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以来波折重重 马六甲皇京港待重现光芒
报道:卢德仪
马六甲皇京港历尽波折,这是大马跟中国合作的一带一路项目,若能建成,对大马、中国、新加坡都有利,也为马六甲带来约2600亿美元收入,曾因大马政权更迭而搁置,新政府上台,预料会重启计划,重现海上明珠光芒。
曾是马来西亚新“海上明珠”的马六甲皇京港自开发建设以来可说是波折连连,最近媒体到项目地点勘察发现一些建筑已完工,但似乎处于闲置状态,填海部分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且从设计图上看到的整体面貌至今仍未成形,该处的情况与本来的想像仍相距甚远。皇京港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皇京港计划落实初期被誉为大马经济发展愿景的“马六甲第一港”,项目被认为是能彻底改变马六甲和马来半岛西南中国海岸面貌的催化剂,马六甲将从一个朴素的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转变为现代化,蓬勃发展的经济体。
项目位于马六甲海峡中段、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市,距离首都吉隆坡不到150公里。马六甲是中国游客的旅游胜地,皇京港的开发预料将为马六甲的旅游业带来井喷式的发展。建成后估计每年吸引250万人次游客,创造4万至4万5000份工作,并为马六甲州带来1.19兆令吉的收入。
推动马新中经济
2016年,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承建的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在马六甲举行奠基仪式。引用北京中央电视台在报道奠基仪式时的话:“这个由中国与大马合作建造的贸易性港口,在建成后将取代新加坡成为地区最大港口。”
据当时的情势,在南海问题上频频与中国博弈的新加坡当局无疑感受到皇京港项目的威胁。针对建设皇京港,有新加坡媒体指出该项目的“不合理性”,更声称中国抱有不可告人的军事目的,“马六甲海峡存在战略性因素,通常以经济活动开始,然后海军逐渐参与进来,因为中国有义务确保其商业船只的安全通行”。
不过,当年《亚洲周刊》报道,据北京的消息,对中国电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位官员认为,如果不是新加坡一些人的别有用心,那就是恐惧阴影下的习惯性思维,皇京港建成后,对马新中三方推动经济都有正面意义,完全可与新加坡形成经济互补关系。
中国的战略性投资
中国投资皇京港的目的清晰,中国大部分贸易包括80%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那里的交通传统上由新加坡主导,新加坡与美国有着密切外交关系。一旦发生地缘政治动荡,中国的主要海上生命线不难被切断。
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其称为“马六甲困境”,并将其列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如能掌握马六甲海峡的航运路线,或者绕道,将有助于中国摆脱美国的掣肘。
对于大马而言,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利多,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贷款的前景,以及每年在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上从其海岸驶往新加坡的十多艘船只中引入更大份额的潜力,将刺激大马海运业的发展。
皇京港计划总值430亿令吉,占地546公顷,旨在填海创造4座人工岛屿,其构想包含东南亚最大的私人码头、可同时停泊4艘游轮的设施、预计每年可处理800万标准货柜的码头、一座海上高科技园区以及自由贸易区、豪华公寓、主题乐园、购物商场、七星级酒店等。
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很快得到时任大马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支持,随即被列入政府的经济转型计划。那时是大马一带一路交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其他大型一带一路项目包括130亿美元的东海岸铁路线和柔佛一千亿美元的森林城市项目。
钻石阵容如虎添翼
在中央政府的背书下,皇京港很快获得所需的准证批示,包括填海岛屿的永久产权,以及3号岛深水港的99年租借权。中国电建身为其中最大的投资者,拥有1号、2号和3号岛的权益。另一个主要国际投资者是投资一号岛的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
计划的主要发展商是凯杰有限公司(KAJ),项目的另一家投资者是马六甲州政府的投资臂膀“首席部长公司”(CMI),拥有4号岛、货柜码头和船坞的股份。如此的钻石阵容,无疑是让项目如虎添翼。

马六甲皇京港预想图
政权更迭疫情冲击
皇京港作为重点项目却面临波折重重,这都跟大马的政权更迭、冠病疫情有关系。
2018年大马首次政权更替,执政逾60年的国民阵线(国阵)政府下台,纳吉的首相职位由领导希望联盟(希盟)的敦马哈迪医生取代,这是马哈迪第二度任相。他认为纳吉过度向中国举债,对于有中国参与的一带一路项目始终抱持警觉,甚至反对。
马哈迪当时毫不迟疑要求检讨所有与中国相关的计划协议,包括东海岸铁路线和皇京港,以便重新评估这些专案并达成更有利的交易。
皇京港基于有凯杰有限公司作为本地投资方,符合要求,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随着发生“喜来登行动”,希盟政府垮台,马哈迪辞职,情况又发生变化,原本同样由希盟执政的马六甲亦出现州政权更迭。
填海特许权遭终止
2020年11月16日,马六甲州政府终止与凯杰有限公司的填海协议。马六甲首席部长办公室表示,凯杰有限公司无法在协议期间达到工程要求。凯杰有限公司却声称,州政府并没有给予任何理由就突然终止合约。该公司表示已经向该项目投入了7亿令吉,并已经完成40%的专案工作,包括土壤调查,因此州政府终止专案的决定是“非法、无效、不公平、不合理和违宪的”。该公司进一步重申,终止的是填海特许权,但皇京港不是填海专案,而是该公司构想和开发的整个私人开发专案。
凯杰有限公司随后入禀马六甲高庭,针对马六甲州政府终止其为期3年填海计划,提出司法审核。马六甲州政府则入禀抗辩,向凯杰有限公司索偿4亿令吉 作为无法完成项目而被迫承担的损失。经过一轮聆审,法庭限定3个月时间解决问题。
2022年,马六甲州政府与凯杰有限公司决定签署和解协议,恢复由该公司主导皇京港的工程。当时马六甲州政府称,该项目预计在17年内完成,一号岛估计在6年内完成,其中马六甲国际邮轮码头将在15个月内完工,其他工程将按照时间表完成。
地方政府支持复工
皇京港经过一番扰攘,现在是在赶工阶段,实际进度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见到。
2022年8月,民主行动党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揭发皇京港在没有环境影响评估的情况下施工,促请州政府解释并下令停工。
邱培栋表示,他在向环境部谘询时得到的回复是皇京港负责公司并没有向环境局提呈任何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就在皇京港附近的狭窄水带上,坐落着一个叫做葡萄牙村的地方。住在那里的人是16世纪抵达的原始葡萄牙殖民者的直系后裔,他们都是以捕鱼为生。填海计划影响了渔产,包括用来制作当地知名酱料虾酱和峇拉煎所使用的幼虾。
当地的渔民表示他们没有受到谘询有关的项目,“拯救葡萄牙社区”行动委员会为代表的本地非政府组织多次反对,批评项目牺牲村民的生活、文化以及传统。
皇京港项目尽管一波三折,然而在现任马六甲州政府的支持下,预料必然会按照合约持续施工,马六甲迎来新“海上明珠”,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取自缅媒《伊洛瓦底》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