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视频】70%三度烧伤零生存率 梁韵诗:我活下来感谢妈妈!

报道:郑美励 / 摄影:谢德煜+受访者提供 / 录影:房子康

当母爱展现……(上)

梁韵诗对母亲吴清玉的情感,复杂得如同缠绕多年的藤蔓。爱与埋怨交织,依赖与反抗并存,她既对母亲的管束忿忿不平,又渴望她的认可;既心生委屈,又难以割舍那份依恋。这般五味杂陈的情绪,陪伴了她三十余载。一场煤气泄漏的意外改变她的人生轨迹,然后她恍然发现,多年来竟是误解错怪了母亲。

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挽回!

在梁妈妈吴清玉冲泡的咖啡的醇厚香气中,梁韵诗穿着特制鞋子从二楼一拐一拐走下来,和妈妈一起接受访问。

遭火吻身距今9年,她如常人般生活、工作,但有些伤害无法修复,比如外表、烧坏神经线导致脚无法贴地、大不如前的体力……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问妈妈为何救她?

2016年的端午节,梁韵诗在前未婚夫家下厨时发生煤气泄漏意外,猝不及防的她全身70%三度烧伤,一度被医生铁口直断零生存率,所幸另一名医生指引方向:新加坡。她留院2个月,昏迷1.5个月,历经逾30次植皮手术、数次感染和急救后终于幸存,开始第二阶段、漫长且艰辛的复健之路。

当时的她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楚。身体上,她伤势严重,生活无法自理,清洗和包扎伤口、包尿片、摄取牛奶和蛋白质粉、沐浴、载送复诊……都依赖妈妈,这种时刻虽然让她感受到幼年错失的母爱及妈妈对她的在乎与照顾,但对于性格独立、有主见且身为家中长女的她而言,角色从照顾者调换为被照顾者,让她十分难受。

“我觉得很脆弱,我这样大了,应该是我照顾妈妈,但是还要我妈妈、整家人来照顾我,我觉得我很麻烦很多余,因为治疗很贵又没有保险,那时候弟弟妹妹还在读书,我觉得我是家里的负担。”

更让她万念俱灰的是,这场意外也带走她热爱的企划工作、爱情和婚姻以及原有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她想过一死了之,情绪失控时更是“乱枪扫射”,质问妈妈为何要救她,怪她太自私,只想让她活着!

意外带走了婚姻

与其陪着女儿怨天尤人和沉溺在伤痛,为人母的吴清玉应该是“好事吸引力”的信徒,不管眼前方挑战有多大,女儿当时有多难服侍,她始终心怀信念和希望,只想着怎么帮助女儿一天过得比一天好。

“她讲什么东西伤我的心,我都算了,当她是在发泄。毕竟在那种情况下,她的脾气和感受我们知道,我们又不能代替她疼痛,我的心里一直想好的一面,我的女儿很棒很坚强,她会越来越好,总之是不可以放弃,别说不可能,你的不可能可能变成可能。”

天下之大总有奇迹,否则被判为零生存率的梁韵诗为何成功存活呢,对吧?

为妈妈活下来

某一天梁韵诗看到妈妈再次被她的毒舌伤害而泪崩后,终于决心振作起来,“每天讲要孝顺父母,可是就让她这样痛苦,哪里有孝顺咧?"

她告诉吴清玉,“妈,我为了你活下来,如果你改天不在了我就不要在了,因为我觉得不会有人像妈妈这样爱我……”

打开与妈妈的心结

如果硬要为这起意外找一个好处的话,那大概就是梁韵诗和妈妈的心结解开了。

别误会!即便意外前,母女俩的感情也不差,梁韵诗对妈妈的爱也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那时候她对妈妈的爱中夹杂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亲密之中带着距离。造成这份隔阂的是误会,是两代人的观念鸿沟,亦或是某些难以启齿的心结。

心结1:亲戚一句“因为你不乖,所以你的爸爸妈妈放你在这里”的话,在她幼小的心灵埋下种子,让她形成这样的信念: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乖巧,所以被寄养在亲戚家。

心结2:成长过程中感觉“妈管严”,举凡交友、著装、发型都听妈妈的意见,唯一坚持的是自己选择大学科系。

心结3:她总是觉得父母偏心弟妹,既不疼她也不会关心她。

妈妈心现在才懂

事情,真的如梁韵诗所想那样吗?

实情1:梁父当时在有野兽出没的森林地带工作,夫妻俩唯有暂时把长女寄养在亲戚家数年。昔日梁韵诗一味责怪父母抛弃她,没有尽到照顾责任。当她花时间和妈妈聊天,心中那根刺终于被拨除。

实情2:吴清玉承认以前对长女管束比较严,其一是长姐理应成为弟妹的好榜样嘛,其二,长女性格较似男孩若再剪一头短发,岂不是更像假小子?所以她才希望长女留长发穿裙装,自长女上大学,她便不再干涉她的发型著装。

实情3:吴清玉“投诉”,当时长女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平时想聚一聚也不容易;其次,长女个性独立有主见,一旦做了决定,旁人很难劝说。“她改变很多了。意外前,有她讲没有你讲,”既然女儿如此有主见,吴清玉唯有任她发挥。

至於偏心弟弟一事,却是情有可原。弟弟当时生病,包括妈妈在内全家人去年才意外得知真相,她们由此推断,是爸爸独自承受所有压力,全家人才会毫无察觉。

从娇弱到坚韧

意外发生后,从很多小事中,梁韵诗早已感受到妈妈、家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关爱与包容。就拿妈妈来说吧,以前梁韵诗觉得她有些娇气,经常因为小事就流泪,也或许是因为不喜妈妈的柔弱,所以她努力让自己变得坚强、独立。

在新加坡求医期间她见识了妈妈的另一面。那时候吴清玉每天送饭并陪伴她,有时候梁韵诗会埋怨“怎么这么迟”。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妈妈每天花费逾1小时搭巴士再转乘地铁才能到达医院。而且她还学会在新加坡搭公共交通、在大马载送和陪伴她复诊,这还未计算她四处奔波、求神拜佛,听到有什么治疗方法就去寻找等努力在内。

这……还是那个曾经被丈夫保护得太好而娇气、被子女们嫌弃“妈,你怎么什么都不会”的柔弱女子吗?“为母则刚”在梁韵诗脑海中有了具体形象。

“因为我发生了意外,她竟然学会并做到许多她过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哇,原来她因为我,什么都可以了。无论你是怎样的,她都爱你,除了妈妈的爱,我觉得没有东西是更伟大。”

开始懂得表达爱

以前的梁韵诗把大家对她的爱看在眼里,藏在心里,不会也不敢表达。上课后她胆子大了,约了吴清玉女士谈天,把她重新认识一遍。

“妈妈熟知我们一切,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参与她的过去,找她聊了之后,我终于明白她的一切,也解开心中的疑问,包括为何在我年幼时将我送到阿姨家寄养。很多东西都是因为那次了解我妈妈,重新认识我妈妈后,我明白她做的一切东西和决定,从那个时候我们才更好,所有的误会、误解都解开了。”

有了梁韵诗带头和传达讯息,3名弟妹也接连开始理解妈妈,“我们成长在同一个家庭环境,都曾有过相似的感受--觉得母亲偏心。我跟他们讲了,过后大家也慢慢的不一样了。”

爱在心里口渐开

记者问吴清玉,被女儿误会这么多年,岂不是很冤枉?为什么不解释呢?

不擅言词的吴清玉说不用,没必要,“我能够做的东西我就去做,有时不需要去解释很多,”她觉得当孩子长大成人生儿育女,自然能体会父母对所有孩子一样疼爱,只是根据不同性格采取不同方式。

在她看来,爱不是用嘴巴说说或者给出承诺,而是用心去做,体现在背后的付出和行动,她更倾向于用行动来支持和鼓励孩子,唯有当孩子真正遇到困难,她才会用言语表达关心和支持。

“我讲不可以这样,你一定要跟我们讲,”梁韵诗说:“全部亚洲父母都有相同的特质,他们默默付出,不愿将自己的辛劳挂在嘴边,甚至是被儿女误会也不去解释,他们觉得孩子有一天会明白,可是妈,我们真的不懂的,”她继续对妈妈“洗脑”--爱要说出口,“甜言蜜语还是要说的,没有表达的爱,不是爱。”

第一次妈妈当面夸她

经过女儿的调教,吴清玉有改变吗?有的。虽然她嘴上说:“她每次讲我不会称赞她,可是我称赞不是一定要用口,我也能用心……你没有理由一直讲自己的女儿有多棒啊!”但如今她确实有用言语表达对孩子的赞美与爱,前阵子母女俩上电台受访,梁韵诗第一次当面听到妈妈夸奖她,以前她都是听第三者转述。

吴清玉对长女的爱其实还有一处有迹可寻:碎碎念中。你听:“她每次做工就好像那个公司是她开的,可以做到没日没夜,几点回到家我也不知道。怎么你的工这么忙的咩?这么晚才回的咩?哎哟,我不会讲啦,最重要她开心,她认识朋友,大家去扶持她。”

幸好,一切来得及

“以前觉得还有时间嘛,等我赚了钱再说,等我样怎样先……”事发时梁韵诗才31岁,鬼门关前走一趟,她意识到爱要及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等,“原来我随时可能离开,原来我可能不会有这些了。真的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才学会关心家人,才想要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现在,梁韵诗依旧有主见但开始听得进妈妈的意见,也会与妈妈交换意见;现在,她珍惜眼前人和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陪伴家人可以"等"。

坚持每天回家

活动企划的工作依旧忙碌,但她会抽时间来和家人相处,关系也更融洽了;即使路途遥远,她也坚持每天回家,因为她知道……妈妈需要的是陪伴。

“现在我做很多事情是因为……可能我也害怕我来不及做,我是很庆幸我活过来了,很多的体验都是现在才有的体验。”

对着妈妈,她承诺会好好照顾自己、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加强壮,因为她要带妈妈去更多地方看看,体验生活的美好。女儿这番表白让吴清玉笑眯了眼,“你照顾好你自己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因为每个人都要照顾自己先,才能照顾别人嘛;要自己活得好才能照顾好别人。”

明日预告:李心洁:“我可以这么爱我的孩子、弟弟、全家,是因为妈妈给了我这么多的爱。”

 

 
 

 

反应

 

优生活

吴美锜·梁韵诗 我的美丽我做主

【三八特备:撕掉标签·活出真我】(下篇)

报道|黄佩娟  图|有种人、受访者提供

两位女性的故事或许不同,但都传递着同一个讯息——人生的价值,不该由外界来定义,而是自己决定自己的美与可能!

吴美锜:胖又如何?

我活得自在又开心!

标签:胖≠懒惰≠不自爱≠不自律≠没人爱

“胖是事实,但这不代表我是懒惰、不自律、没人爱!”

身为网络红人的Meeki吴美锜对自己的身材没有任何自卑,反而乐于拥抱自己的样子。她对于外界加诸在胖女孩身上的标签,向来一笑置之,但这不代表她认同这些偏见。

有些人发胖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但也可能是荷尔蒙失调、家族遗传。

“身材跟个性、能力完全是两回事,但为什么胖就是不自爱呢?难道对一个人的评价就只能来自外型吗?”

胖与爱情与职场

30岁前没谈过恋爱,吴美锜听过太多“因为胖所以没人爱”的评论。

“大家觉得这是主流认知,但其实非主流的观点也不少——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的身材!”

她说,有些人更在意内在的契合,而不是外表的条件。不只是在爱情上,在职场上,胖女孩也常常被贴标签。

“去面试的时候,别人会觉得胖的人应该不太灵活、邋遢、不够聪明。”

吴美锜直言,这样的刻板印象让她曾经感到无奈。

“以前我也许真的不太会打扮,但那只是还没找到方法,跟能力根本没关系!”

她比喻这种现象,就像一个原价59.9令吉的花瓶,却被硬生生贴上19.9令吉的标签。

“一朵山茶花,怎么能说成是玫瑰呢?”

时代变了,标签该换了!

近年来,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虽然减少,但仍有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改变。吴美锜举例,当人们看到一个年轻女性开名车、住豪宅,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她背后一定有金主”,而不是“她靠自己的本事赚来的”。她认为,这些带有歧视的标签,不应该继续存在。

“女生自己赚钱买名牌,这没什么不对啊!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男人?”

她也认为,女性的选择权变多了,不再像上一辈那样被限制在家庭角色中。 

“以前妈妈那一代,结婚后就是相夫教子,但现在的女性,多是职业女性,家庭和工作是可以并行的。”

她特别提到现代婚姻的变化:“以前婆媳问题很严重,但现在年轻一代的女性,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如果不想和婆婆住,就会坦率沟通。”

她认为,时代变了,女性应该拥有更多选择,而不是被旧有的标签束缚。

最好的反应是不必反应

“标签这种东西,撕掉一个,可能又会被贴上一个。”

吴美锜过去会因为这些标签而在意,但现在的她已经释怀。

“你可以贴,但我不会接受。我只要不往自己身上贴就行了!”

她认为,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容易被标签所左右,但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如果你自己都接受这个标签,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了,那才是真的被影响。”

她强调,自信和自我认同,才是摆脱标签最好的方法。

但她也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那些容易被贴标签的群体。

“有些人会说:‘这么胖还穿这样难看!’但我觉得,这些话不需要反击,与其纠结,不如学习如何与这些人和平共处。”

“其实很多胖女孩也很注重健康,我自己也会运动,为了让身体更健康。”

她说,现在很多美妆、潮流博主,并非大众审美里的标准身材,但她们依然自信、美丽、时尚。

吴美锜理解,有些人面对恶意评论时,会感到受伤。

“有些人就是见不得胖女孩自信,会说‘这么胖还穿成这样?’但这些话我们不需要去反击,因为没有意义。”

她强调:“最好的反应,就是不必反应。别人的话,不该影响你的心态。 ”

想摆脱“搞笑”标签

如果说胖这个标签已经对吴美锜影响不大,那么“搞笑”这个标签,倒是让她有点无奈。因为比起胖,她更想摆脱的是“搞笑”的标签。

“大家看我影片都觉得我很欢乐、很搞怪,但其实私下的我,没有这么爱搞笑啊!”

她有时候认真起来,大家反而不习惯,“怎么MEEKI今天不搞笑了?”

“这不能怪大家,因为他们认识的是萤幕上的我,还不够了解真实的我。”

她举例,去拍摄时,摄影师会要求她摆搞笑POSE,但她不一定想这么做,“有时候我也想做回平时生活中最舒服的自己。”

对她来说,标签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否影响到自己。她坚定地说:“胖不是标签,说胖子不能当艺人才是标签!”

希望声音能被听见

吴美锜举例,近年越来越多女性成为企业家、领袖,这些新时代女性正不断刷新旧有的标签。

“火运开始,中女抬头了!”

她笑道,世界上已经出现太多优秀的女性企业家、慈善家,时代正在改变。

“如果一定要贴标签,那何不换上一个更好的标签?”

她认为,真正的改变不是大声喊“撕掉标签”,而是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可能。

“改变别人很难,但让别人听见我们的想法,这比较容易。”

她不会刻意去挑起性别对立,也不会为了流量发表敏感言论。

“标签无法消失,但只要站稳脚步,这些标签就影响不了你。 ”

梁韵诗:浴火重生

从崩塌世界走出来

标签:撕掉完美主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和善、真诚、简单”这是Vincci梁韵诗为40岁的自己所贴上的标签。然而,过去的她,并不总是如此笃定。她曾是众人眼中的“完美人生模板”──年轻有为、事业成功、爱情美满,27岁便拥有稳定的未来蓝图。

她以为幸福已被牢牢掌握,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的世界瞬间天翻地覆,一切轰然崩塌。

外貌严重受损,事业一夕归零,感情也无声无息地结束,她仿佛被世界抛弃。

在这场人生的大浩劫后,她开始反思——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某些标签而奔波,但真正值得追求的,或许只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她彻底改变对“成功”与“美”的定义。标签,那只是别人给的,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者。她决定撕掉过去所有的标签,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样子。

“人生总在追逐不知足,但现在我只想要简单平静的快乐。”

从逃避到直面

“刚开始出门都戴着围巾、口罩,把自己包得像忍者,结果反而更引人注目。”

发生意外后的梁韵诗,越是想隐藏,反而更容易被看见。最刺痛她的瞬间,是有个孩子指着她喊:“妖怪!”那一刻,她内心的伤口比脸上的伤更深。

她开始害怕与人接触,出门吃饭时总选角落座位,因为用餐时得摘下口罩,这让她无比不安。她甚至对家人感到愧疚:“为什么只是因为我样貌的改变,我们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好好吃顿饭?”

她选择封闭自己,与世界隔绝。然而,在无数个独自落泪的夜晚,她开始反思:为什么要让别人的目光决定自己的价值?

“疫情期间,大家都戴着口罩,那我又何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会记住你长什么样子?”她决定勇敢跨出第一步。

从不再刻意遮掩,到愿意直视别人的目光,她发现,那些“异样的眼神”,往往只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她学会了放过自己,也学会了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从讨厌到拥抱自己

“最难的,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镜子里的自己。”

她因为无去接受自己在意外发生后的容貌,整整两年不敢照镜子。她甚至还想改变信仰,这样就能一直戴着头巾,不必面对异样眼光。但她发现,那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逃避。

她还去看了心理医生,却始终无法真正走出来。直到在前老板的鼓励下,她参加了一场成长课程,第一次直视内心深处的伤痕。她开始改变,穿上短裙,露出小蛮腰,为自己拍摄写真,大方在社群分享,甚至拍以前从不会拍的素颜照。

“以前的我,连素颜出门都不行。现在的我明白,女人的美,不在妆容,而在内心的强大。”

从一个对完美外貌执着的女人,到如今以内在美定义自己,她学会了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那正是她最独特的印记。

不活在社会标准之下

这场意外,不只夺走了梁韵诗的容貌,也让她失去了19年来努力经营的事业。

当她被前公司无情辞退时,她满心怨恨:“这世界真的这么现实吗?”

但后来,她选择换个角度看待这个“残酷事实”:“活动策划的工作需要经常面对人群,老板的考量或许现实,但我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她直言,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标准特别严苛,女性不仅要被标签,还常常要符合某些“社会期待”,例如穿高跟鞋才能显得专业、要身材标准才算漂亮。

“以前为了符合‘专业女性’的形象,我经常穿高跟鞋,现在因为伤势只能穿特制鞋,结果身边的女性朋友竟然羡慕我,不用再忍受高跟鞋的痛苦。”

她曾经怨恨这个社会,如今却选择理解并超越。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对女性的标准,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活在那些标准之下。”

不标签自己,也不标签别人

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梁韵诗曾经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为了妈妈选择活下来。现在的她,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个当下,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轻易放弃。

“2016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赚了9年,能够陪在妈妈身边,看到妹妹结婚生子,每一天都是上天送我的礼物。”

只要还活着就没有输

她深受大S事件的启发:“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什么好输的?”

“以前,我也曾习惯用标签定义他人,但现在的我,选择亲自去了解每一个灵魂。”

她想告诉所有女性,别让外貌或缺陷否定自己,别人的目光不该是一个枷锁。

“别人多看你两眼,不是因为你丑,就是因为你美。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当作自己是美的?”

她曾怨恨社会的不公平,如今选择用自身经历鼓励更多女性:“不完美,并不等于失去价值。我们都有权利决定,让自己如何活出精采人生。”

【活动资讯】

“有种人”播客频道集结了 42 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以素颜样貌拍摄肖像照,呈现真实之美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展览及多元体验,呼吁社会重新审视女性的真实价值。

日期:2025年3月7日至9日

地点:GF, Vanity Atrium @ Sunway Velocity Mall,KL.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