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梨吃多很“湿热”,真的吗?
“凤梨外交”让全马人都在响应吃凤梨的活动。但吃多了,有害吗?CEO虽认同吃水果有益健康,但可口美味的台湾凤梨能吃多少?怎样吃才健康?
无论是黄梨、凤梨或香港人称的菠萝,其抗氧化成分和凤梨酵素(Bromelain),不但能让肉类变腍、帮助消化;有研究指出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伤口愈合。但也有人风梨“湿热”,不宜多吃。究竟哪句真?哪句假?
菠萝、凤梨或黄梨属同一科,因品种、产地不同,外形有少许分别,但三者整体营养价值差不多。
凤梨入馔很常见,不少人会加入凤梨汁腌肉。因为新鲜凤梨含凤梨蛋白酶,是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酵素。研究指凤梨蛋白酶有助减低炎症,纾缓肌肉拉伤、减轻红肿、促进组织修复;惟目前未有具体研究数据显示,多少摄取量才有功效。
问:凤梨蛋白酶有助制造抗炎的荷尔蒙,并减低身体释出促发炎物质,是吗?
答:较多研究数据指凤梨蛋白酶有抗炎、抗血栓形成、溶解血纤维蛋白、免疫调节、抗水肿、伤口愈合、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有人吃凤梨后舌头刺痛,正是凤梨蛋白酶作怪。根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资料,凤梨蛋白酶存在于凤梨的果实和茎部。民间智慧,将凤梨浸盐水或加热入馔,破坏凤梨蛋白酶,就能减轻舌头刺痛,但会影响蛋白酶功效。
对于有指凤梨可帮助消化,的确是有少许帮助,不过一般人胃部已有足够能力消化食物,毋须额外补充凤梨蛋白酶。
问:中医如何看凤梨?
答:《本草纲目》就记载:“凤梨补脾胃,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血,利头目,开心益志”,有生津止渴、助消化、止泻、利尿等功效。
中医较少以凤梨入药,一般可用于食疗,如一时吃得较丰富,感觉消化不良肚痛时,有时也建议吃凤梨、喝凤梨汁“急救”。
问:纵然凤梨蛋白酶有不少好处,但会刺激口腔黏膜,甚至致敏,非所有人宜吃,对吗?
答:是的。以下几类人不宜多吃:
·胃溃疡、胃酸过多、肠道有伤口、口腔溃疡、脾胃功能较弱
凤梨蛋白酶会刺激黏膜及体内伤口,亦会刺激胃酸分泌,有肠胃疾患者只可浅尝。
·过敏体质
凤梨蛋白酶会增加肠黏膜的通透力,让肠胃里大分子异性蛋白渗入血液,引致过敏性反应。有人吃凤梨后感到皮肤痕痒、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或会头晕、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
湿疹患者不宜吃生菠萝,可吃小量经煮熟的菠萝,减少过敏反应。
·偏头痛、头痛
凤梨中有5-羟色胺酸,摄取太多容易引起头痛,若感头痛建议暂时不要吃。
·儿童、长者
口腔黏膜较脆弱,吃凤梨时舌头或感刺痛不适,建议将凤梨以淡盐水浸至少15分钟;破坏凤梨蛋白酶减低刺激。
问:市场有出售凤梨蛋白酶营养补充剂,如何服食?
答:凤梨蛋白酶或会促进抗生素、镇静药物的吸收,避免同时服用;正服用抗凝血药或在手术前后,亦不适合服食凤梨蛋白酶补充剂。
凤梨蛋白酶可能引起轻度的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月经过量,特别是大剂量服用。不过新鲜凤梨的凤梨蛋白酶含量远远不及补充剂,所以不用太担心以上禁忌。

产区不同营养有异
凤梨、菠萝、黄梨的营养有无差别?整体营养价值差不多,含类胡萝卜素、维他命C等抗氧化物,也有水溶性纤维帮助排便。不过要提醒,维他命C和菠萝蛋白酶会随时间流失,购买后宜尽快食用。另外,凤梨蛋白酶在45℃至50℃开始变性(denaturation),90%以上的蛋白酶在100℃时被破坏,如以菠萝入馔,宜最后才添加。
摄取多种营养素
同时,一些凤梨产区不同,名字不同,其营养其实也有少许的不同。例如来自菲律宾的黄梨,维他命C较来自台湾的金钻凤梨多1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维他命C摄取量不应少于45毫克。每100克苹果、橙分别含4毫克、53.2毫克维他命C,金钻凤梨则有23.5毫克。每天吃两分不同水果,能够摄取多种营养素。
但在中医界里就没有细分凤梨、菠萝或黄梨,因为它们均属性平、味甘酸。假如吃凤梨会引致舌头不适,建议都可先浸盐水,减少刺激并提升凤梨食味。

油炸惹祸——以凤梨入馔的菜式多以油炸为烹调方式,才让人误会湿热是由凤梨引起。
凤梨鸡汤不湿热
生吃凤梨其实不易加剧湿热,惟以凤梨入馔(黄梨)的菜式多以油炸为烹调方式,如中式的生炒骨、咕噜肉,泰式的菠萝炒饭、烧烤等,煮法热气,才让人觉得凤梨很热气。而且,凤梨是热带水果,而热带地区居民较喜欢饮用冰冷饮品,在中医角度,常喝冷饮会让脾胃生湿;加上热带地方的水土较易令人湿热,再配合“热气”煮法,才会让人误以为湿热是由菠萝引起。
不想煎炸烤凤梨引致湿热?原来凤梨除了生吃,还可以用来煲汤!中医推介以近期大热的台湾凤梨入馔,烹调凤梨鸡汤。
■凤梨鸡汤
(2至3人分量,约可煲出5碗汤)
●材料:
凤梨肉1斤、鸡1只、陈皮1小块、姜3片、腰果1両、江瑶柱4粒、水2.5公升、盐少许
●做法:
1.鸡洗淨去皮、切走鸡颈、鸡屁股及鸡翼尖
2.凤梨肉切小块
3.将所有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滚,再用文火煮1.5小时
4.饮用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鸡可补益、养五脏
˙加入凤梨更易消化吸收,令鸡肉较嫩滑
˙腰果可护肾润肠,让汤更滑
中医贴士:
●可选不太熟的凤梨
●可随喜好选择乌鸡或白鸡
●老少咸宜,惟有伤风感冒、咳或发烧不宜饮鸡汤
●对凤梨、腰果等材料敏感不宜饮用
文|李祖怡、姚颖彤(整理自香港《明报》)
红肉影响心脏健康? 这因素决定研究结论

(纽约21日讯)研究指出,由红肉产业资助的研究更倾向强调红肉益处,而独立研究则指出其可能有害心血管健康。
《纽约时报》报道,这项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980年至2023年间的44项临床研究,其中超过三分之二获得红肉相关行业组织资助,如美国国家牛肉协会与国家猪肉委员会。
结果发现,红肉产业资助的临床试验,较非产业资助研究更倾向于表达红肉对心血管的影响是“有益的”,有意弱化红肉与心血管之间的风险。
而那些由政府或独立机构资助的研究则显示,红肉对胆固醇、血压等指标无益甚至有害。
研究负责人、西班牙维多利亚大学的莫雷诺(Miguel Lopez Moreno)指出,相较于加工肉类(如培根、香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被广泛确立的负面关系,未经加工红肉的健康影响至今仍存在争议,而资助来源可能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
这项发现引发学界对营养科学可信度的再度反思。
公众该信谁?
哈佛医学院营养流行病学专家托比亚斯(Deirdre Tobias)指出,当公众面对大量研究却发现结果分歧时,容易对营养建议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对科学本身的信任。而这种差异往往源于研究设计本身。
因为由产业资助的研究倾向将红肉与其他动物蛋白或主食类碳水化合物进行对比,而忽略与植物性蛋白、全谷物等已被证实有益心脏健康的食物进行全面比较。
托比亚斯认为,独立资助的研究所涵盖的饮食对照更广,更能真实反映红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威利特则直言,虽然无法直接证明研究设计“有意偏向”,但这种系统性差异已足以令人警惕。
红肉业界反驳了这一说法。美国国家牛肉协会称,行业支持“符合金标准的科学研究”,并强调动物与植物蛋白都可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营养专家普遍认同,适度摄入红肉本身未必有害,但目前的证据仍倾向于植物蛋白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研究也暴露出美公共营养研究长期资金不足的问题。2023年,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仅将不到5%的预算投入营养相关研究。
专家担忧,在联邦拨款减少的背景下,营养科学将更依赖产业资助,进而损害研究的独立性与公共信任。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