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始是成功一半 结婚礼俗不忽视

挑选良辰吉日来举行嫁娶仪式,不但可以让新婚夫妇拥有一个新的开始,还可以使夫妻一团和气。(取自Elements Envato)
文:何宜娟(风水达人)
婚嫁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与吉事,所以自古以来民间对整个婚嫁过程中的礼仪,尤其是男女合婚极为看重,认为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到人生的发达昌盛。所以,婚嫁中的言论行动具有浓厚的择吉取向。但是,时下有些年轻男女,对于传统的结婚礼俗和择日却不再重视,往往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就随便选日子举行婚礼,连一些比较传统的礼仪,如:纳采、安床等都忽略。
其实,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同时也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因此决定结婚仪式时,都必须征询双方长辈的意见。所谓: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挑选良辰吉日来举行嫁娶仪式,不但可以让新婚夫妇拥有一个新的开始,还可以使夫妻一团和气,白头偕老。
关于婚嫁过程中的诸多礼仪,都具有明显的择吉意义。根据古代的中式婚礼程序,一般上可分为6种主要的仪式,即“六礼”:
1.问名:如男女双方交往一段时间后,又都情投意合,男方就请媒人去探询女方意见,让双方会谈,并互相交换“八字”。过后,分别将双方八字放在自己宅内正厅神佛像前3天,若3天后没有什么不良“彩头”,双方又没有任何异议,表示婚事可继续进行。
2.订盟:在订盟这天,男方将准备好的礼金送给女方,并举行戴戒指仪式,表示婚约已决定。
3.纳采:就是接受“聘金”和“聘礼”的仪式。通常男方用生面、肉包、盒担送到女家,女家则回送男方皮鞋、衣物或其他物品(所用的物品,通常都是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4.纳币:男方大都用首饰、布匹等物品赠送给女家,女家也以嫁妆回赠男方。
5.请期:男方决定结 婚日期后,即送请期亲迎书、礼书和礼物到女家,女家也要回礼。
6.迎亲:新郎到女家去迎接新娘,在完成各种的嫁娶礼仪后,新娘便随新郎一起乘车至男家。

现代人都趋于简化婚礼习俗,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礼仪则会保留。(取自Elements Envato)
重要礼俗仍保留
由于现代人都趋于简化婚礼习俗,因此以上所说的“三书六礼”已不适合用于现代的社会了。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礼俗则会保留,而其他的细节则会进而简化。
一般上,打算结婚的双方男女都应该准备好自己和双方家长的生辰八字,然后再咨询专业的勘舆大师,以便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婚礼。一旦选择了吉日过后,勘舆师都会准备好聘书以便让新郎能在“纳采”(过大礼)当天,把礼品和聘书一起递交给女方家长。
通常,聘书会包括以下的资料:
●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
●双方父母的出生年份
●纳采(过大礼)的日子和时间
●裁衣的日子和时间
●安床的日子和时间
●上头的日子和时间
●迎亲(接新娘)的日子和时间
●过门(回男家)的日子和时间
根据勘舆师所选择的吉日举行以上礼仪,可让一对新人在属于“适合”自己的吉日举行礼仪,而且也让双方家长,尤其是第一次办喜事的双方父母,能够在时间的分配上作好准备,并且更有系统化地顺利完成中式传统婚礼的礼仪。

“上头”的仪式必须准备汤圆。(取自Elements Envato)
婚嫁禁忌须知
面对婚嫁时,许多人心里都有疑问,一般疑问就包括:
1.很多人都说2024年是盲年不适于结婚,到底什么是盲年?
婚嫁日一般是请勘舆师推算黄道吉日。但是民间也有一套关于婚期吉凶的见解和禁忌。首先就是忌年,很多地区婚礼都忌在无立春的年份,也就是所谓的“盲年”亦称为“寡年”结婚。民俗认为“寡年结婚不生崽”,即难有小孩。其实,“盲年”也会有吉日,只要所选择的日子是配合到一对新人,例如是“三合”或者“六合”,同时又没有相冲到双方家长,即使是盲年也是可以结婚的。
2.在选择结婚吉日的时候,月份和日子方面是否又有什么避忌呢?
至于月份的避忌,有些人会选择避免在农历一月,以免与过年这个大节相冲,也会尽量避免阴气极重的清明节和盂兰节,即农历三月和七月这段期间举办婚礼,因为可能会对新人带来不吉利的影响,例如病痛多多。当然,农历六月也是可免则免,因为很多老人家都会认为在这月份结婚的新人,只能当“半世夫妻”,不好意头。
至于日子方面,有些人会认为“三娘煞”的日子,即是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及二十七,也是不适宜结婚,因为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不能出嫁。基于报复心理,三娘喜欢与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的喜事。
其实,在选择吉日方面,以上所谈的都不是主要构成不适宜嫁娶的条件。
一般上,只要结婚的日子没有和一对新人以及双方父母相冲,同时,又属于结婚吉日,并且避免选择“月破”、“日破”、“四废”等等的日子,那就已经是不错的条件。当然,以上所谈到的禁忌也会是勘舆师为新人选择吉日时的另一种参考。
好命公好命婆
3.什么是“安床”?在“安床”时,是否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洞房中最重视的是婚床的摆设,因为婚床不但是夫妇关系得到认可的体现,更是传宗接代的重要场所,因此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安床”仪式。
“安床”仪式一般上是根据勘舆师所指定的吉日和吉时,由“好命公”将新床搬到适当的位置,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再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等。
“安床”后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新房,直至结婚当天为止。
4. “上头”的仪式是否重要?
“上头”仪式一般上是在婚礼前夕又或者根据勘舆师所选择的吉日吉时来举行。男女双方在指定的吉时,各自在家中进行,沐浴后穿上新睡衣,选择一个看到月亮的窗口,桌上点着龙凤烛及清香一柱,再连同莲子、红枣、水果、鸡及汤圆(每碗6个或9个)等,诚心向天参拜。
此外,还准备梳、尺、红头绳、镜及剪刀,再由一对好命的夫妇替新人梳头,一面梳头,一面说吉利话:“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事实上,上头是象征着一对新人已经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白头偕老。

把“注册”与“接新娘”两项仪式分日举行,最好当然两天都是择日行事。(取自Element Envato)
吉日所针对的时间
5.结婚吉日到底是针对注册、迎接新娘或者是摆酒的日子呢?
如果你决定把“注册”与“接新娘”两项仪式分日举行,最好当然两天都是择日行事。要取舍的话,便应以举行“接新娘”的传统礼仪当日为准。
至于摆酒,如果能够在“接新娘”当晚举行就最好不过,因为可以省却很多麻烦。不过,即使是在隔天才举行也是可以的。
6.在结婚的整个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必须有所避忌呢?
“喜冲喜”,意思是说在同一年内,一个家庭不宜举办两个或以上的婚礼,除非是先嫁女儿,后娶媳妇。此外,新婚前后一个月内,忌参加别人的婚宴,以免冲犯。
“喜冲丧”,也就是说在婚期前后的一个月内,一对新人忌到医院探病及参加丧礼,以免招来不吉利的事情。
结婚三部曲/陈秋霞

在台湾拍摄《结婚三级跳》时,遇到一些粉丝。(作者提供)
文/图|陈秋霞
我和谭咏麟在台湾拍电影时,可以说是合作无间。因为同属一家电影公司的关系,所以很多片子的男女主角都落在我俩身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部名为《结婚三级跳》的喜剧。
从拍第一部电影《秋霞》开始,我一直都在拍“苦情戏”,在影片结尾时也“死”过好几次。难得有机会拍喜剧,而男主角又是出名爱玩的Alan,只要逃过不让他戏弄已经是很幸运了。
那段时间整组拍摄团队无时无刻都在欢乐中度过的,团队成员当然包括我母亲,因为她是负责港味小点心的重要人物,借以解决我们思乡之情。精神食粮同样重要啊!
很多演员都说,演电影遇上多种角色,就等于经历了多少遍不同的人生。7年的演艺生涯中,我不善言辞,又不喜欢交际,生活圈子恐怕只有家人和电影拍档。用现在词语来形容可能就是“宅女”,甚至带点自闭的问题少女。
记得开始跟丈夫交往时,他对我和母亲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美食放在面前也不会心动的人。他真以为自己做错什么得罪我们了。

婚姻是要两夫妻一同用心经营。43年的付出,带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感恩无限。(作者提供)
教授为人妻基本“常识”
电影情节中,悲剧收场是常见的。但也有大团圆结局,如《结婚三级跳》中,我穿上婚纱嫁给Alan。现实世界中,结婚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我母亲最挂心的,是我这个只爱音乐演戏而不懂人情世故的女儿,嫁到马来西亚后如何适应生活,怎样与人相处。所以她教了一些为人妻子的基本“常识”,称为“结婚三部曲”。
一、婚后一定要尊敬侍奉长辈。到婆婆家先要端茶倒水。诶,不是只在结婚当天才奉上“新抱茶”吗?原来不只是那一天,这是一生一世的承诺,而我也做到了。几十年下来,也培养自己喝潮州茶的习惯。再说,我母亲是汕头人,我也是半个自己人呢。
二、睡醒后要把被子叠好,还教我一个特别雅致的摺法。这样才看得出来我是从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出身的。但是,家婆不跟我同住,丈夫早起上班去了,谁会来检查我的被铺?难道是佣人吗?说到底,妈妈只怕别人说她没有把女儿教好就让她嫁出门。
三、留在家中的时候也要化淡淡的妆。注意仪容才像一位女主人,如果突然有客人到访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记得她还送我一小盒最古老,她却视为最珍贵的白水粉,叮嘱我随时随地擦在脸上,即美白又保养。只是有时候涂得太多,脸上就像发霉的巧克力一样。
“账目不清”难学持家之道
婚后没几个月,我第一次回娘家。母亲关心地问我有没有遵守她的三部曲,我当然不会让她失望啊!她又想到女儿从来不懂理财,怕我把家用花光了。
“妈,我没有拿家用的,有需要问吗?”
“那你这几个月用的是什么钱?”
“家里的保险箱放着一些,他教我怎么用密码,然后我们俩一起用。”
妈妈觉得“账目不清”不是好方法,她坚持要我每月拿固定薪水,不然的话,我永远学不到持家之道。
不是只有三部曲吗?怎么又多加了一项呢!只能慨叹“做人媳妇甚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