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坛女胜男之谜 Z世代女性选手强势领跑

报道:宋阳标、郭文德
近年中国体坛阴盛阳衰,女运动员屡创佳绩,冠军奖牌得主数量女胜于男,尤其1995年后出生的Z世代女选手引领社会新潮流。学界认为中国女性普遍更吃苦耐劳、有执行力,并得到有关当局有意识地加强培训。女足“铿锵玫瑰”的精神动力比男性更为强大,资源较小但成绩远超男足,反观男足发展受贪腐拖累,贪腐人物把持权柄,让男足沦为牺牲品。
中国女运动员绽放出耀眼风采。
15岁少女陈妤颉在室内200公尺决赛中创造23秒92的佳绩,创近3年来国内女子室内短跑运动的最好成绩。
还有一众90后、00后女将代表的Z世代(1995年到2010年)中国女子运动员不断创造新纪录,掀起一波波清劲的风浪,铿锵玫瑰绽放赛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男子体坛的陷落。
中国男足被极尽嘲讽
3月21日晚,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新加坡客场以2比2与新加坡对战平,网上掀起了新一轮嘲讽的段子,有的人甚至说新加坡足球队是临时组建,球员不是房地产中介就是厨子,对中国男足极尽嘲讽之能事。
而近日中国足协前任主席、中国田径协会原主席于洪臣更因受贿被判13年监禁,内部腐败问题令人咋舌。
此前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也出现球队“故意输球”风波而被取消参赛资格,高薪画饼却屡屡涉及丑闻,沦为群嘲对象。
这或许是中国体坛阴盛阳衰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不论是田径还是排球等项目,中国女运动员都屡创佳绩。近3年中国运动员的冠军奖牌数量皆是“女胜男”。
有学者认为女性普遍更吃苦耐劳、有执行力,并得到中国当局有意识地加强培训,所以女运动员表现越发出色。
在去年杭州亚运会,中国女将拿下106枚金牌,超过男队的95金。
中国女运动员们风采动人、顽强拚搏的精神风貌赢得点赞。

15岁少女陈妤颉,创近3年来国内女子室内短跑运动最好成绩。
未来之星陈妤颉创佳绩
3月1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4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南京站)女子200公尺决赛中,来自浙江宁波的15岁陈妤颉以23秒92的成绩夺冠。
这是近3年来中国室内女子短跑运动的最好成绩。
据中国国家田径队消息,这一成绩使陈妤颉成为近3年来国内首位在室内200公尺项目跑进24秒之内的女选手,也是本赛季女子18岁以下组亚洲最好成绩。
“室内200公尺项目弯道多了,和室外田径场跑400公尺相似,更加难跑。这次陈妤颉在室内200公尺项目上首次突破24秒,实现了新的突破!”
破60公尺全国少年纪录
教练吴亚存表示:“能跑进24秒的成年女将都很少。”
这还不是陈妤颉的最快速度。
她在早前3月3日西安站比赛中,以7秒29的成绩创造了女子60公尺的全国室内少年纪录并获得亚军。
此一成绩仅仅比冠军、杭州亚运会女子百公尺冠军得主葛曼棋的成绩差了0.08秒,同时打破了女子60公尺全国少年纪录,更是世界田径联合会最新赛季里18岁以下组别的全球最佳成绩。
陈妤颉在以上两个项目的速度分别为每秒8.23公尺及每秒8.36公尺,相当于一场5级风的风速。
在气象学上,5级风为每秒8至10.7公尺,5级风也被称为“清劲风”,已经足以在海面掀起中浪。
陈妤颉在赛场上,正像一股劲道的清风掠过跑道。
2023年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15岁以下组比赛中,陈妤颉在女子200公尺决赛中以24秒59的成绩夺冠,打破了41年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18岁以下组赛会纪录。
近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
陈妤颉百公尺最好成绩为11.57秒,200公尺成绩23.61秒(逆风情况下),中国的一级运动员百公尺标准是12.33秒,陈妤颉在数据上完全碾压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已经接近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
原首都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建臣认为,陈妤颉的这个技术特点就是步频跟步幅搭配非常好,特别好的一点,就是脚踝力量好,跑的很利索。
李建臣认为,像她这个年龄阶段,没必要上那样大强度的力量,现在即将进入发育力量素质的敏感期,跟速度素质敏感期这块儿交叉的时候,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李建臣认为,陈妤颉应该多做些小力量的,小的灵敏性、协调性的练习、就围绕着爆发力这一部分多训练,她未来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26岁的吴艳妮是场外高调的争议女运动员。
赛场上的姑娘们
近年中国田径赛场上的年轻女子选手甚受公众关注,许多年轻运动员出现在镜头面前,使得平静的赛场增添新鲜的空气。
1997年出生的吴艳妮因个性突出饱受舆论议论,但其成绩一直稳定发挥。
3月13日,2024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三站,女子60公尺栏决赛上,吴艳妮以8秒11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夺冠。她在成都大运会上,更以12秒76的成绩获得百公尺跨栏赛亚军。
202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18岁以下田径锦标赛暨东亚青年运动会选拔赛上,年仅16岁的宁夏小将马蕊在女子100公尺预赛中,以11秒38的成绩,排名第一晋级,并在决赛中11秒80夺冠。
马蕊的预赛成绩打破了5项纪录:亚洲18岁以下、中国18岁以下、中国少年、中国中学和中国初中100公尺新纪录。而这一成绩也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水准。

20岁的夏思凝,身材健美被网友封为“田径女神”。
女子跨栏运动员夏思凝,2003年出生。
在2019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100公尺栏比赛中夺得冠军,随即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子100公尺栏冠军并打破全国少年纪录。此时的她,才16岁。
本次南京2024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中,夏思凝在女子60公尺栏比赛中夺冠。
李玉婷表现感动观众
在杭州亚运会女子200公尺决赛上,中国运动员李玉婷起跑大幅落后,但是她毫不气馁,奋力一跑,反超多名运动员,最终夺得亚军。李玉婷的表现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在成都大运河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夏雨雨参加1万公尺长跑赛。
长跑最考验耐力和精神,夏雨雨在开始时并不领先,然而她不紧不慢,保持在第一梯队跟跑;在最后一圈时,她突然发力,最终超过前面3名运动员,夺得她人生第一个世界冠军

26岁的葛曼棋是杭州亚运女100米冠军。
而陈妤颉的偶像葛曼棋,生于1997年,从2013年获得第一个亚洲青年运动会百公尺冠军开始,至今拿了19枚国内外大赛金牌。
中国女排中的赵蕊蕊、惠若琪等历届女排运动员,不但保持外在美形象,也在历次国际大赛中为国民争气。
女排的国际大赛,永远是中国老百姓热切关注的赛事。
这些女子运动员在赛场的表现,令中国男子运动员显得相形失色,两者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性体坛台柱。
贪腐拖累男子运动发展
正好就在陈妤颉创造纪录后没几天,亦即3月26日,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在天津主场再战新加坡,成功以4比1终结先前5场连败纪录。
但也就在这天,中国足协前主席陈戌源因受贿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前副主席于洪臣亦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前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队管理部原部长陈永亮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此外中超公司前总经理董铮则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关注运动界贪腐问题
近来中国当局越发关注运动界的贪腐问题,上月初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最新一次的反腐败工作会议,局长高志丹讲话要求“推动作风建设与行风治理有力贯通,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体育发展环境”。
另外,中国足球协会在3月28日向全国公开聘请足球社会监督员,以及发表“假赌黑”问题举报处理办法。
至于这轮足坛反腐风波,也是始于前年湖北纪委通报中国男足原主教练李铁被查一事。
不过,男足并非男子专业运动界舞弊贪腐的唯一领域。
比如前面提到的于洪臣,他同时便曾是中国田径协会主席。
此外,去年4月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亦爆出打假赛丑闻,原本领先的苏州队于对战上海队赛事末段,接连出现数次失误而导致结果以些微分差落败,网民谑称为“史上最假的一场比赛”。
中国篮球协会事后展开调查,迅速裁定两队行为属于消极比赛,严重违反体育精神,重罚取消队伍参赛资格、中止教练注册资格,以及开出了同样史上最重的人民币500万元(约328万令吉)罚款。
再者,每当贪腐人物把持权柄,他们往往只为一己利益着想,前线运动员却沦为了牺牲品。
3月29日,湖北法院开庭审理原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的相关案件,但控罪指出他的受贿年限早从2004年已经开始,这随即让公众联想起他当年在出任上海市体育局长期间,强迫刘翔打“封闭针”去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最终使得他的伤情恶化、职业生涯大大缩短。
腐败集中男子职业运动
这样看来,钱不一定能够让运动员赢得比赛,但却一定能够让比赛输,因为腐败的领导可能会要求运动员作假赛,也可能为了追政绩忽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不知道是幸运抑或不幸,此类情况好像一直都集中于男子职业运动,于是女性界别相对便显得是一块净土。
它盛载了对男运动员失望者转移的期待,而女运动员亦不负众望地拿出了与此相应的成绩。
根据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的统计数据,近20年间获世界冠军的中国专业运动员,竟然就有14年是女多于男。
即使是在那些男性冠军较多的年份里,男女双方表现成绩经常也没差得太远;倒是女运动员取胜的个别几个年份,曾经出现女性冠军奖牌数量高于男性成倍之多,可见中国专业运动员界别整体来说的确是“女胜于男”、“阴盛阳衰”。
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中国女子国家队的成绩均超过男子队。现时中国在国际排球总会的女排名次是第6名,男排却仅有第31名。
女足国际排名第20名
此外,中国男足在国际足球总会是第88名,女足排名则达到第20名。而在国际篮球联合会的排行榜上,中国女篮则是名列第二,远胜男篮的第29名。
中国女足1986年首次参加亚洲杯就获得冠军,自此开创女足亚洲杯7连冠,15次参与亚洲杯共获得冠军9次、亚军2次、季军3次;参加亚运会9次获得冠军3次、亚军2次、季军2次,参加女足世界杯7次获得亚军1次,闯入奥运会5次获得亚军1次。
中国女篮亦多次斩获亚运会、亚锦赛冠军、世锦赛与奥运会银牌、世界杯亚军。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更是几代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
反观中国“三大球”男子国家队,男排、男篮成绩勉强表现尚可,但仍然远不如女子国家队。
男子足球国家队最近更是成为中国体育界的灾难,在体育界的反腐运动中经常看到它的出现,并且已经多次激起舆情公愤,令得广大球迷不胜唏嘘。
再看其余各类主要大项运动,也仅有体操、举重比赛、龙舟竞漕等项目是中国男子成绩算是超过女子的。当然,亦有一些运动项目是中国在男、女两性皆名列前茅的,譬如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团体排名,无论男子抑或女子,截至今年3月均由中国以6500分称冠;至于男、女单打个人排名,目前也是全由中国选手包办首名。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中国体坛女胜于男之谜 “刻苦耐劳有执行力”
报道:宋阳标、郭文德
为什么中国的女子专业运动成绩总体会比男子为好?曾经替中国女足培养输送多名运动员的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李建军认为,这其中可能是因为中国女孩吃苦耐劳精神更好一些,另外她们可能执行力也比男性要好一点,并且比男孩更听话,“主要就这两点,吃苦耐劳、有执行力”。李建军还提到,女孩似乎还更容易抱团,受外部的干扰情况比男子运动员要少一点。

全红婵
李建军又指出,许多事情未必仅是金钱的事,所以中国现下在专业女子运动投入的资源低于男子,结果反而是前者更容易拿出成绩。
他说:“如果是钱的事就简单了。”在李建军看来,老女足那些“铿锵玫瑰”,精神层面的东西确实好一些,应该就是中国专业运动员“女胜于男”的关键。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当局过往其实是有意识地加强培训和发展女子专业运动项目。1990年代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里,主要措施之一便是“大力开发若干短期内能够达到世界水平的小项以及女子垒球、女子足球等项目”,2000年代下的一份同名文件又进一步表示“以女排、女足、女垒、女盘、女曲、女手为重点,在2008年奥运会上争取好名次”,可见官方对女子专业运动给予相当支持。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女运动员才得以在奥运赛场上获得佳绩。在最近的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中国女运动员占近70%,38枚金牌中女子得22金、男子13金、混合3金。而在过去中国参与的10届夏季奥运会,有9届首金获得者是女运动员,并且只有3届的参加选手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获得的金牌总数达149枚,高于男性的120枚,女性金牌得主合共占去60%以上。
在2021年10月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甚至可以看到中国官方几乎是承认国队现时表现男不如女。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女足、女篮目标均为要在亚洲“领先”,女排更要做到“世界先进水平”,反观男足仅是“力争达到亚洲一流水平”,男篮、男排则是单纯追求巴黎奥运资格,其中男篮上年已以失败告终,余下男排情况也不容乐观。
女排精神与制度创新
在中国女运动员成绩格外优秀的女排,更加被视作中国女子运动以至“体育强国”的代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9年会见女排队伍成员,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到了最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官方亦特别要求“强化各级国家队作风建设,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早于1981年中国女排队伍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中国社会就对“女排精神”高度赞誉,甚至呼吁各行各业都要加以学习。
这种“女排精神”后来被归纳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16个字,并且继续受到体育与运动界内外追捧。
中国女排的贡献不止于精神层面,它在制度创新方面亦有先行作用。2016年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后,亚洲周刊曾经刊文循此角度作出专门报道,指出主教练郎平“与官僚体系博弈,争取极大的自主空间,以国际化团队、科学训练与专业管理,带领中国女排突破举国体制的局限,却又善用举国体制的丰沛资源与统筹全局,创造奇迹”。即使来到今天,朗平经验依旧有待拓展去到其他项目以至男子运动领域。

张雨霏
辉煌冠冕尚存隐忧
尽管中国女性运动经取得了傲人成绩,但其持续发展绝非全无隐忧。
毕竟中国在这个领域里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利用了其他国家以往相对轻视女子竞技运动的先机,所以随着别的体育大国跟上发展女性专业运动项目,中国的地位也慢慢受到挑战。
就以前述的“三大球”为例,近年中国女子队表现虽然继续是优于男性,但整体排名无疑有呈现下降趋势;至于乒乓球的女子双打项目,不久之前中国选手也被韩国抢走冠军排名。
除此以外,竞技运动发展始终不应该是单纯“为运动而运动”,它还需要满足鼓励民众健身、转化市场效益一类外溢目标,然而中国女子运动在有关方面的成绩实际未算十分理想,倒是过度专业化的弊病已经慢慢浮现,女子运动开始逐渐出现垄断资源、世家袭承局面。前文提到的陈妤颉,她的父母刚好都是浙江大学运动员,而且从幼年起就受家庭氛围影响练过跆拳道和网球。
还有的是,随着女运动员获得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媒体自然会对她们动向作出更紧密的报道,但这难免也会带起各种争议。像是近年中国女排成绩稍有下跌,坊间立刻有人谣传队长朱婷与队友有不和引致队伍内讧,结果引起本人需要报案追究刑事责任。
再如吴艳妮的纹身、整容行为,在年轻人之间明明十分常见,却被一些人放大来说事加以抨击;这些跟运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要求,客观上肯定对其赛场表现有负面影响。

梁小静
陷入“性别造假”疑云
部分体态、声线雄健的女运动员,甚至相继陷入“性别造假”疑云。如中国女子田径选手童曾欢与廖孟雪等,不久前都因为外貌及嗓音的缘故而遭外间怀疑为男儿身,后来更有人因不熟悉世界田径联合会规则,误传两名选手遭到除名,这些跟实况完全不符的消息当下仍在广泛传播。此类事件或许只是别有用心之人刻意造谣,但终究无可避免会增加女运业界公关压力。
由此观之,为了维护本身就得来不易的女子专业竞技运动领先地位,中国不仅需要持续改进培训体制、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长远亦要注意提高运动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加紧防备男性专业运动舞弊现象流入女性领域,以及积极遏止各类虚假信息传播,如此才能确保女子运动持续繁荣发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