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实脱节 美不知华误判实力/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
美国精英对中国的认识,远远落后于中国精英对美国的认识。中国留美学生人才辈出,特朗普对华顾问却意识形态挂帅,与现实脱节,让美国真正的知华派扼腕不已。
中美信息结构不对称,正处于历史上最严峻的时刻。关税战和两国关系紧张之际,知己知彼,最为重要。 但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于中国精英阶层对美国的了解。
中国在过去30年间,有数以百万计的留美学生,研习美国最前沿的学问,人才辈出,留美海归派进入不同领域的决策层,摸透美国的脉动,但美国来华的留学生却只有几千人,疫情后更是凤毛麟角。这导致中国的“知美派”越来越多,但美国的“知华派”越来越少,两者人数不成比例,也严重损害两国的关系。
美国政界精英对中国的看法充满了刻板印象,最近美国副总统万斯说中国人是农民(Peasant),不仅暴露了他的狂妄自大,更显示美国决策者对华无知的危险。特朗普周边的几位对华顾问都是非常意识形态,充满冷战思维,陷入一种“零和博弈”的框架中,误判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的威胁,甚至最后不惜搞砸自由贸易系统,高筑关税壁垒,让美国的知华派扼腕不已。
中国的留美精英近年发现,美国民主制度的崩坏源于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很厚的信息茧房,让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同温层和回音壁中,导致很多演艺性强的极端主义抬头,成为网络上的主流,影响千家万户。一个自媒体博主可以左右千万粉丝,获得巨大经济报酬,但也刺激各种荒腔走板的言论成为主流,导致政治两极化严重,民粹主义盛行,内耗厉害,美国民主再也不能有整合功能,而是成为反智与极端主义的温床。
美国关税战害己
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绝大部分都是意识形态挂帅,九成都是负面报道。也许受到海外民运势力和各种反华势力影响,美国媒体都是热衷报道权力八卦和很多小道消息,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都视而不见,见而不闻。
因此,每天被美国媒体贬损的中国,为何突然成为最大工业国,碾压美国,而美国关税战只害了自己。这都是美国缺乏知华派的尴尬,无法准确了解中国。
中国熟悉海明威和福克纳的读者,远远多于美国熟悉鲁迅和沈从文的读者。不少中国人长期以来都是对美国仰视,知识界很多人都是“以美为师”,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快步进入美国所鼓吹的全球化系统,服膺于自由贸易理论,争取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创造全球更繁荣的社会。但如今美国自毁长城,反而由中国来捍卫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原则,成为历史的巨大的讽刺。
今天中国可以平视美国,既学习美国的优点,但又看到美国的缺点,知道特朗普政府不等于美国社会。中国的知美派都认真学习美国的优势,如华为领导人任正非,当年耗巨资邀请IBM的专家来华为教授组织改革,成为民企变革的先锋。中国几百万的留美学生在抗击特朗普政府霸权之余,也和美国民间社会紧密交流,支持中国单边免签开放,让美国更多民众认识真实的中国,不要被美国媒体和精英阶层所误导。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取自缅媒《伊洛瓦底》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