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慎防极端主义蔓延

印尼警员荷枪实弹在望加锡市戒备。
报道:程家弘
印尼望加锡市发生自杀式炸弹恐袭,背后是支持“回教国”的恐怖团伙“神权游击队”。印尼自2000年已发生552宗恐袭,当权者需慎防极端主义蔓延。
印尼南苏拉威西省会望加锡市一所天主教堂3月28日遭自杀式恐怖袭击,当天上午,乘坐摩托车的一对蒙面夫妇试图进入教堂,被保安拦截查看,后袭击者引爆身上炸弹,两人当场死亡,炸弹冲击波也伤及4名保安和数名教堂信徒。
员警的精锐反恐部队“88特遣队”在恐怖袭击发生后展开追捕,在印尼多个地区逮捕与嫌犯有关的人,至少13人被捕。
经过调查,在东南亚地区拥有支持者的印尼恐怖团伙“神权游击队”是该恐怖袭击案的主谋。神权游击队曾经表示效忠中东“回教国”恐怖组织(IS),并在2018年于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市发动炸弹袭击,以及2019年于菲律宾发动恐怖袭击等。
美国已于2017年把神权游击队列为恐怖团伙,联合国安理会也把它列为恐怖团伙。
佐科称无关宗教图“灭火”
印尼总统佐科在恐袭案发生后表示,恐怖袭击跟任何宗教的教义无关。政治、法律与安全统筹部长马福德也强调,这次袭击跟任何宗教无关。当局试图安抚宗教信徒并阻止个别恐怖袭击扩大成教派间的冲突,但是恐怖分子似乎还不甘休。
一名戴着头巾的妇女于3月31日试图闯入员警总部并持枪射击,被警员击毙,后来发现该妇女持的是气枪。警方把这次袭击定位“独狼”式袭击,不隶属于任何恐怖团伙,但犯人很可能在意识形态上认同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具有比较广泛的定义,但就国际社会能接受的定义大约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者意识形态(包括宗教信仰)而采取的暴力袭击,而袭击针对非战斗人员的普通大众,试图制造恐慌和恐怖氛围。”在历史上,意识形态上奉行极左或极右政治组织曾经用恐怖袭击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就印尼近期遭受的恐怖袭击,数次案件跟宗教极端主义恐怖团伙有关。而宗教极端主义在印尼蔓延,则来自于印尼国内因素和国际(国外)因素。
苏哈多打压回教政治势力
印尼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当中,许多国家面临不同的意识形态发展路线之争,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旧殖民统治之后,有着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君主立宪制、宗教立国等不同意识形态来源的政治制度可以选择,但争取印尼民族独立的首任总统苏卡诺则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多元民族主义的国家,包容包括少数族裔和少数宗教信徒在内的政治主张,拒绝将特定宗教的教义纳入宪法或者国家法律。
苏卡诺于1945年宣布印尼民族独立时,仍然面临来自印尼国内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的挑战。其中印尼的庞大回教徒群体当中也有主张成立“印尼回教国”或者“回教国”等,两者也在印尼数个地区发动武装抗争。
印尼第二任总统苏哈多于1956年经过“九三零”事件后取代苏卡诺,并动员基层回教徒屠杀印尼左派团体和人士,印尼大多数左派团体是苏卡诺的拥护者,回教组织成为苏哈多消灭苏卡诺群众基础的“盟友”。
但苏哈多成功稳住局面后,开始扫荡和镇压国内回教徒,还强迫有意从政的回教组织合并到一个政党——团结建设党,该党成为苏哈多时期合法的3个政党之一。苏哈多政权仍怀疑回教在印尼政治的影响。
苏西洛执政期恐袭多
苏哈多1998年5月被迫下台后,印尼实行民主改革。诸多不同主张的政党可以自由成立,其中包括相对比较温和的回教政党如民族复兴党、国民付托党(又译国民使命党)以及更激进的公正福利党(又译繁荣公正党)。
这些“宗教立党”的政治主张对回教教的法律地位、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华人或者同中国合作等议题具有不同的主张,但全都以回教倾向政党吸引群众。
印尼智库“45实验室”研究发现,望加锡市的恐怖袭击是印尼自2000年以来第552宗恐怖袭击,而印尼2000至2021年间的恐怖袭击当中,最多发生在前总统苏西洛执政时期,共192宗。
苏西洛执政10年表现优柔寡断,未能坚决法办极端主义,导致印尼成为宗教极端思想的土壤。而今,佐科必须花更多资源和精力去应付极端主义。这也表明,宗教极端主义是否能杜绝或继续生长,也取决于当政者的政治决心和统治手段。

红十字会人员在加锡市的天主教堂外抬走一个尸袋。
回教政党崛起
至于宗教极端主义蔓延印尼的国际(国外)因素,根源之一是美国于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
美国本土遭受恐袭后,时任总统小布什宣布反恐战争并派遣军队在全球各地追杀恐怖分子,以及轰炸部分藏匿恐怖分子的国家和地区,这个政策迄今仍在继续。美国成功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之后,开始占领伊拉克并驻扎军队,但摩苏尔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还冒出了“回教国”恐怖团伙攻击和驱赶伊拉克当地军队。
“回教国”的出现又让美国再次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但结果反而让这个恐怖团伙扩大其“领土”,占领部分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进一步扩充军队、财政系统以及对外宣传等政府职能,还号召全球回教徒一起建立回教国家。其中,印尼神权游击队也是追随者之一。
印尼第一大温和回教组织回教教士联合会总主席赛义德在评论望加锡市的恐袭时指出,回教里的极端保守瓦哈比主义和萨拉菲是恐怖主义的“入门”,因为这个主义主张“纯净”回教。
来自阿拉伯的极端保守思想为印尼恐怖主义提供意识形态来源和依据,成为发动恐怖袭击的“入门”;而美国对阿拉伯和回教世界的强硬政策以及后来遭到的反弹和抵抗成为印尼恐怖团伙的行动“模范”,这些就是印尼宗教极端主义以及后来演变成恐怖袭击的国际因素。
中资或成袭击目标
国内和国际的交叉因素也造成如2002及2005年峇厘岛爆炸案那样,其主谋针对在印尼的外国人。
另外,印尼警方于3月29日逮捕的其中一名恐怖分子嫌犯阿末朱乃迪表示,他是印尼已经被解散的“捍卫回教阵线”拥护者。他认为,印尼目前已经被中国控制,包括印尼的天然资源,因此有朋友邀请他制造炸弹并计划用炸弹袭击在印尼的中国产业。
综观印尼国内极端思想蔓延以及后来演变成恐袭案的国内外因素,都围绕偏激的政治主张、宗教(或意识形态)保守化以及美国对回教世界的强硬政策等。
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如印尼今天的难题,然而发展中国家难以像美国那样直接用武力对付恐怖分子,必须寻找其他办法实现“去极端化”,方能达到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秩序。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取自缅媒《伊洛瓦底》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