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吴亦凡云端急坠背后 流量巨星兴衰史

报道:王夕子

吴亦凡这位集“唱跳偶像、嘻哈歌手、演员、音乐制作人”于一身的流量明星,遭“绯闻女友”都美竹实名揭发,陷入迷奸性丑闻,最终因强奸罪被警方拘留。伴随网络舆论,吴亦凡的社交账号和影音作品被全部删除,如同声势浩大而又余韵不绝的社会性死亡仪式,短短两个月之间从身价过亿的“天神”,急坠为群起攻之的阶下囚。

粉丝量超过5000万的吴亦凡自带话题性,曾一度广受影视业内资本青睐,商业价值极高,但却在深陷丑闻后被极速抛弃、人人喊打,显示出“流量”的脆弱与虚无。

作为明星的吴亦凡“消失”了,但他留下的关于法律底线和公众人物权力滥用的定时炸弹,还在网络社会的角落里清晰作响。

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陆离。这个夏天,中国男星吴亦凡以一种相当惨烈的方式尝到了满盘皆输的滋味。7月31日晚,新浪微博认证为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帐号“平安北京朝阳”发布情况通报,指一名30岁加拿大籍男子“吴某凡”,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查工作正进一步开展,震惊两岸三地,霸占微博热搜话题榜的前排位置,令吴亦凡这位曾集“唱跳偶像、嘻哈歌手、演员、音乐制作人”于一身的“流量明星”,获得一场声势浩大而余韵不绝的社会性死亡仪式。

“吴亦凡事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演艺明星性丑闻的反思。人们更想知道,21世纪的互联网世界,是如何使得吴亦凡在短短两个月之间,从一呼百应、身价过亿的“天神”,堕落成为人人喊打、群起攻之的“囚囚(吴亦凡蔑称)”,而“流量时代”里的每一个个体,又是如何见证了“天神”吴亦凡的倒塌。

从多角恋到迷奸指控

“吴亦凡事件”之始,只是一则多角恋花边新闻——2021年5月,明星吴亦凡被曝与网红“小怡同学”在电影院包场约会,其后名为“刘美丽同学”的账号于微博发表长文,指自己的朋友都美竹早在半年前的2020年12月就与吴亦凡展开交往,但其后男方却无故不回信息,致使都美竹陷入抑郁情绪,而自己透过媒体曝光才发现吴亦凡早与“小怡同学”共浴爱河,引发舆论对于吴亦凡众多绯闻女友的好奇与猜测,更有媒体总结“群芳谱”,指出吴亦凡近年来恋爱传闻不断,绯闻对象多达5名以上。

但时隔一月,俗套的多角恋却翻起巨浪。7月8日,绯闻主角之一都美竹本人发表微博,称自己与吴亦凡之前的情感纠葛令她本人患上抑郁症,因此决定举证控诉吴亦凡,以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都美竹指吴亦凡不仅在与自己交往中同时与多位女性有染,还通过专门的微信账号以甄选MV女主角、工作室签约新人等理由,骗取众多“00后”和未成年女孩信任,叫她们去酒局派对参与酒桌游戏、灌酒,还将女孩们的照片“选妃”一样摆在酒局上,如商品般挑选。

吴亦凡个人工作室随后以律师声明回应,指都美竹的言论严重损害吴亦凡个人声誉,将透过法律手段维护吴亦凡合法权益。都美竹越战越勇,随即表示自己手中已有充分的证据,准备向警方提供材料对吴亦凡进行调查,并在接受中国多家媒体访问时,控诉吴亦凡的“酒局选妃”还有下文——在酒局上被灌醉的女性,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与吴亦凡发生性关系,之后吴亦凡会以“我会对你负责”等类似承诺交往的话术进行解释,但事实上却是“装作我们根本不认识,好像是陌生人”。

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是,都美竹表示自己绝非这场“选妃”骗局的唯一受害者,有越来越多当事人私下与她联络,涉及的情节已经从诱奸、迷奸上升到轮奸。

图付补偿金签协议

故事发展下去,旁生出更多枝节,进而涉及复杂的金钱来往和谈判:都美竹表示吴亦凡工作室试图以支付补偿金的方式要求她签订和解协议并删除微博,双方一度将补偿金金额商定为200万元人民币(约130.5万令吉),但谈判告吹,都美竹认为这是吴方为她设下的陷阱;此后都美竹又收到来自吴亦凡和吴亦凡母亲(英文名Wu Stacey Yu)分两次转账的50万元,但她自证已将款项全数退回。

下豪言“自己进监狱”

7月18日,都美竹公开向吴亦凡下最后通牒,要求吴在24小时内发出道歉信并退出演艺界,否则自己手上的证据能够让吴亦凡获刑10年。吴亦凡则在次日回应指出,自己只在2020年12月的朋友聚会上见过都美竹一次,都美竹此前的所有指控皆为不实消息,并豪言:“如果有这类行为,请大家放心,我会自己进监狱!我对自己上述的所有话负法律责任!”

吴亦凡工作室前后三度发布声明,驳斥都美竹的众多言论为假,并列举证据指出都美竹对吴亦凡实施了有计划的团伙诈骗,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等等。

警通报肯定犯罪事实

2021年7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的一纸调查通报,令众多网民从雾里看花中脱身: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吴亦凡事件”中,有谎言、有欺骗,也有不争的事实:都美竹在“吴亦凡事件”发酵期间前后发表的微博帖文,的确并非全部自撰,而是由网络写手相助,涉及炒作嫌疑;而事件中存在另一个核心人物“刘某迢”,他同时冒充“都美竹本人”及“吴亦凡律师”两重身分,分别向吴方及都方索要钱财实施诈骗。

但警方同时也证实了事件中最明确的“事实”——去年12月被吴亦凡称为“朋友聚会”的酒局,吴亦凡执行经纪人冯某的确以挑选MV女主角为名邀请了都美竹,而都美竹饮酒后与吴亦凡也确实发生了性关系。至于两人之间是否存在“诱奸”以及都美竹所指称涉及更多受害者的“迷奸”有几分真实,7月31日吴亦凡被通报的涉强奸罪的刑事拘留,似乎给出了答案。

更何况,除都美竹外,包括女团SNH48前成员张丹三在内的多位女性网络红人都纷纷晒出吴亦凡及其工作人员“邀请赴宴”甚至要求交往的微信记录,佐证都美竹关于吴亦凡“选妃骗局”的真实性。

艺文界人士涉黄、嫖娼、性交易等情色犯罪,偷税、洗钱等经济犯罪以及酒驾、斗殴等失格行为更是时有发生。即使“吴亦凡案”进入司法程序并最终定谳,他也只能算得上“紧随前辈脚步”,继续上演“监狱风云”。但吴亦凡“流量明星”的身分,令公众对于他丑闻的讨论,不再仅仅停留在以法律及道德底线评判他的言行,更在于目睹其身后看似高耸入云的商业巨塔在一瞬间分崩离析,并在无意识间参与其中。

流量明星商业化之路

2012年以韩团EXO成员身分在韩国出道的吴亦凡,凭借其“韩团中国成员”身分受到大量华语地区粉丝关注,在他2014年宣告回归中国发展时,已是“自带粉丝”、话题度极高的成熟艺人,被视为中国第一批“流量明星”。21世纪第二个10年,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偶像崇拜”和“狂热喜爱”的层面,建构起互相索取的买卖关系和环环相扣的商业链条,从而完成对于明星商业价值的定义。

顾名思义,流量明星拥有和需要的是“流量”,“流量”越高,明星的话题度、知名度越高;另一方面,流量明星通过塑造偶像人格、为粉丝营造幻想,提升其在粉丝群体的忠诚度和黏合度,使得粉丝在个体热情以及群体内部的相互敦促和监督下,产生追星驱动,由此衍生粉丝经济实际消费中的购买力也往往十分惊人。

2015年5月上映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吴亦凡在电影界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收获近3亿人民币票房,虽仅位居当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49位,但上映之初势头颇猛烈,票房3天破亿;同年年末,齐聚吴亦凡和李易峰两位“流量明星”的电影《老炮儿》由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发行,斩获9亿票房。

吴亦凡在2014年返国后实际利用其颇为可观的“可变现”的粉丝体量,与影视业内多家巨头展开资源置换,此后他接连出演郭敬明执导的电影《爵迹》及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试图在商业价值及口碑上双突破,但效果均不尽人意,其主演电影豆瓣评分大都在5分以下(满分10分),而照国内票房盈亏平衡点约为总成本3倍的规律,即使是吴亦凡主演的最卖座电影之一《西游伏妖篇》,其16.5亿票房、总成本超过5亿的成绩,也不过刚刚及格。

投身真人秀华丽转身

电影业内很快意识到将赌注放在吴亦凡身上是个赔本赚不到吆喝的生意,加上2016年自称“吴亦凡正牌女友”的网红“小G娜”踢爆吴亦凡与多名女性同时约会、发生性关系的丑闻,致使吴流失大批粉丝,商业价值有所下滑。但事情在2017年出现转折,吴亦凡“华丽转身”,由演员转而投身综艺真人秀,凭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为自己树立认真严苛的导师及嘻哈音乐人形象,大受好评,诸如“你有Freestyle吗”之类的金句,路人皆知。此番他不仅重回事业巅峰,除开办演唱会、发行单曲外,还创立潮牌“A.C.E”,售卖潮流单品;2020年下半年,吴亦凡则对外透露自己创立了音乐厂牌“20XXCLUB”,称自己会为中文说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打动不少听众。如果不是因为性丑闻被爆出而身陷法网,吴亦凡的“嘻哈潮人”之路显然还能走得长久。

电视剧恐上档无期

被电影圈逐步抛弃的吴亦凡还瞄准了电视剧。由网络小说《簪中录》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青簪行》是吴亦凡电视剧初涉水之作,该剧由腾讯子公司企鹅影视和新丽电视、凤凰联动影业共同出品,总投资超过3亿元,属于腾讯定义的S级(超级)大项目,本将于2021年三季度在腾讯视频播放,但如今吴亦凡东窗事发,该剧恐无法播出,投资方损失巨大、难以补救。

同时受到冲击的,还有曾与吴亦凡签订代言合同的包括LV、欧莱雅在内等十余个国际及国内集团品牌,它们在3天之内相继发布声明,宣布终止与吴亦凡的合作,并且企业在因代言人道德形象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提出解约,可向吴亦凡提出相应的赔付要求。

2020年,吴亦凡位列《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第8位,网友笑称,在得知吴亦凡被依法拘留后,应有不少品牌商发出怒吼:“吴亦凡,你什么时候还钱?”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