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狮城饮茶哥为何爆红神州

报道:萧伟基

新加坡锡克裔哥迪普星“饮茶哥”以一口流利粤语说出打工仔心声,在中国引起共鸣。

一句广东话“3点几喇饮茶先啦!”(3点多了先喝茶吧!)短视频令54岁的新加坡锡克裔男子哥迪普星在中国大陆爆红,众多二次创作涌现,更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将之与中国当下工薪阶层的巨大工作与生活压力作出联想,认为他的视频具有疗癒作用,说出了中国打工仔的心声。

这段视频是在去年3月拍摄的,前不久才在中国的“哔哩哔哩”等影片分享平台广传。在短视频中,“饮茶哥”哥迪普星一手拿着一包奶茶一手自拍,以流利粤语提醒大家下午3点喝茶。

中国网民首先感到好奇的应该是,为何这位“非我族类”会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就算在中国,广东话也只是广东省才通行,绝大部分中国民众都听不懂。这其实得归功于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文化环境。

先天环境造就语言天才

哥迪普星出生于马来西亚彭亨州关丹,小时候邻居多是口操广东话的华人,所以能说一口流利广东话。他在16岁就前往新加坡工作,继续在华人为主的社会生活,至今已在狮城生活了38年。他在一段访谈视频中表示,自己会说10种语言或方言,包括英语、广东话、华语(普通话)、闽南话、旁遮普语、印地语、泰米尔语、马来语、泰语和俄语(从事海事维修工作的他曾在俄罗斯工作)。

其实,在马来西亚,先天环境造就不少“语言天才”,例如一名叫Moorthi的印度裔德士司机,虽然没上过学,但由于从小在多元种族的环境下生活,耳濡目染之下,竟然学会了华语、粤语、客家话、福建话、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等共8种语言,令不少搭过他车的外国乘客啧啧称奇。

非华裔中文人才放异彩

在约30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近七成人口是土著(大部分是马来人),华人占23%,印裔占近7%。由于华人相当重视母语教育,因此马来西亚有由小学到大专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包括约1300所华文小学、61所华社民办的中学,以及3所民办华文大专。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华文经济价值节节上升,吸引不少非华裔家长将子女送往华校就读,也造就了一批在各领域大放异彩的非华裔中文人才,例如因唱作华语歌曲《阿拉斯加海湾》而在神州大地爆红的马来裔音乐人菲道尔,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华校就读。又如大马史上首位马来裔华语新闻主播拉丝达,同样中小学皆就读华校。她说,懂华文令她看事情有更广的视野,因为她不仅可从马来人角度看待,也了解华人的观点。

根据统计,在全马华文小学约51万名学生中,有约两成是非华裔,这个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整整一倍。

“饮茶哥”在神州爆红除了粤语外,更重要的是他讲的内容,中国就有不少视频播主逐句解释。例如“3点几喇,饮茶先啦”,在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前英国殖民地,“三点三”(下午3点15分)是下午茶时间。他还讲了一句“唔驶惊老细,做咁多都冇用,老细唔锡你?”(不用怕老板,做这么多都没有用,老板不疼你的),这也让不少打工仔有所共鸣。

更有趣的是,“饮茶哥”在短视频中讲了许多粗俗语言,令不少中国非粤语族群见识到广东“助语词”的威力。许多人都说,学语言免不了学脏话粗口,尤其是在草根阶层当中,这就是一个例子。

提醒下班被指内卷化

“饮茶哥”还有一段提醒打工仔7点该下班的短视频,在被一些人认为“内卷化”(形容社会因为重复劳作而发展迟缓,又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严重以及“九九六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意味着加班)普遍的中国,这段话令不少打工仔听得心有戚戚焉。

吊诡的是,事实上在新加坡,由于政府早在80年代就推行“多讲华语运动”,电台和电视台禁绝方言,港剧在新加坡都得配上华语,所以哥迪普星的流利粤语(虽然带有口音)在新加坡是胜过许多年轻华人的。

由于短视频在中国爆红,“饮茶哥”在中国成了网红,并获“哔哩哔哩”邀请成立官方频道,更有商户邀请他拍广告。这个现象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巨大商机及海纳百川。中国的电视台等媒体近年主办了不少外国人讲普通话的节目,这或许是出于统战需要,但也展现了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对于全世界的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内卷化”是否严重,是个值得辩论的课题。或许中国有部分民众认为中国的发展已到瓶颈,但放在全球的视野来分析,中国的发展前景仍遥遥领先世界各国。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