待它下次出现时,它又以不同的方式出现,真的非常奇特。”

2011年,马金泉与《禅舞》。
/没有什么不能舍/
马金泉告诉“心”——不要担心与愤怒过去所面对的问题。可能、也绝对,这是上天给你未曾开扯的礼物?它等待时机的成熟,在你的身体内再开出绽放芬芳的花朵。
阅读《当下的力量》一书时,他与作者Tolle的文字有着深刻的交流,他能深深进入作者的语境,而二者之间没有多余的思考,自然的就会彼此微笑。“我懂得”——这是马金泉在阅读中常自然会说的一句话。
读得愈多愈不明白,为什么书中内容会在他需要时走入他的空间,牵着他,伴着他,走过了人生的低谷?现在回头一看,仿佛觉得自己的生命一直都有一位“神”在带着他。他深感恩泽。书中遇到的文字,就像是一个个智者的百年功力,一句句的打通他的任督二脉,昔日所读所学都慢慢串连起来,后来念到《释迦牟尼佛传》、《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让他更了然,世间一切皆是“空”,没有什么不能舍,纵然是生命,今日离开了,明天还会用另一种形式再出现。所以现在他的处事态度就是:“学观音、做观音,成为观音”。

人只有安心,才能处在安境。
/经历更多更珍惜/
经此一疫,马金泉明白到,外面的世界再乱,都要让自己拥有一颗“安定“的心,定下心来,再寻找到“安全”,就会走出柳林,见到花明与另一村。
他笑言:“静下来,曾经念过的书就会和我产生对话了,我静下来,声音就出来了。”
他也曾经迷惑于“假如一切事物都会消失,它可能根本就不存,那它现在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结果在一位师父的指点下:“金泉,很多东西你如果知道它并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你需要放弃,人,只能经历过更多,才懂得珍惜。什么叫给别人能量,什么叫生命影响生命,你还在在里面修。”
2023年,共享空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也许,这一场疫情就是上天给他的最后的一场考试。通过了,就可以起飞了。
祝福:共享空间,25周年,舞出生命当有的面貌。
【延伸阅读】
【新春·新视野/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1:取悦】卓卉勤 乐在胖中
【新春·新视野/人生的反败为胜系列·2:勇敢】李桑 逆境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