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港人的心灵震撼 黄丝名嘴内斗互批

陶杰(左)及萧若元。
报道:姚石
移英港人处于反移民与支持移民的夹缝,黄丝名嘴对难民立场态度分化。极右翼不断寻找攻击目标,港人移民难置身事外。
在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后,最多港人移民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则针对香港人,在2020年初推出BNO“5+1”居留签证计划,至今计有约17万海外港人的申请成功获批,并有约14万余人已经抵达英国,期望在英国落地生根、开展新生活。然而,在英国,移英港人却又再次受到心灵震撼,处于反移民与支持移民的夹缝之中。
1970年代末,林子祥的《抉择》蔚为流行,唱道:“别了昔日家,万里而去,心潮千百丈,收起往时梦,抛开心惆怅”,又鼓励移民融入香港社会、建设香港:“闯一番新世界,挺身发奋图强”、“再起我新门墙,似那家乡样……再起我新门墙,胜我旧家乡”,岂料时隔数十年,《抉择》的小调再度响起,但却是港人哼着它背井离乡,移居到他乡的英伦。
移英港人求职不顺
支援移民港人融入当地生活的组织UKHK在2022年进行过“英国香港人人口统计”,发现大部分移英港人都是“高学历、高资产、低收入”人士,主要是带着香港的资产生活,但却鲜有能在英伦找到工作,当中75.4%有大学以上学历,68.4%拥有超过10万英镑(约56.9万美元)的资产,31.3%更有50万镑以上的资产,但却只有42.3%可以在来到英国后的半年至一年投入英国本地的劳动市场,意味着多数移民英国的港人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只能靠香港带过去的资产过活。
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曾报道,有移英港人认为“许多港人未必可以从事本行,甚至放下身段投身蓝领行业”,在英港人普遍不易找到高收入的工作。
在本次英国暴动发生后,移英港人就受到触动,香港政府也因此在8月6日发新闻稿,指英国多处地方持续发生示威和街头骚乱,提醒身在英国或计划前赴英国的港人要注意人身安全。
另外,社交媒体也流传着部分示威者打算袭击从事移民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以及港人组织的讯息,英国律师会及香港律师会均对有关情况表示了关切。

前浸大助理教授黄伟国。
移民英国的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前助理教授黄伟国指,本次爆发大规模示威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在伦敦市中心只有零星示威。港人聚居较多的伦敦与曼彻斯特,相关示威都是集中在市郊地区,但他也提醒说:“千万不要有一种心态,就是说我们移英港人,与其他新移民或一些移民相比,我们有钱、我们带一整笔钱来买楼,我们好像救了英国的精英那样,然后别人不会歧视你。
甚至有些人觉得虽然自己是一个黄种人,但是自己好像白人一样,别人不会搞我的。”他认为极右组织会不断寻找攻击目标,港人未必可以置身事外。
陶杰与萧若元激辩
面对英国暴乱,旅居海外的香港意见领袖网红也非常关注,早在香港时,这些网红就为欧洲国家是否应该接受难民展开激辩,立场较右翼的是陶杰,较主张限制接受难民,立场较左翼、主张多收难民的则是萧若元。
在2015年,两人就因是否应接受难民展开骂战,陶杰当时认为不应接受难民,认为难民中会混入“回教国”(IS)成员,萧若元则大骂陶杰是“人渣”,并认为陶杰有仇恨回教徒的言论,将其对“回教国”的评论,翻译成17国语言,包括阿拉伯文,并寄给全球的回教徒组织、新闻组织及阿拉伯国家,意图使极端组织对付陶杰。
在本次英国暴乱危机中,萧若元则与英国警方同调,认为暴乱是因为谣言引起,将祸水东引给回教徒,陶杰则认为是多年来无节制接受难民、是左派“自由主义”者执政带来的恶果。
至于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的沈旭晖则对事件没有评论,他的优管频道只由另一位主持冯智政作新闻报道,足见移民英国的港人对暴乱关心,也关心华人会否成为受影响的对象。
这次英国暴动戳破了“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把潜藏已久的社会反移民心理调动起来,2021年以来的移英港人作为新来者更是处于“反移民”与“支持移民”的夹缝之中。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推荐 :
恶意作假煽风点火

网路盛传的凶手照:假消息。
报道:林之文
这轮英国骚乱肇源于围绕凶案嫌犯身分的谣言,后续亦出现更多的虚假讯息。起初由于保护青少年罪犯的法律要求,当局无法在法官批准前立刻公布未满18岁的嫌犯身分,导致假消息得以很快地散播开来。
早期误传讯息不只弄错嫌犯名称,又将他当成为非法移民与回教徒,更加还有说他是叙利亚人的(嫌犯实际生于威尔士首都卡迪夫),结果成功挑动了民众的极右排外思想。
伦敦警察厅前总警司暨枪械指挥官达尔巴布将骚乱归咎于有人鲁莽传播有关嫌犯身分的错误讯息。拉夫堡大学政治传播学教授、网路错误讯息传播专家查德威克亦指出虚假讯息对助长乱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这不仅是因为那个假名,也不仅仅是那些虚假谣言的的缘故,而是那些要人们表述、传播、开列或强调相关讯息的方式所造成,他们本来应该了解更多真相才对。”

网路流传英警胡乱拘捕路人:假消息。
虚假消息层出不穷
在嫌犯身分公布、骚乱行为扩散后,有关虚假消息依旧层出不穷。譬如8月3日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的一次抗议活动中,便一度有谣言声称两名抗议者遭到回教徒用刀刺伤,可是当地警方表示二人原来是被钝物掷中,并且也没有收到刺伤事件的报告。
此外,网上又流传同日有一名回教徒妇女于米德尔斯堡市中心被人泼洒硫酸,但当地警方接报到场根本无任何发现,医院亦未接收任何类似伤症。
社交媒体上后来甚至出现一些移花接木的影片,剪裁今年7月伦敦亲巴勒斯坦示威活动少女被捕的片段,然后附上文字说明装扮成为新近发生事件,借此渲染警察执法无理形象来呼吁更多人上街示威。
及至最近乱事稍见平息、嫌犯即将上庭之际,坊间竟又有好事者胡乱上传别人照片并声称是凶手容貌。此类讯息明显旨在利用虚假讯息误导和煽动特定人群的仇恨,亦不禁让人联想到香港当年“黑暴”发生过的事件。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