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党之死 原因及教训

公民党解散前的党员大会,主席梁家杰(前右三)曾于2007年参选香港特首。
报道:林之文
2023年12月23日,香港公民党刊发新闻稿,表示该党的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最终会议,又向会员提交并解释于去年5月就议决通过的清盘报告,并宣布于3个月后的2024年3月正式解散。
党主席梁家杰受访时称“没有比将党结束更好的办法了,因为我们没有钱,没有党员愿意继续成为公民党的成员”,指该党的解散“似乎是唯一自然结局”。
甘当“港独”势力马前卒
梁家杰也于同日在社交平台指临时执委会将在24日总辞,清盘程序亦到尾声,并宣布将党内约9万7000港元(约5万7787令吉)结余捐给香港公益金。
这个成立于2006年的香港政团成员主要是律师、医生及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因而长期受到部分市民追捧,可惜后来却甘当“港独”势力的马前卒,终在唾弃声下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公民党创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关信基教授曾两度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指“要在香港政党政治注入新元素”、“真正植根于社会”,成为一个“社会里的政党”,又强调公民党“要与中央多沟通”且“对中央一点敌意都没有”。
无奈从该党日后的进程来看,这些良好构想根本完全落空、未成现实。
公民党最初表面上做过一些有益民生的事,曾利用专业知识发表多份政策立场书,且积极参与议会论政、参选行政长官。
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党内外已出现声音质疑领导层抱有殖民时期精英心态、轻视地区工作。
像2009年“五区总辞”亦隐约透露公民党跟其他民主党派貌合神离,不惜浪费公帑、发起违反《基本法》的“公投”闹剧。
渐露出“与民为敌”本相
在2011年,香港市民开始逐渐看到公民党脱离大众利益的本相。
该党某些核心成员依仗自身法律专业,唆使一名老妇就港珠澳大桥环境评估报告提出司法覆核,结果虽以政府胜诉告终,但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成本大增,耗费巨量公共资源、引起社会纠纷。那些身为代表律师的党员居然还反过来靠着官方法援机制,堂而皇之攫取公帑。
接着有所谓的外佣居港权争议,公民党的成员故技重施,协助3名菲律宾外佣及家庭入禀申请司法复核,意图钻法律条文的漏洞,替数十万计在港外佣争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对本地劳工的权益构成潜在的严重打击。案件尽管同样是以政府胜诉作结,过程再一次披露公民党如何漠视社会大众,假借法律外衣行使“与民为敌”之实。
如果前述案件仍能用“公义”、“法治”一类藉口来作掩饰,那么后来公民党成员参与2014年的“占领中环”行动,为其他参与者提供义务司法援助,可谓直接证明了公民党由始至终,单纯是利用法律作政治武器。
事后包括创党成员汤家骅在内的一众党员接连选择退出,也意味该党内部少数不齿有关行径者遭受排斥,跟他们起初宣称的理念渐行渐远。
沉迷经营政治利益
难逃分崩离析下场
到2016年公民党发表10周年宣言,“本土”正式成为该党首要纲领,还宣称要“诉诸公民抗命的方式,抗衡当前崩坏的制度”,“在主体意识中孕育一种有别于中国大陆、且较能与国际接轨的文明文化、公民价值和体制建设”,变相主张“港独”。党成员嗣后相继赴美“交流”、呼吁外国“关注”香港,充分显示出他们跟外部势力有联系。
“黑乱”风波期间,公民党末代主席梁家杰在香港大学校园的一句“暴力有时或可解决问题”,赤裸裸地曝露了这个政团的本质。它连最基本的“法治”与公民责任都没予尊重,遑论为公民社会出一分力、改善香港经济民生。相反,这群“讼棍”只是打着各种口号,搏取更多政治私利,甚至不惜为此倡议暴力解决问题、牺牲市民福祉。
最近公民党的清盘解散程序其实在去年5月的会员大会早就议决通过,而当时党内已经没人愿意接任主席或执委职位,日常的营运、筹款工作皆无法正常进行。该党短短十几年的历史,正好体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政团若想在社会内生存,必须真正服务当地人民,而非沉迷经营政治利益,否则肯定逃不过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下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香港公民党清盘解散 梁家杰嘱港民“期待明天”
(香港28日讯)香港知名民主团体之一公民党27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投票决定清盘解散。
“香港01”新闻网报道,香港公民党曾遭遇成员被排挤出立法会或区议会,又面对《港区国安法》相关指控。在党员们决定解散后,公民党最后一任主席梁家杰嘱咐香港人民“期待明天”。
香港公民党又被称为“大状党”,在2006年由专业精英人士(大部分来自法律界)创立,目标是促进香港的民主化和公民社会。
该党是香港坚持到最后的少数反对派团体之一。根据2020年颁布的《港区国安法》,政治异议被宣布为“非法”,已导致香港的公民社会被迫转入地下或流亡海外。
据报道,公民党27日那天召开特别会员大会,共31名党员出席,以30票赞成、1人弃权通过特别议案,启动自愿清盘解散程序,需时约1个月完成。
梁家杰表示:“完成解散程序后,本党将从此自地球上消失。”

在公民党通过清盘解散的会议上,末任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说,“本党已走了应走的路”,就走向解散。
现年65岁的梁家杰是香港知名民主人士、公民党创始人之一。他担任党副主席时,曾在2007年参选香港特首,是迄今唯一没有经过北京事先首肯的特首候选人。不出所料,他落败于争取连任的曾荫权。
公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期望成为一支执政力量,而不是“仅仅为反对而反对”。在其最受欢迎的时候,公民党是香港反对派阵营中的第二大团体,2012年在香港立法会中获得6个席位。
梁家杰在主席报告提到,公民党成立于香港政制争议的爆发点,一直决心捍卫民主法治,守护港民权益,遇上民主运动低谷期,公民党在政治议题外与港人一同经历低潮,在困境中互相支持。
他说:“过往16年就算未够行到顶峰,公民党已走了应行的路,来到属于这民主派政党的终点。”
反送中中扮演重要角色
公民党在香港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港区国安法》实施,公民党的立法会、区议会议员不是退党,便是被褫夺议席或辞职以示不满,立法会和区议会议席终见“归零”。
香港民主派2020年发起非官方的“立法会初选”,随后包括4名公民党成员在内的47名参与者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公民党创始成员之一黎广德表示:“本党的解散可被视为香港本土民主运动结束的象征,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场运动没有意义。”
他说:“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被动员起来,积累了大量社会资本,这对香港历史的下一章节是有意义的。”
梁家杰表示,从历史可见世事变幻无常,“在此期望港民们抱着乐观的心活好当下,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