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信背叛执政盟友“跳船”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面临下台

报道:丁果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被民意唾弃,其亲信及认定接班人弗里兰辞阁,尽管特鲁多大幅重组内阁、向选举关键省份派官位,亦已无用,执政盟友称会投不信任票,最快将于2025年1月选举。
政治是残酷的。2015年以摇滚巨星般的华丽光彩成为加拿大总理的“官二代”特鲁多,如今竟然在加拿大成为千夫所指的过街老鼠,在国际上亦遭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父子的不断嘲笑,称他是美国第51州的“州长”,而特朗普18岁的大学生儿子拜伦,也呼吁加拿大“应该有更好、更强的领导人”。
这种情况要是让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泉下有知,将会情何以堪。老特鲁多作为加拿大现代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理,一生为加拿大的独立国格和总理尊严与英美斗法,如今加拿大却在小特鲁多手里遭遇如此不堪的对待,让众多国民气愤不已,期待他下台的民意已达到67%。
而赖在总理位子上不愿下台的特鲁多,在12月16日遭遇了来自党内的关键一击,副总理兼财长弗里兰(又译方慧兰)的辞职堪称是加拿大政坛近10年来最罕见的政治大地震,大概会成为压垮特鲁多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将面临不信任动议
虽然特鲁多在12月20日大幅度改组内阁,不但填补已经宣布“跳船”的8位部长空缺,同时用更多的部长官位(从35名部长增加到38名)来“收买”多伦多、魁北克这两个超级选区的联邦自由党议员,来遏制党内要求他辞职的压力潮,但是,与他同为激进左翼政治、且一直支持特鲁多这个少数政府的新民主党党领驵勉诚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1月份国会复会时,即刻提出不信任动议,而另一个在野党魁人党团领导人布朗谢亦表示,特鲁多政府不会挨过2025年春天。
特鲁多辞职或不倒阁
换言之,若特鲁多不辞职、自由党无新党领参选,那么特鲁多政府将被迫在春天举行大选,而几乎所有人都认定,特鲁多将遭遇历史性惨败。反之,如果特鲁多在2025年1月辞职,那么,根据加拿大联邦政坛的君子协定,在野党不会倒阁,而是需要等待新党领出炉,然后在10月的法定最后期限展开联邦大选。
亲信辞职政治大地震
原为新闻记者的弗里兰在2015年联邦大选中初次当选,但即刻受到特鲁多重用,仕途通畅,相继担任联邦国际贸易部长、外长、副总理兼跨政府事务部长和财长,是特鲁多亲信中的亲信,也被视为是其接班人。
弗里兰在最有名的一次采访中宣称,作为内阁部长,跟总理在公共事务上保持相同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难能可贵的是,在私下的场合,“我跟总理的意见,往往也是九成以上不谋而合”。
但是,就是这样“合拍”的搭档,在最近的财务政策,其中包括是否降低假日消费税和250加元(下同,约774.6令吉)假日补贴政策,以及如何联合各省应付特朗普要跟加墨两国征收25%关税的对策上,产生了分歧。
媒体纷纷传言,特鲁多已经想延揽曾经担任过加行行长和英行行长的卡尼入阁担任财长,来换掉弗里兰。
严厉措辞交代辞职
弗里兰显然不是省油的灯,她挑选在秋季财政报告公布前数个小时宣布辞职,并以措辞相当严厉的信来交代辞职的来龙去脉,目的显然就是切割特鲁多,让它成为压死对方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弗里兰在信中披露,特鲁多在3天前告诉她不再信任她,希望她离开财长的职位,担任另一个负责美加双边关系的内阁职位,保留副总理的位子。但弗里兰认为,退出内阁是负责任的选择。
暗示国民并非傻瓜
弗里兰在信中暗示,加拿大国民并非傻瓜,知道政府什么时候在为人民工作,什么时候在考虑自己。
她又警告,加拿大必须严肃对待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需要紧缩开支,保证财政充裕,这意味着政府要避免代价高昂的政治花招。
言外之意,弗里兰是批评特鲁多顾着为自己的政治前途“买票”,而不是关注严肃的财政危机。
而媒体评论则进一步称,弗里兰不想背锅,在“财政报告”中承认加拿大的财赤比政府预期高出219亿加元,让特鲁多以此作为解除她财长职位的理由。但是,弗里兰在信中表明将参加下次联邦大选,显示她想在迫使特鲁多辞职后,顺势参加党领选举,继而成为总理。
弗里兰辞职后政府“休克”
弗里兰辞职后政府反应“休克”,直到当天下午4时多,特鲁多宣布,任命自己的亲信、公共安全部长勒布朗为新财长,接替弗里兰,随即举行了就任仪式,晚上特鲁多参加既定的筹款晚宴。
之后,联邦自由党和反对党抓着弗里兰辞职引发的“混乱失控”,纷纷要求特鲁多引咎辞职,特鲁多在星期二的国会议会党团的会期结束仪式上承认党内出现“家庭意见不合”,承诺会找到解决办法。
在15分钟演讲完毕后,特鲁多留下与党派成员拍照,而在会场右侧,大堆人排队等候跟弗里兰合照。
特鲁多的合照时间结束后,等候跟弗里兰合照的人仍排长龙,党内的人心向背已昭然若揭。
之后,特鲁多神隐3天,取消了所有他通常在年末接受的电视专访,直到内阁改组时才短暂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但谁都知道,特鲁多在对付自己家庭的“意见不合”问题上是以失败告终,其妻子索菲亚下堂求去,已有了新欢。
因此,没有人看好特鲁多真的能够愈合联邦自由党核心党团内部的“家庭意见不合”,其政治生命已经进入倒数计时。

特朗普狠狠补刀
特朗普威胁要征收加拿大商品税来舒缓贸易逆差,导致财政赤字过度的加拿大经济雪上加霜,也引发加拿大各省的手忙脚乱,这才导致特鲁多、弗里兰关系生变。
讽特鲁多是“州长”
而引人关注的是,当弗里兰辞职引发震荡的时候,特朗普在翌日(12月17日)就狠狠补刀,在社交媒体上攻击弗里兰“有毒”,没人会想念她。
同时,特朗普又贬称特鲁多是“州长”,儿子小特朗普也跟进鼓噪加拿大要成为美国第51州。
如此一来,特鲁多对特朗普前倨后恭的奴颜婢膝和弗里兰对特朗普一贯的反感批评,这些昔日纠葛再度出现,以至于有评论认为,特鲁多冒着政治风险“割爱”赶走心腹搭档弗里兰,是他继贸然出台多达10多亿美元(下同,约44.6亿令吉)新边境计划(阻挡毒品和非法难民越境进入美国)后,对特朗普送出的另一个“投名状”。
弗里兰借谈判扶摇直上
要知道,在特朗普2016年的首个任期,特鲁多为了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请他全家去美国白宫做客的“知遇之恩”,竟然让刚就职外长的弗里兰破天荒在加拿大国会发表与特朗普外交“断袍割义”的外交政策演说,宣布加拿大不再追随美国,而是走自己的路,包括边境难民、环保气候、多极外交等各方政策。
之后,弗里兰领军加拿大外交财经各界果断应对特朗普提出的针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等发起的关税战,并在美加墨3方达成的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守住了加拿大利益的底线。
当时,特朗普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就对弗里兰的谈判风格颇多微词,双方结下了梁子。而弗里兰则借着谈判成绩在特鲁多内阁中扶摇直上,最终成为第2号人物。
错押注贺锦丽酿危机
这次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力压特鲁多中意的民主党贺锦丽,白宫以及国会参众两院全拿,强势二度回归,并对美加也提出了关税战。
在加拿大国内政治舞台上焦头烂额的特鲁多一改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应对姿态,不但在对华政策上主动讨好特朗普,更是择机夜访海湖庄园,向特朗普“献媚”,或许正是在海湖庄园之会中,特朗普暗示特鲁多不喜欢弗里兰,才引发了事后的系列风波。
当然,已经爬上联邦自由党高位的弗里兰不愿意成为特鲁多的政治陪葬,也不愿意为特鲁多庞大的财赤背锅,更顺应全国各省对特朗普关税战的众怒,理所当然抓住特鲁多的换人契机,与特鲁多决裂,顺势把特鲁多赶下台,为自己竞选总理扫清道路,并带领自由党参加新的联邦大选。
特鲁多政府倒计时
特鲁多的10年执政,让加拿大的经济走向崩溃边缘。曾经有过加元币值高过美元、加拿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辉煌历史,如今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落后于美国达30%,导致加拿大的年轻人才纷纷北上谋求较高薪水。
从弗里兰拒绝宣读的秋季财政报告来看,加拿大面临619亿的赤字,比财政部承诺的控制赤字数字高出200多亿美元。
特鲁多解释,财赤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原住民诉讼赔偿高达164亿和疫情期间政府津贴47亿的额外支出导致。
67%受访者认同下台
加拿大民调公司阿巴卡斯数据(Abacus Data)进行民调,12月16日及17日采访了1158名具代表性的加拿大人民,结果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特鲁多应该下台,只有19%认为特鲁多可以留任,而最大在野保守党的支持度领先执政自由党2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更令人关注的是,在此次民调中,不到20%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最令特鲁多头疼的是,联邦自由党内要求特鲁多辞职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安大略省的联邦自由党国会议员科林斯透露,约有50名自由党国会议员已经结成一组要求总理辞职的团体,且成员人数正在增加。而消息透露,特鲁多之前属意担任财长的卡尼、工业部长商鹏飞都不愿意接财长职务,而他们都是可能问鼎党领的人物。
显然,特鲁多改组内阁的规模和意图并非是他再次度过政治难关的象征。
早就暗示特鲁多下台的前总理克雷蒂安的幕僚长格登伯格讲得最为清楚:“我个人的看法是,他越快宣布辞职越好。在民主制度下,10年已经很长了,加拿大人希望一个新总理,不一定是一个新政党,但肯定是一个新总理。”
财长勒布朗也没有隐瞒,称特鲁多正在倾听各方意见,决定他自己的政治去向。
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圣诞新年是特鲁多作为总理的最后一个假期,他会经过假日中的“天人交战”后,在新年做出最终决定。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不惧美挑衅·邀英王访问 新总理卡尼寻求加主权

作者:丁果
面对特朗普的挑衅,加拿大总理卡尼强调主权,邀请象征元首、英王查理三世主持国会开启仪式,并称加美亲密一体已成过去,将以独立国家探索与美国的新关系。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逼迫和领土觊觎,加拿大异军突起,在西方世界和国际社会不断制造政治惊奇。在刚过去的联邦大选中,曾任加拿大和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带领被10年极左翼政策整残的联邦自由党,出乎意料击败曾领先自由党达25个百分点的联邦保守党,甚至在渥太华选区沦陷保守党政治巨星、党魁普瓦列夫尔(博励治)经营20年的选区,组成强大的少数政府,与特朗普展开对决。
本来被视为美国跟班小弟的加拿大,在卡尼的带领下,已崛起成为对抗特朗普“对等关税”的重要力量,甚至成为抗衡特朗普孤立主义的领头羊,让世界刮目相看。
卡尼胜选后,没有任何喘息时间,在5月2日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端出百日新政的五大项目,并宣布5月6日直奔白宫,与特朗普当面过招。卡尼同时宣布,将邀请加拿大象征国家元首、英国查理三世国王和卡米拉王后莅临渥太华,主持5月26日国会新一轮工作期的开启仪式,并在5月27日发表御座致辞,向华盛顿宣示国家主权。
震慑特朗普扩张野心
这是自1977年伊丽莎白女王以来,时隔48年首次由英国在任君主发表御座致辞,卡尼借此震慑特朗普扩张野心,宣示加拿大的国家主权不容美国染指。
卡尼称,“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讲,反映了我们时代的分量”。

一反特鲁多旧策略
而特朗普在加拿大联邦大选后的采访中,承认他对渥太华的政策或许改变了原本联邦大选的结果,但也表达了对卡尼的某种尊重,称愿意对等交流,寻求合作,但不愿跟普瓦列夫尔交手,认为保守党人更不喜欢他。
卡尼的胜选未有获得过半数议席,为少数政府,但他一反以往前总理特鲁多联合新民主党执政的旧策略,明确坚持自由党单独执政,并保留弹性就不同议题跟在野党合作,“彼此尊重,体面竞争”,推动在大选中承诺的所有政纲。这显示卡尼不会采用美国政治的“割喉博弈”模式,而是维护加拿大政党政治竞争的“绅士风范”。
卡尼甫上任即访问华府与特朗普举行高峰会谈,探讨关税战议题和两国未来的合作框架。但卡尼重申,加美以“渐进一体化”为基础的传统关系已结束,加拿大新政府将寻求与美国建立两个完全主权独立国家之间的“新合作关系”。
这充分表明“政治局外人”卡尼精准介入加拿大联邦政治的野心,就是改变加拿大无论以何种形式成为美国“经济殖民地”的传统,建立一个拥抱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西方新强权国家。

与特鲁多“分道扬镳”
令人关注的是,特鲁多在联邦大选中鸦雀无声,在自由党胜选后的欢庆中也销声匿迹。
这显示卡尼团队不但不需要特鲁多“帮倒忙”,也展示了与特鲁多和他过去10年施政的切割。卡尼在记者会上提出的五大施政愿景几乎全面否定特鲁多政策,除了在牙科护理服务、保障全民药保与托儿政策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也是维持加拿大与美国在健保政策上南辕北辙的重要关键,受到广泛支持。
卡尼也将加强建立加拿大的统一市场,在7月1日加拿大建国日前,取消省际间的关税壁垒,“释放加拿大的全部潜力”。
这揭示了由政府主导经济的正面意义,用卡尼的话来说:“我们将与各省、地区和原住民团体合作,确定符合国家利益的项目——这些项目将连接全国,加深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并为几代人带来经济增长。”“我们要让联邦政府成为这些项目的推动力量,而不是阻碍。”
此外,卡尼将从7月1日起为中产阶层减税,将最低收入税从目前的15%下调一个百分点至14,这将让2200万加拿大人直接受益,其中中低收入人士将受益最多。
针对买房难的痼疾,卡尼政府将启动名为“建造加拿大住房”的新计划,为私人开发商提供250亿加元(约771亿令吉)资金以建造更多住房,并将取消首次购房者购买100万加元(约308万令吉)及以下房屋的商品及服务税。这项减税措施将为首次买房者节省高达五万加元的开支。
卡尼宣布,将严格限制移民,到2027年底将加拿大境内的国际学生与临时外劳总数控制在全国人口的5%以下,缓解当前的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卡尼还呼应民意要求,收紧《刑法》与保释制度,重点打击危害民生的汽车盗窃、入室抢劫、人口贩运、走私犯罪的惯犯,彻底阻止美国式的“零元购”风潮北上。卡尼的政策虽遭指控是“抄袭”保守党政策,但非常有效大幅降低民众对特鲁多政策延续的忧虑,也彻底击破了保守党在大选中将卡尼打成特鲁多2.0版的竞选宣传,逼迫反对党更正监督口径,为卡尼施政奠定基础。

普瓦列夫尔兵败如山倒
普瓦列夫尔输掉大选,也丢失自己经营20年的渥太华选区,但保守党在大选中赢得比选前多达24个议席,且在多伦多一些地区扩大了支持者基本盘,因此普瓦列夫尔得以留任党领。
普瓦列夫尔得到了阿尔伯塔省(阿省)刚刚当选的保守党议员库雷克辞职让位,将在阿省的巴特尔河—克劳福特选区参加补选,进入国会领导在野党,但这个变动也为普瓦列夫尔带来更多的考验。
一是显示普瓦列夫尔根本不敢在加拿大政治中心安大略省(安省)和魁北克参加补选,即使有党友退让也未必能够胜选。
选民会想,领先25个百分点都输掉了大选和自己的选区,如何能赢下这次大选?
二是普瓦列夫尔在出生地阿省取得国会席次,就会失去过去在东部的影响力,给保守党分裂创造条件。因为现在的保守党是由西部的改革党和东部的进步保守党联合组成,而普瓦列夫尔与安省保守党省长福特向来不合,后者同样具有挑战联邦的野心,未来双方的暗中角力将更趋严重。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阿省保守党政府在卡尼获胜后,为了赢得像魁省一样与联邦的博弈筹码,竟然降低了独立公投的门槛,而发动独立公投的公民联署人数已经达标,阿省的独立风潮已经风起云涌,给渥太华造成重大压力。
如今,作为阿省的国会议员,普瓦列夫尔在角逐联邦大位前,如何说服阿省留在联邦,却成了第一挑战。稍有不慎,他将陷入阿省独立和联邦主义博弈的两难陷阱,最后两头不讨好。而且卡尼对手下败将普瓦列夫尔一点都不担心,对他的补选程序大开绿灯,称会迅速举办补选,不会拖延,因而赢得全国好评。

华裔力量乍现
在这次几乎是两党捉对厮杀的联邦大选中,华裔参与度有所提升,20多位候选人参选,最终9人当选。除温哥华东选区的新民主党国会议员关慧贞赢得第4次连任外,其余八位分布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党,其中包括在卑诗省列治文代表保守党参选成功的香港移民区泽光,以及在多伦多选区的第一位中国背景女性国会议员迟月,而在本拿比选区的39岁华裔候选人张玮麟更是大比数击败新民主党党领驵勉诚,迫使他辞职下台。
据加拿大华裔百人会与专业民调机构做的加国唯一一个华裔民意调查显示,卑诗省华裔支持保守党的比例高过自由党10个百分点,与主流社区民调自由党领先很大不同,但在总理看好度上,则与全国民调一致,卡尼远超普瓦列夫尔。
但华裔参政成果与近年快速崛起的印裔社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印裔在这次联邦大选中当选的人数多达22人。舆论估计,在卡尼未来的组阁中,印裔国会议员肯定有份,而华裔是否会维持有一人入阁的联邦政治20年传统,还有待观察。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