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报道:笔锋

美国的军事征途,与资本征途,一体两面,背后是军事凯恩斯主义,主导美国外交政策,贩卖美国人的焦虑,也贩卖美国人的死亡。必须将军工综合体利益链条曝光,才可找到世界和平之路。

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在最后临门一脚,被民主党的一名叛将搞砸。拜登1兆7500亿美元国内基础建设法案功亏一篑,被西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曼钦倒戈所害,前途未卜,让民主党人都扼腕不已。

但较早前众议院另一项有关美国的军费预算案,两党却高度一致,最后以363票对70票的巨大比数通过,并且还将原来预算的金额加码,增加了240亿美元,共达7680亿美元。如此慷慨的拨款,背后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势力,要推动军工企业的力量,焕发内部的经济飙升,再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不断印钞票,更加使得军事凯恩斯主义如虎添翼,如猛虎出柙,锐不可当。

这也成为美国外交危机。外交政策背后往往是军工企业的利益,而美国的外交决策与国防官员与他们的亲属,很多都持有军工企业的股票,或是担任它们的顾问,存在庞大的政治经济的利益输送,毫不避嫌,而是在专业与爱国的名义下,推动军工企业的利益。

当前拜登的军事预算比特朗普离任时的预算还要多300亿美元,庞大的军费背后的动力就是要准备随时打仗。五角大楼的腹案是要让美军有能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彼此兼顾,而无所偏废。这在现实的环境就是同时与中国和俄罗斯作战。

因而美军在台海和乌克兰的危机中,都摩拳擦掌。美军背后就是寡头的军火商集团,它们誓言要开发更多与更新的武器,要确保美国永远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

面对中国近年在军事上的创新,美国充满焦虑感,在很多关键的领域上落后,尤其在太空武器、超音速洲际导弹等,中国都突飞猛进,美国相对地缺乏创新的军工产品出现,包括在人工智能、无人机、机械人等发展,美国的创新能力都不如中国。

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美军现在的募兵制很难找到最优秀的人才。参加美军的兵员很多都是底层的黑人与拉美裔,教育水平不高,对于现代化战争所要求的高智慧人才都深感缺乏。这也导致美军普遍的焦虑感。来自全球的新移民,往往成为被征兵的对象。而广征各方的高端人才,也要付出更高的待遇,这成为五角大楼的经济负担。

美政府成战争机器

也许凯恩斯自己也没有想到,凯恩斯主义会成为军工企业的经济基础。他在1946年去世前,军火商还没有如此肆虐。但美国登陆诺曼第的指挥官、后来出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就见识到军火商在背后操纵政治的厉害之处。他在1961年离任演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军火商已经成为一个军事工业综合体,国民须严加防范,不要让这些军火商的利益凌驾国家利益。

这番警世之言经常在美国知识界被提起,警惕不要让这些唯利是图的财团来主导美国的对外关系,以爱国主义的名义来贩卖死亡。艾森豪威尔从总统的高度,发现了这庞大的利益链条正在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导致“死亡贩子”推动美国子弟兵走向战场。

美国媒体也发现,五角大楼的官员与军工集团的关系千丝万缕。退休的将军与国防高官都被军火商财团吸纳为董事或顾问,或是家属投资这些财团的股票,利益输送肆无忌惮。国防部长奥斯汀2016年退役后就加入最大的雷神军火商担任董事,而五角大楼是最大客户。前国防部长马蒂斯离任后担任通用公司军火制造部门顾问,年薪高近100万美元。

历史学家发现,美国自建国245年以来,共发动战争220多次,可说是每一年都接受战火的洗礼,让美国政府成为永远不停止的战争机器。机器的背后就是官商勾结的强大力量。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中,美国视中国与俄罗斯为最大的假想敌,而中国势力在过去10年间飙升,也让美国极为忌惮,要在各个领域加以压制,但中美之间却在产业链上彼此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无法与中国脱钩,被美国右派批判,美国经济简直是“与敌同眠”。

这都成为美国军事决策者的难题,五角大楼这些年发现,中国制造的大疆无人机产品价廉物美,还有不少美国产品所没有的功能,但美国政府当局加以部分禁运,美军无法全面进口。最近美国甚至是全面对大疆加以制裁,并刺激美国要投下更多的经费来开发更厉害的武器。

美国的军事征途,与资本的征途,一体两面,背后是军事凯恩斯主义的体现,主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贩卖美国人的焦虑,也贩卖美国人的死亡。必须将军工综合体的利益链条曝光,才可以找到世界和平之路。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