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咳断肋骨发现患骨质疏松 竟是爱美惹的祸

浙江一名年轻女子因经常防晒致阳光摄取不足,结果不知不觉中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杭州17日讯)中国浙江省一名女子日前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意外查出了骨折。
“红星新闻”报道,杭州市某福利院32岁吕姓女雇员被诊断出骨质疏松症,让还年轻的她连呼不可思议。
据报道,吕日前接到杭州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电话,被告知肺CT提示右侧肋骨骨折,要她尽快去骨科就诊。她其后在骨科被确诊骨折,进一步检查显示她同时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拿到诊断报告,吕思前想后终于想起之前发热后咳嗽得有点严重,特别前天晚上咳得厉害,醒来时肋骨剧痛,当时想着忍忍就过去了,也就没去医院。
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护师杨秀琴说:“类似情况并不罕见,本医院体检中心今年体检后回访,已发现10多例肋骨骨折案例,大多数是因为咳嗽严重,到体检时查肺CT才发现骨折。”
一般来说,男女20岁后骨生长达到成熟期,骨强度也是人生的顶峰期;女性35岁、男性40岁后骨量逐渐下降,骨强度开始走下坡。
据了解,骨质疏松是因为缺钙,但如果没有维生素D,钙只能穿肠而过,小肠无法吸收,所以血液中的25羟维生素D含量,是目前公认的评价人体维生素D状况的可靠指标。检查结果发现,吕姓女子血液中的25羟维生素D含量非常低。
骨质疏松常被认为是中老年病,但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提前骨质疏松。医生说,年轻人的骨质疏松与工作、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包括过度防晒,不爱运动,嗜喝可乐、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进一步询问中,医生找到了问题原因,原来吕较为注重外貌保养,防晒做到极致,只要出门,防晒霜、防晒帽一件不少。
医生提醒,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80,90%由太阳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 一般每天接受约半小时日光照射,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如果长期接触不到光照,久而久之就易出现骨质疏松。
视频推荐 :
从中西医谈“好不了的咳嗽”/颜裕和

感冒或病毒感染通常会在7至10天内自愈,但约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其他感冒症状消失后,可能仍会出现持续数周的咳嗽,这种现象被称为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 或病毒后咳嗽。尽管多数情况下无严重危害,但这现象通常持续3至8周,会对睡眠和生活造成一些困扰。
时光荏苒,离开政府医院,成为一名社区药剂师已有5年的时光了。
5年时间,或多或少帮助了一些感冒好了,但仍久咳不愈的病患,也听过客户的一些经验,今次整理一些,让读者能从各个角度理解这现象。

其他感冒症状消失,仍出现持续数周的咳嗽?这现象称感染后咳嗽或病毒后咳嗽。(取自Elements Envato)
减少煎炸和辛辣食物
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原因包括鼻后滴漏和气管发炎。
鼻后滴漏是指感冒后鼻腔分泌的黏液流向喉咙,尤其在平躺时更易刺激喉部,引起痰液积聚和炎症。
上呼吸道感染后,气道肿胀可能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退,导致咳嗽反射过于敏感,对刺激更易反应,从而引发持续性咳嗽。
此外,既往有哮喘病史或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感冒后更易出现顽固性咳嗽。
在此期间,我的建议是减少煎炸和辛辣食物。
持续逾8周需评估
多数情况下,感染后咳嗽会随着炎症减轻和黏液减少而逐步好转。然而,如果出现以下的“红旗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包括咳血或痰液颜色、持续发热、身体酸痛和吞咽困难。
虽然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的主要类型,但其他疾病也可以引发类似的症状,例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ACE抑制型高血压药物、肺部感染(如肺炎或支气管炎)以及肺癌等。
如果咳嗽持续超过8周,则需进一步评估,此又不可不微辩也。
西医缓解中医辨证
在治疗方面,西医通常以缓解症状为主,若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开一些类固醇,以减少气管的炎症。
日常护理包括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饮用温热的饮料(如茶或蜂蜜)缓解喉部刺激,并避免油烟和香火等刺激性气体。
至于中医的理论,我问过一位中医朋友,并查过一些资料,据说中医将感染后咳嗽归为“伤寒”的范畴,病因复杂,与外感六淫(如风寒、燥热)及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他们强调辨证施治,既注重清热化痰,又重视脾肺调理。
避免使用抗生素
根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贾维刚教授发表一篇的论文,我们可以知道,中医在治疗感染后咳嗽会综合考虑患者体质和地区气候,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
1、清肺化痰法:适用于外寒内饮者,常用麻黄、杏仁等通阳化饮,缓解气道阻滞。
2、健脾益气法:针对脾虚湿重者,使用白术、党参等健脾药物,扶正祛邪。
3、疏肝通络法:适用于迁延性慢性咳嗽,采用柴胡、枳壳等调和气机。
中医辨证用药,大可商榷,这里只是聊个大概,就不再多作阐述了。
简而论之,虽然感染后咳嗽顽固,但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具有自限性。
通过合理用药、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就医,可有效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
在治疗方针上,一般有经验的医生都会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因其没有任何效果。至于大部分保健品公司推荐的虎乳芝,又是另一个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