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印尼数据中心被骇 数字落后步步惊心

报道:周锦翰

印尼的国民数据中心被骇客攻击,逾280多家机构受害,包括出入境口岸的电子设备,揭露了印尼数字安全发展落后。
6月20日,印尼的国民数据中心被骇客以勒索软件“锁住”大量敏感信息,多达280多家机构受害,包括出入境口岸的电子设备,机场出现大量人龙。被官员称为Brain Cipher的骇客组织向印尼政府勒索要价800万美元(下同,约3767万令吉),但终未能得逞,7月2日《罗盘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Brain Cipher在暗网上称将于7月3日免费提供解密办法,并向印尼民众道歉,也希望印尼政府吸取教训,加强网络安全。

若消息属实,或许这场公共恐慌就能告一段落,但是,事件揭露了印尼欠缺数字安全基建,引发社会回响。“这次国民数据中心被入侵后,需要多天才能复原系统,这表示了我们的网络基建存在重大缺陷”,印尼网络安全研究中心主席帕拉塔玛·佩萨达(Pratama Persadha)说,她称这次事件为印尼政府自2017年以来经历过最严重的骇客入侵。

实际上,印尼的银行近年也成为了骇客的目标。去年就有媒体揭发,印尼最大的回教借贷银行Bank Syariah Indonesia被骇客入侵,逾1500万份银行客户的个人资料被泄。2022年,印尼中央银行被勒索软件攻击,但没影响银行的公众业务。2021年,印尼卫生局一款冠病疫情应用程式泄露了超过130万人的敏感信息。一系列的事件表明,数字安全基建不足将会成为印尼发展的一大痛点。

数据转至亚马逊平台

在这次的骇客攻击中,印尼移民部门的数据被“锁住”,政府无法获取,导致在各大出入境口岸的工作人员无法查询旅客的护照、签证、居住证以及电子护照等相关信息,结果机场大排长龙,造成混乱,至到6月28日才完全恢复运作。

印尼司法与安全部部长劳利(Yasonna Laoly)6月28日称,政府已经在事发12小时后开始将移民部门的数据转移至“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平台”(Amazon Web Service),所有移民部门工作已完全恢复。

数据中心逾2亿预算
却只用内置免费软件

6月28日,印尼总统佐科召集跨部门及民间网络安全问题专家举行会议,指出国民数据中心将于今年末正式启用,并指示公务员管理及改革部长阿卜杜拉(Abdullah Azwar Anas)研究、参考其他国家国民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以更好地应对同类事件。

对此帕拉塔玛指出,印尼政府的网络安全系统存在很大问题,现在必需要急起直追。例如,今次发生意外的数据中心的电脑上仍在使用系统的内置“微软防守者”(Microsoft Defender Antivirus)软件,但是该软件仅适用于个人电脑或小型公司,更大的伺服器需要完全不同的安全设施。帕拉塔玛指出,印尼的国民数据中心拥有7000亿印尼盾(下同,约2亿令吉)的预算,却只用内置免费软件,这是无法理解的。印尼网民则批评,国民数据中心没有备用数据,竟如此轻易让骇客得逞,实在难辞其咎。印尼民间团体已经出现了不少呼吁通讯与信息技术部长为此下台的声音。

印尼国会议员艾哈迈德(Ahmad Sahroni)批评,拥有庞大预算的国民数据中心却那么容易被攻击,怀疑预算使用不当,呼吁执法部门调查。

虽然未有证据指向相关指控,但是印尼政府的确花了很多钱在网络安全上。印尼财政部曾透露,通讯与信息技术部在2024年5月已花费4.9兆印尼盾,其中包括7000亿盾用于维护国民数据中心。

拥逾千款应用程式
各部门不协调属浪费


更早时候,佐科于5月末声称,印尼诸多中央及地方部门申请应用软件的预算成本高达6.2兆盾,所制作的应用程式多达2.7万款。每一个部门能拥有400款到5000款不等的应用程式,但跟其他部门不相容,也不协调,属于严重浪费。他呼吁各个部门切勿再制作新的应用程式。再加上这次数据中心遭到攻击事件,显示印尼政府对信息管理的失调及不足。

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的研究指,印尼已是东盟最大的电商市场,预计于2025年达到820亿美元,相当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总和。印尼数字经济的产值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1200多亿美元,说明投资界相当看好印尼前景,单单是最近几个月内,已经有苹果、微软以及英伟达(Nvidia)的总执行长访问印尼,带来数十美元的投资,并要在印尼训练数十万名人工智能人才。但是从这次骇客事件看来,印尼的网络安全基建似乎难以跟得上外资的需求。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名家专栏

警惕交易被骇/万年船

大马交易所在4月24日发生一宗怪事,即有股民的户头被骇,进行了未经授权的交易。

奇怪的是,这骇客只侵入数家证券行的网络客户交易户头,购入高峰控股(BPURI)和其凭单高峰控股WB(BPURI-WB)。

由于客户表明并未买入该股票,因此交易所将冻结交易款项14天,以作出进一步调查。一些证券行在事后听从交易所的规劝,要求客户马上更改密码来加强保安系统,引起一些股民的关注。

我们不解的是,这显然不是恶作剧。骇客也不会吃饱饭没事做,骇进平常股民的户头,做几单买卖来显示实力,挑战当局。

即使户头被骇,基于交易所的规定,寻常股民不能随便进行卖空交易,因此,恶意脱售股票的行为不存在。

即使有该公司股票,脱售了以后也无法将资金转移,因为资金要两天后才过户,而且只能进入该户头持有人名下的银行户头。骇客无利可图,才不会冒险得罪证监委员会和大马交易所。

所以,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依照事情的演变逻辑来推算,构成这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的骇客艺高人胆大,未来将策划一个大规模的入侵,所以这一次是事先预警,告诉交易所,证券行的防守措施完全不到位,骇客可以轻易进出他人户头,同时越过户头持有人的权限,任意执行交易。

须加强保安系统

这可以是一次信托绑架,威胁交易所或证券行交上“保护费”。但目前并没有骇客出来承认这是他策划的,而且交易所也没有发布它受到威胁的报告,所以,这个猜测找不到成立的注脚。

其次,交易所可以查探买卖的户头。首先,买家应该没有排队买高峰控股,显示出他们是被骇客强制执行任务,接收一笔股额。因此,未经买家同意,擅自在其户头买入股票,买家是受害者才对。

我们把范围再缩短,看看卖家。那么,卖家的户头是否被骇以及强制卖掉这些股票。

要知道,骇客也许熟悉骇入其他人的系统,但是,骇客不一定能够知晓哪个客户持有高峰集团的股票。所以,比起来,卖方的股票,如果是提早安排,对号入座,骇客这一行为,成就了欲将股票脱手的客户。

所以,警方应该顺藤摸瓜,从卖家下手,看看卖家是否同样是受害者,还是另有乾坤,涉及案件的层面有多广多深。

不管怎样,这次是一个警惕,当局应该要求证券行加强保安系统,避免犯下更大的错误。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