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原生态烟火气 独创贵州模式AI重镇

作者:平浩东
中国贵州省正以人工智能(AI)最强算力和数字经济为引擎,善用充沛水电和凉快气候建设中国“最强大脑”,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智能算力重镇,打造大数据中心,吸纳华为、腾讯、苹果等科企,并融合原生态的草根烟火气,发展“村超”足球赛和“村T”的模特儿比赛,创造独特的贵州模式,将最贫穷的变身为最先进的,将最原始的转化为最前卫的,展现全球独家的后发优势,成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典范。
当晨曦穿透云贵高原的薄雾,贵州贫瘠的喀斯特群山秘密境,被称作“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正以人工智能(AI)最强算力和数字经济为引擎,善用水电充沛和气候凉快的特色,成为“最强大脑”,华丽转身,融合原生态的草根烟火气,推出“村超”足球赛和“村T”的模特儿赛,创造一个独特的贵州模式,将最贫穷的变身为最先进的,将最原始的转化为最前卫的,展现全球独家的后发优势,成为全球南方的发展典范。
在“东数西算”战略的版图上,贵州用“中国数谷”,成为全国AI算力重镇。吸纳了苹果、华为、腾讯等世界著名的高新科技企业,成为中国大数据中心。黄果树瀑布奔涌不停,大数据服务器也昼夜不息,去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的占比突破42%,7年间复合增速近20%,连续8年位居中国第一。
全球最大的电子望远镜FAST坐落在贵州平塘县,成为中国观测星空,探索浩瀚宇宙奥秘的窗户,全球独家。中国并且以泱泱大国的风度,与不少国家合作,分享星空的秘密。
贵州模式也是震撼世界的脱贫奇迹。10年间,923万民众走出贫困泥淖,192万山民搬出大山,GDP连翻3倍直逼人民币2.27兆大关(约1.34兆令吉),全面脱贫跃升全国省份第22位。
贵州经济曾是全国落后省份,但如今“换道超车”,以超前科技战略,结合草根的原生态魅力,全面突围。
世界级的水电火电集群为算力中心注入绿色动能,恒温恒湿的天然机房省下千亿级散热成本,数字经济融合原生态民族文旅的草根烟火气,贵州近年推出的“村超和村T”等活动,举办乡村的足球大赛,吸引了英超等明星球员来访,而村T则是将草根的少数民族服装,华丽变身为超级模特儿的T台,让全球惊艳。
工业智造和农林医药“黔货出山”闯荡世界,新能源产品出口激增七成,结合社会主义制度效能、资源禀赋、科技赋能与生态优先四重优势,实现产业链跃迁的后发优势,形成独特的贵州模式。
当第三世界在减贫与发展的十字路口徘徊,贵州已经悄然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山乡巨变?事,为全球南方带来希望的“贵州模式”。
贵州近年接待过多国考察团,脱贫经验也被联合国列为典型案例。有发达国家代表表示,贵州的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贫困地区实现富裕的能力。而不发达国家观摩学习到了贵州脱贫的方式方法,受到鼓舞,增强信心,有把握在本国也能够实现脱贫。
贵州在大数据、超算产业和云服务上换道超车,得益于凉爽的气候、安稳的地质和充沛的水火电力,发展极为迅猛,成为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战略重要节点之一,也是中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国家大数据中心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机房内,华为、腾讯、苹果与云上贵州等科企巨头的数据中心也在贵州分布,但贵安超算中心并未存储美国数据。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贵州获得了多项政策倾斜,贵州省还发布实施了新修订的《贵州算力券管理办法》,通过算力券补贴企业用算成本,加速算力资源转化。2023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6.5%。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贵安超级计算中心负责人李悲鸿向《亚洲周刊》回答了“用科技产业换道超车”的问题,李悲鸿强调贵州决策层经过充分论证和研究,押注大数据产业,突破“要温饱还是要科技”的发展争议,使贵阳成为“东数西算”核心节点,体现贵州决策层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一些不发达的兄弟省份也有大量观摩考察团来此调研学习,青海、宁夏等清洁能源富集区也可因地制宜效仿应用。
贵安超算中心还为“中国天眼”的海量数据提供强大算力支持保障,天文大数据系统使脉冲星搜寻效率提升3倍。“中国天眼”(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坐落在贵州平塘县,由科学家南仁东牵头设计,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亚洲周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天眼周围植被茂密,不时还有飞鸟群掠过,加之严格限制电磁使用,显示出大科学装置与生态的和谐共存。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4月份,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展现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合作共赢精神,日本科学界对此高度评价。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贵州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正以中国首创的“生态帐户+大数据+碳市场”的绿色金融科技样本,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交易难”痛点,实现“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的数字经济综合效能。
江口县的“梵净生态帐户”依托大数据技术,首创“生态帐户”量化体系,通过147项数据指标连接碳汇交易与普惠金融,已发放绿色贷款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现在县域和乡村“生态贡献越高、融资成本越低”的智能激励。2023年12月,“梵净生态帐户”入选中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为中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贵州范式”。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在中国率先发起研制和试点运用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绿色金融标准重点推进清单,成为全国首创性团体标准。

贵州是多山省区,有将近125.8万个大小山头,连峰际天、飞鸟不通,闭塞、落后几乎是贵州多年来的标签,但贵州依靠大数据与算力在基建设计规划、施工效率质量、交通流量监测、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强大的科技加持作用,降本提效,走在世界前列。贵州如今有2.8万座桥梁构建西南陆路枢纽,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第二,贵州高速公路里程在中国排第四位,总长4400多公里,这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地省份是非常罕见的成就,堪称人类工程史上基建奇迹。
路通才能财通,路桥基建克服了贵州崎岖的山地地形,打通西南地区人员信息往来、促使“黔货出山”民众脱贫致富。有着“天空之桥”之称的平塘特大桥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桥,而花江峡谷大桥即将于今年6月份通车,这座大桥被称为“世界最高桥梁”、“世界第一高桥”。有贵阳当地市民向《亚洲周刊》记者表示,以前去省内的肇兴市没有高速、高桥、高铁,要开15个小时的车程,但现在已经缩短为一个小时,非常便捷。
贵州大数据产业也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为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产业协同,推动创新生态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与智能化,促使“三线建设”重点布局的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国防科技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贵州航空产业城聚集了一百多家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其中的佼佼者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大数据助力航宇科技升级智能制造平台,该公司掌握环形锻件独门技术,全面融入全球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支援国产大飞机C919,并与GE、RR、普惠、赛峰、霍尼韦尔五大制造商签订协议。另方面,顺丰去年开通贵阳至卡拉奇航线,助力“一带一路”,拓展南亚市场,提升“贵州造”国际影响力。

贵州有2万8000座桥梁,图为平塘大桥。(新华网)
特色文旅火爆
贵州被评价为“联合国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充满原生态和草根烟火气的贵州文旅环境历来是中外游客热门打卡地,火爆富有草根气息的村超和村T、充满民族特色并在《哪吒二》里演唱的侗寨侗歌、《庆余年》和《陈情令》拍摄地秦汉影视城、中国首座长征主题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民生路美食街等都是火爆全国的地标。
四月中旬,贵州文旅发布了数字人“黄小西”,展示了贵州旅游行业大模型和“一码游贵州”三点零版。贵州电子商务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卉向记者表示,“一码游贵州”是贵州省官方文旅综合服务平台,由贵州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自主研发升级打造,接入了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集团整合的IPTV等文旅产业资源赋能一码游贵州持续发展,一码游贵州平台在中国率先实现了享受优惠活动的游客线上一键预约,打造全省旅游“智慧大脑”,提升游客体验感。
吸引众多海内外观众的“村超”是贵州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平台之一,全称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展现出中国民间足球力量的巨大潜力。
“村超”跨越国界
如今接地气的村超在AI、机器人和人才引进等高科技和智库加持推广之下,已经有从村民狂欢的“野路子”走向国际化、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趋势。
榕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申敏表示,在AI方面,县委宣传部也在努力推广DeepSeek和豆包等大模型,努力增强村超等宣传业务的工作效率。为了把村超文化推广到中国各地乃至全球,当地的融媒体技术和团队已经全新升级、扩容信息渠道,目前村超的推广已经非常流畅,没有堵点。有许多在贵州其他地区发展的榕江本地青年人才回流,一同建设榕江家乡。三月曾有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足球表演赛和机器人舞蹈《新花绽放》在村超赛场举办,由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参赛表演。申敏也希望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合作,尤其是深圳的机器人企业,加强榕江对科企的招商引资力度。
贵州榕江县足协副主席、榕江一中足球队教练赖洪静对记者表示,AI工具在村超训练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训练思路和手段。自己也曾经去过法国足坛学习,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而目前他们也在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加强各级青训,期待在未来几年会有球员走向职业赛场,将村超推向世界。“村超”的影响力已经跨越国界,“英超”与“村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讨共同举办友谊赛的可能性。非洲贝宁也率先复制了贵州“村超”,借鉴贵州“村超”经验,组建村级足球队,开展非洲的“村超”联赛。

东数西算工程枢纽
贵州(黔、贵)人口3800多万,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柬埔寨的大小。
贵州过去10年平均约7.3%的高速增长,去年GDP达2.27兆元人民币,今年首季维持5.3%的增长。
作为成渝地区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贵州发挥天然资源的丰厚优势,打造有“中国数谷”之称的AI智算中心产业群,成为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算力枢纽之一,分担了大湾区算力增长需求,同时创造了产业升级的动力,贵州有2.8万座桥梁,包括计划6月通车的世界第一高的花江峡谷大桥(2890公尺),是中国举国体制建设能力的体现。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年薪64万软体工程师因AI被裁 靠外送糊口

42岁的肖恩去年因为AI而被裁员。(取自Fortune网站)
(纽约17日讯)42岁的肖恩(Shawn K)曾是一间元宇宙公司的软体工程师,年薪15万美元(约64万令吉),但他去年因为AI而被裁员,现在的他四处投履历却等不到面试机会,只能住在旅行拖车中靠送外送和变卖家当勉强餬口,不过他不因此憎恨AI,还称自己是AI极繁主义者。
财星杂志(Fortune)报道,肖恩曾两度失业,一次是2008金融危机,第二次是冠病疫情时,但他过没几个月就找到新工作,但他去年4月被解雇时,他了解到这次不同,AI在科技领域的革命活生生在他眼前上演。
肖恩这次失业后投出超过800次履历,但只获得不到10次的面试机会,更糟的是其中有几次的面试官还是AI;肖恩认为这是“社会和经济灾难浪潮”的开始,“大取代”已经展开了。
如今的肖恩从年薪15万美元的软体工程师,变成住在纽约市中心一辆拖车中,靠外送维生的无业人士,他也会在网络上拍卖一些家具和用品,例如他的笔电,但这样也只有增加几百元的收入,他曾想过重回校园攻读科技相关领域的文凭,但因成本太高而作罢。
虽然劳动统计局指出,软体工程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但肖恩的遭遇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执行长阿莫迪(Dario Amodei)今年初表示,一年后,世界上所有的程式编码都是AI写的。
虽然已经待业超过一年,但肖恩没有失去希望,也没有对AI感到愤怒,但他对企业为了省钱而选择AI而非专业人才感到沮丧,他认为问题在于人们还用旧思维思考:如果有一位开发者可以完成10位开发者的工作,那就裁掉9位留下1位,而不是组成10人的开发者团队,矢志要做到过去1000倍的工作量。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