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反灰色产业如火如荼 泰国引发排华风暴隐忧

报道:范军、许秀云

泰国政府展开一系列扫荡灰色资产行动,多名华人头目落网,在泰国社会中引起震荡,出现在泰华人被妖魔化的苗头,背后是泰人对中国影响力增加的不安,华人担心出现排华思潮。

近来,泰国政府展开一系列扫荡毒品、赌博、枪械、电讯诈骗、外国人代持股、外国人冒名购置房地产、非法签证的反“灰色产业”行动,如火如荼的行动中涉及部分在泰华侨及华商企业,在泰国社会造成强烈震荡。

尤其是金陵国际夜总会事件之后,泰国爆料大王、前国会议员初威·卡莫韦斯特趁势检举5名华人灰产集团的头目,泰国警方顺藤摸瓜,搜查相关嫌犯的住处,破获巨额的非法资产,继而逮捕华人新移民钜子杜浩,震惊泰国社会。

在泰国爆料者初威不断呼吁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泰国警方计划对在泰的全体中国人进行签证审查,泰国政府收紧针对中国人的留学签、养老签的限制。一时间,中国人似乎与“灰产”划上等号,公众形象严重受损,网络上泰国人反感中国人、限制中国在泰投资的极端言论也时有发生,一些泰华媒体担忧泰国政府将“反灰产”行动扩大化,形成殃及全体华人的“排华”思潮。

黑帮涌泰国避风头

反“灰产”最初的根由是,近年来东南亚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猖獗,导致中国警方联合柬埔寨等国严厉打击跨国犯罪集团。柬埔寨、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各国从事以上灰色产业的黑社会组织成员风声鹤唳,纷纷涌入泰国暂避风头、转移资产。转移资产的方式多是非法购买房地产和由泰国人作代持人,开设娱乐场所掩人耳目,实则非法经营毒品、诈骗等灰色产业,甚至帮国外黑恶势力洗钱。泰国当局配合中国及东盟各国,重拳打击这些跨国犯罪集团,行动重点从调查非法的“灰色产业”入手,所以被称之为反“灰产”行动。

中国富豪买豪宅名车

近年来,曼谷、芭堤雅等地出现很多来路不明的中国富豪,大肆购买豪宅、名车,引起泰国社会的注意。10月26日由于泰国警方突袭金陵国际夜总会,查出吸毒和跨国贩毒的罪证并逮捕237名中国游客。11月初芭堤雅外来华人黑帮内部火并,发生非法囚禁、砍掉手指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更引起泰国官方的重视。

泰国警方根据初威·卡莫韦斯特的举报,抽丝剥茧,又搜查曼谷3处可疑住处,逮捕数十名中国人,缴获大量名车、豪宅、名酒等,总价值超过3亿泰铢(约3830万令吉)。11月2日,初威趁势向警方检举所谓“华人灰产五猛虎”,并指控泰国警方和政界高官是这些“灰产大佬”的同谋和庇护者,呼吁社会舆论监督警方一查到底。

华人灰产五猛虎

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初威所出具的“华人灰产五猛虎”分别是:华人旅游、珠宝业钜子、金陵国际夜总会老板杜浩、Space酒吧老板Tony、Baby Face酒吧老板David、芭堤雅Club One酒吧老板卢长峰以及Top One酒吧老板Ming。

据泰国警方披露,5人中只有Ming逃出泰国,其他4人都已捉拿归案,面临贩毒、组织卖淫以及洗钱等罪名。

从这些人的住处查抄了大量房产、豪车和钱款,数量惊人。仅杜浩一人,在大量资产已转出国外的情况下,还查抄出30多亿泰铢的可疑资产。

初威天天在电视媒体上制造舆论压力,指控军方执政党和警界高层为这些灰产大佬提供庇护,揭发非法签证是华人灰产的温床,要求彻查所有在泰中国人的不合规签证和严查中资企业的在泰投资。

警方仔细调查后确认,这些在泰持有灰产的外国人顺利入境泰国并取得的签证,是以留学、担任基金会志愿者等理由办理的。素拉切警上将遂下令加大对专门为外国人续签证的基金会机构的调查力度;12月9日,又下令多地警方联合在18个府展开搜查,查获53个相关非法机构。

查中国人不合规签证

不知是泰国警方有意转移民众注意力还是爆料者的舆论压力所致,近期反“灰产”行动的重点从“查抄灰产头目”逐渐转向“彻查外国人不合规签证”。

这些行动确有作用,使涌入泰国的外国黑恶势力紧急外逃,据报道已有数百人畏罪潜逃,避免这些坏人长期在泰国兴风作浪、为非作歹。但是这也给在泰普通中国人带来不少影响。

平心而论,泰国确乎不是法制非常健全的国家,政府存在很多腐败弊端,权钱交易、官匪勾结的情况也非罕见。据泰媒报道,国会议员就曾对杜浩曾经向军方执政党人民力量党大额捐献的事情进行质询。而杜浩2014年入籍泰国,他的伯父也是泰华知名侨领。杜浩的妻子是泰国籍高级警官——警上校,她的伯父则是前副首相和警察总署署长,因此杜浩与泰国政界、警界关系匪浅。

中国人在泰国办理长期签证,例如留学签、养老签等,由于语言不便,常常通过签证仲介办理,而这些仲介往往并没有政府要求的资质,它们也往往采取不太合规的方式帮助中国人获得签证,这样就导致相当多的在泰中国人面临得不到续签和限期离境的窘境,而这一窘境也又成了泰国基层警方某些不轨人士敛财的新捷径。

在泰华人皆灰产?

在泰国媒体连篇集中报道形成的舆论风暴下,在泰中国人的形象也颇受损害,泰国人一提到“灰产”,马上就会联想到“华人”。乃至从“灰产大佬多华人”,衍变为“在泰华人皆灰产”,似乎在泰国的全体华人资本都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而一些污名化中国人和中资企业,妖魔化中泰合作,大肆宣扬“泰国会被中国买下,变成中国一省”、“一带一路是中国渗透的特洛伊木马”等极端言论也在泰国舆论场中出现,令人不安。

因此,在泰中国人很多受到收紧签证政策影响,自然愤愤不平;没有受到影响的人也担心这场“反灰产行动”会如野火燎原般失控,最终烧到自己头上来,开始有人担忧泰国“以反灰产之名,行排华之实”。

中泰关系依然友好

然而泰国政府实行“排华”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担心泰国发生“排华”事件确实是言过其实、杞人忧天了。

曼谷APEC刚刚圆满结束,中泰两国签署了很多合作协议,两国贸易额连年攀升,中国连续多年是泰国最大的投资国,占到外国投资的四分之三之多。

泰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不能与中国交恶,相反目前是中泰关系最好的时期。泰国政府打击灰色产业和国内腐败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乐见其成,行动带来的不便应是短暂的,相信审时度势的泰国政府自当会很快设法解决,绝不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泰的正常商务和中泰的友谊与合作。

一位我熟识的中国驻泰王国大使馆退休外交官对我说,反“灰产”行动绝不可能发展为“排华”风暴,在泰华人应该放松心态,并遵守泰国的各项法律法规。

舆论妖魔化中国

但是泰国民众对中国在泰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感到紧张不安和不适应,这种社会心理也不容忽视。

泰国“鲜新闻”一篇名为《泰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与日俱增》的文章中指出,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出于想像,泰人和泰国华裔都对中国正主导泰国感到担忧。因为在泰国网络舆论中,除了已经有人开始攻击和妖魔化中国及中国人之外,还攻击一些非常富有且主张与中国合作的泰华大亨(如正大集团谢国民),他们被认为过于顺从中国或公开支持外国人拥有泰国土地与华人灰产的“合谋者”。就连泰国首相巴育在APEC会议中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热情招待,都被批评为过于谦卑、恭敬,像是雇主身边的一个保安。

集体焦虑恐加剧

文章还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泰国投资,这种集体焦虑可能不会减少,反而会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加剧。中国商人已经在中国大使馆附近的曼谷Sutthisan捷运站周围开辟了一片区域,成为新唐人街,几乎没有泰语标志——这是一个鲜明的提醒,泰国人将不得不适应新的现实。”

“泰国人必须以冷静和机智的方式应对中国的崛起,而不是过激和妖魔化所有中国人都是腐败分子、罪犯,或进行种族定性,甚至怀疑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忠诚,他们是在泰国出生和长大的泰国华人,他们已经融入这个社会几代人了。”

文章强调了极端情绪可能造成的族群分裂对泰国社会的危害,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泰工作、经商的华人需要注意和体谅泰国社会的这种焦虑情绪,尊重所在国文化传统、共同发展,尽量帮助泰国人在中泰合作获利,才能顺利推进海上丝路建设和持续发展中泰两国的合作与友谊。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财经新闻

泰媒体考察之旅 食品科技农业成区域焦点

(清迈20日讯)以创新科技驱动农业转型,泰国正加速迈向食品产业高附加值与永续发展的新纪元。

由Informa Markets主办的“Fi Asia Thailand & Vitafoods Asia 2025媒体考察之旅”日前圆满结束,而泰国食品科技与农业创新再次成为区域焦点。

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及越南的媒体团,实地走访泰北清迈及南奔多家食品企业与科研单位,亲身见证“从农场到餐桌”理念在地落实,展现泰国引领东盟食品产业迈向高附加值与永续发展的实力。

为期三天两夜的行程中,媒体团首站参访位于南奔府的Noppadha Superfoods公司。该企业专注发酵黑蒜的研究与生产,产品远销日本及欧洲市场。厂方采用闭环高科技工艺,展现泰国食品加工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随后,媒体团走访Rai Tawan Waan甜玉米农场及Sunsweet公司新扩建的生产基地,展示从种植、采收至加工皆由自家一体化完成,是“从农田到餐桌”理念的典范模式,也具高度示范价值及区域复制潜力。

研究食材GI值

在清迈大学血糖生成指数研究中心(Glycemic Index Center, GIC),媒体团了解到该中心如何透过在地食材的GI值研究,引导消费者作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促进公共健康,也提升本地食品在功能性营养方面的附加价值。

此外,清迈Healthy Product公司则展示如何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研,为泰国食品产业开拓出兼顾科技与文化的多元发展路径。

Informa Markets东盟区投资组合总监荣佩奇吉塔努瓦特指出,是次媒体行旨在让媒体深入了解泰国食品产业如何落实现代农业理念,尤其是微中小型企业在推动食品供应链永续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次媒体考察活动,也为即将在9月17日至19日于曼谷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Fi Asia Thailand 2025及Vitafoods Asia 2025展会预热。

主办方预计届时将迎来超过1300家国际展商与3万6000名专业观众,涵盖食品配料、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品与健康护理产品等领域,是食品行业从业者掌握趋势与拓展商机的重要平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