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涌入 冲击东盟经济

印尼政府欲对进口纺织品征收额外关税,以保护面临倒闭潮的当地纺织业。
报道:笔锋
除了征税,东南亚各国应着眼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与中国产品一较高下。
近年来销往东南亚各国的中国廉价商品激增,虽然有利当地消费者,但也冲击了各国的制造业,导致不少厂房关闭、工人失业。
面对这个问题,多个东南亚国家都祭出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的政策,以保护本国经济。
东南亚纺织业是其中一个面对中国商品冲击的行业,在印尼,由于万丹省、西爪哇省和中爪哇省的多家纺织、服装和制鞋工厂关闭,导致数万人失业。
为了回应纺织业和其他行业业者的诉求,印尼政府考虑对进口布料等产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泰一年2000工厂倒闭
泰国也受中国廉价商品涌入的冲击,近一年来泰国已有近2000家工厂倒闭,数目远多于以往。
尽管泰国吸引多家中国电动车企业投资设厂,但它们并没有采购太多泰国的零件,而且还在泰国汽车市场上掀起价格战,冲击已在当地设厂多年的日本汽车销量,需要减产甚至关厂。
泰国首相社德他直言,泰国制造业已经萎缩,产能利用率已降到60%以下。泰国专家建议应该聚焦于制造中国没有出口的产品。
Lazada、虾皮、TikTok等电商平台直接从中国销售商品到东南亚,也抢走了当地不少零售商的生意。
扩大出口清库存
因此,多国政府针对电商平台出招,例如马来西亚在年初已对部分网购价格较低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泰国也在7月份开始对一些低价进口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
随着中国经济不景,对东南亚产品的需求受到抑制,而中国企业有过剩库存需要处理,扩大了东南亚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并引发各国企业要求政府对中国商品进口采取行动的呼声。
根据经济学家估算,去年东南亚和其他新兴亚洲市场吸收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出口。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从疫情期间的800亿美元(3579亿令吉),增加到最新的1150亿美元(5145亿令吉)。
贸易失衡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紧张,造成不少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因此降低了中国对原材料、半制成品等商品的需求。
这种供应链的转移也产生了效果,例如今年首季东南亚对美国的出口额比对中国的出口额多了100亿美元(447亿令吉)以上,中断了中国长期以来作为该地区产品最大出口市场的纪录。
不过,要降低中国低价商品占据市场的冲击,除了采取关税手段外,东南亚各国的企业和政府应该着眼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以便与中国产品一较高下。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美国议员致函全球三大酒店质问 称“中国台湾”是否受北京指示?

美国众议员穆勒纳尔(取自美国国会网站)
(华盛顿22日讯)美国共和党参、众议员今天致函希尔顿、万豪及凯悦酒店,严重关切其网站及文宣使用“中国台湾”一词。
议员们并附上网页截图,强调这么做等于暗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答复是否受到中国指示。
联邦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及参议员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于信中表示,使用“中国台湾”一词暗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与美国政府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不利台湾。
这封联名信也提到美国农业部、商务部和国务院2024年10月对发布的联署信件,内容敦促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所列的全球500大企业只使用“台湾”这一名称,以符合历届共和与民主党政府一贯的对台政策。
议员们说,“其他具有国际业务规模的美国大型企业,都已正确地将台湾标示为独立于中国的实体,我们敦促贵公司比照办理”。
两人要求回复数项关键问题,包括从何时开始使用“中国台湾”来称呼台湾,这个决定是否受到中国政府或相关实体的指示、要求或建议所影响。
议员们也盼这3间国际连锁酒店业者回复有无收到上述2024年由美国行政部门联名寄出的信函、是否计划根据这封信所列的指引调整相关政策,及未来在所有美国及台湾营运的网站上,都将台湾正确标示为“台湾”。
信件总结,“我们敦促希尔顿、万豪及凯悦检视这项做法,并确保贵公司于美、台营运网站的用词正确反映美国长期政策”。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