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郭正亮蔡正元家谱之旅 台湾名嘴流行寻根

报道:张殿文

台湾名嘴郭正亮、蔡正元回到中国寻根祭祖,引起台湾社会极大回响,民进党近年鼓吹“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但始终无法掩盖很多台湾汉人的祖先都来自中国的事实。

若说“乡愁”不再是台湾对中国的牵绊,唤起文化场景的任务,就需要更多的意见领袖来完成,这也是蔡正元、郭正亮等做过立法委员的台湾“名嘴”返乡认祖,得到极大回响,真实反应也触动社会不同阶层的共鸣。

早在2023年前立委蔡正元就携带族谱,返回位于福建泉州的蔡氏家庙祭祖。他强调自己祖先在公元1621年时来台开垦,至今已402年,当时祖先携带的蔡氏族谱,完整记载从唐朝迁居福建晋江的第一代祖蔡用明至当时的所有世系,虽然已过去400年,但这些手抄本仍与泉州蔡氏家庙所传的族谱一字不差,令人啧啧称奇。

随着郭正亮在两岸网络视频“流量”越来越大,2024年12月14日郭正亮赴陆踏上寻根谒祖之行,在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西边村寮西社参加认祖归宗仪式,仪式在郭氏宗祠举行,由郭氏宗亲理事会会长郭镇福宣读祭文,郭正亮依序次完成献花、上香、跪拜等仪式。

长期以来,“台独”分裂分子不断推动“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制造所谓“台湾人”与“中国人”对立,处心积虑地攫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两岸一家亲的故事

郭正亮的寻亲祭祖,对照许多台独人士不敢回乡祭祖的困境。

蔡正元此前也曾多次谈到自己的祖先从福建来,在台媒节目中盛赞福厦铁路测试时速达到453公里,连呼两次“与有荣焉”,正是在一次次探亲之旅中,许多台湾人看到了中国的变化和广阔机遇,在当地投资兴业,进一步推动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写下无数“两岸一家亲”的故事。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推荐: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惩戒台湾5名嘴 中国强硬反击媒体流言

报道:童清峰

中国国台办宣布“惩戒”台湾名嘴,包括黄世聪、李正皓、王义川、于北辰、刘宝杰,反击台媒谣言,但若未能收效,或使北京失去威信。

名嘴是台湾媒体的特有产物,这群靠嘴巴吃饭的人个个练就一身“舌灿莲花”的本事,无所不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外太空到元宇宙,从比特币到全球暖化,如同活百科全书一般,讲得天花乱坠,观众听得如痴如狂。

他们是媒体的宠儿,电视台靠他们补足时间、提升收视率;观众靠他们填补精神生活。

然而,这些评论时事的意见领袖,也常被批评为“台湾的乱源”,藉由特定政治立场影响舆论、散布仇恨,甚至制造社会对立。

如今,他们当中的一小部分被北京盯上,声称要“惩戒”他们,使本来有些缓和的两岸关系再现波澜。

中国国台办5月15日宣布,将惩戒5名“台湾名嘴”,包括财经专家黄世聪、政治评论员李正皓、民进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桃园市议员于北辰、电视节目主持人刘宝杰等。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说,这些名嘴蓄意在媒体造谣,以错误言论蒙蔽台湾民众,挑动两岸敌意对立,伤害两岸同胞的感情,事实清楚、情节严重。

具体细节拭目以待

中国方面将依法对上述5人及家属实施惩戒;惩戒具体细项要大家“拭目以待”。

陈斌华指出,“对恶的沉默和纵容,便是对善的不公与伤害”。

任何编造、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处。

有媒体进一步询问惩戒的相关具体措施,以及台湾的制度保障言论自由,这是否会使两岸民间距离越来越远?陈斌华回应,可参考此前中国针对台独的惩戒措施,并指言论自由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为非作歹的护身符与挡箭牌。

北京对台湾的“隔空惩戒”不免引起寒蝉效应,但是能否让名嘴们闭嘴或有所节制,尚不得而知。

2023年,中国宣布制裁“台独顽固分子”,包括萧美琴、顾立雄、蔡其昌、柯建铭、林飞帆、陈椒华、王定宇等人。

在此之前,2021年11月,最先公布的制裁名单包括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立法院长游锡堃与外交部长吴钊燮。

截至目前,共有10人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

北京针对台独人士的惩戒措施包括:禁止其本人及家属进入中国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相关机构与中国的组织和个人合作;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资助者在中国谋利等。

列黑名单反官运亨通

过去,北京对台独的惩戒虽然声称“虽远必至”,但是至今几乎不痛不痒。被点名的“台独顽固分子”每个都活得“好好的”,有些甚至官运亨通,如两度被列名制裁的萧美琴已升任副总统,吴钊燮从干了6年的外长后,高升“国安会”秘书长。

不过,也有一些人淡出政坛,如游锡堃、苏贞昌等。许多人认为,被北京点名反而是一种“加持”,台湾名嘴被大陆列名惩戒,也可以作如是观。

被点名的5人,政治立场几乎都偏绿,其中“名列榜首”的黄世聪曾发惊人之语,说“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可能因此惹恼北京当局而榜上有名。黄世聪回应表示:“我们所说的中国的一切,都是来自国际报道或中国媒体,没有凭空捏造。台湾民众应该更珍惜言论自由,并理解付出保护这一切的必要代价。就如同我被制裁的结果,我很好,大家放心,一切如常。无论蓝、绿、白、红,我都敢骂!”

他说,自己和刘宝杰等人会被点名,因为踩到“中国新红线”,由于他引述《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恶意唱衰”经济的中国人》,等同唱衰中国经济是不行的。

对于被点名,刘宝杰回应表示:“所以说中国的经济有这么脆弱吗?中国的经济已经脆弱到你不能唱衰了。”他在节目中直言“把我吓死了”,并称中共对台湾人下达惩戒令并非首次。

刘宝杰主持的谈话节目《关键时刻》,在台湾拥有一定的收视群。

这位家喻户晓的资深媒体人过去曾担任政治记者,2006年开始主持节目。他的主持风格相当鲜明,时常情绪激昂地大叫,难免会使现场的名嘴们跟着亢奋起来。

黄世聪稍早在政论节目《狠狠抖内幕》中表示,“其实都是刘宝杰害我的”,他说有次节目在聊中国消费力衰退,提到榨菜销量少,刘宝杰这时问“所以你说中国人吃不起榨菜”,黄就回应“对”。

青年领袖被蓝营开除

在“名嘴5人”中,数李正皓的年纪最轻,已届不惑之年的他,比起年纪相仿的同侪有更多的社会历练,不仅因某些社会事件逼得自己成长,更多是几次的选举挫败,使他在逆境中学会如何应对挑战,从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李正皓口才便给,曾是国民党重点培育的青年领袖,并担任过该党青年团执行长。

后来,他在党内组织次级团体,被党中央视为唱反调。2019年,因为批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而被开除党籍,此后开始在各政党之间游走。

北京将李正皓列为黑名单,或者因为他曾夸张说:“中国没有肉、没有粮,物质缺乏到要去吃田鼠,田鼠是中国农村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这种说法,与台湾早年宣传中国“没饭吃,都吃香蕉皮”如出一辙。

李正皓回应说,“各位新台派不用羡慕我”;更认为名单中的王义川根本不懂两岸关系,“建议换成(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教授)范世平或(基进党前立委)陈柏惟,这样比较合理”。

与其他4位名嘴比起来,王义川的“犯行”是在去年前总统马英九访问中国时,在节目中指称,“中国高铁没有靠背”,指马英九的靠背是自己带去的,但他搞不清楚马英九坐的是商务舱。

说不定他对自己被点名可能也觉得很傻眼。曾任台湾观光协会秘书长的王义川近年在政坛崛起,以其草根味的谈吐受到关注。

他回应说,自己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国台办这种贴标签、分化的做法就是标准的破坏两岸关系。一方面讲“欢迎对话”,又直接对台湾人的言论自由指指点点,无助两岸关系。

在2013年“洪仲丘案”发生之后,陆军装甲兵542旅长沈威志少将被调职,当时年仅45岁的于北辰临危受命,获得时任国防部长高华柱亲自力荐接任旅长,仕途一度看好,孰料两年后年因操劳军务,压力过大不堪负荷,甚至心跳每分钟只剩39下,送医急救后自请退伍。

数学知识不如中学生

近来解放军战机扰台频率激增,经常越过海峡中线,对台湾构成强大的威胁,这名退役少将曾在节目中指出,目前台湾的天弓防空飞弹每发拦截率大约是70%,若一次发射3发,“拦截率可达到210%”。

他连这种台湾国高中生都学过的机率问题都如此信口开河,已到语无伦次的地步,现在经常被引为笑谈。

于北辰向中央社表示,他在1983年就加入台军,如果国台办真的要惩戒他,也算是晚了41年,“国台办神经太大条了”,而且除了他,所有反共保台的军人都该被列入惩戒,“只列我实在太优惠”。于北辰说:“收到荣誉勋章,‘匪伪国台办’对我发出黑名单通知,我感到很高兴,这证明我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反共爱台是对的。敌军对我反共立场的肯定,是我最大的荣耀,比任何勋章都珍贵。我感谢‘敌军’的肯定,这会让我更加坚定地反共、爱台。”很多人认为名嘴被大陆制裁简直是大炮打小鸟,反而让这些名嘴的知名度更加咯咯作响。亦也有人批评中国是在干涉内政,侵害台湾的言论自由,更重要是它根本罚不到,徒让北京失去威信。

总统府发言人林聿禅表示,台湾实施民主,人民的言论自由受到宪法明文保障,中国无权干预,面对这样的人身威胁,政府将全力确保相关人的安全,“不会让这样的威胁得逞。”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