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越打越猖獗 东南亚网络诈骗蔓延全球

缅甸妙瓦底的电信诈骗中心,获救受害者来自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等国。
(纽约22日讯)联合国21日在报告中指出,数十亿美元网络诈骗产业背后的亚洲犯罪集团,在东南亚官方追击行动未能遏制下,正在向全球各地扩散,包括南美和非洲。
据外媒报道,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表示,近年来东南亚涌现的犯罪网络已发展成复杂的全球性产业。他们设立庞大园区,吸纳数万名劳工,其中许多人是遭贩卖而来,被迫去诈骗世界各地的受害者。
毒罪办表示,尽管东南亚各国政府加强打击力道,犯罪集团仍在区域内外活动,“可能无法逆转的溢出效应已经发生了……犯罪集团可以根据他们所需……自由挑选和移动”。
毒罪办表示,保守估计全球有数百个大型诈骗营地,每年创造数百亿美元不法利益,呼吁各国合作努力切断这些黑帮的金流。
毒罪办区域分析师沃杰西克(John Wojcik)表示:“区域性网络诈骗产业已经超越其他跨国犯罪,因为容易扩展,能在网络上接触数以百万计的潜在受害者,无须跨境移动或走私非法物品。”
单是美国就通报2023年加密货币诈骗活动有超过56亿美元(约245亿令吉)的损失,其中包括逾400万美元的所谓“杀猪盘诈骗”(pig-butchering scams)或爱情诈骗,通常是以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为诈骗对象来榨取钱财。
数月来,中国、泰国和缅甸当局领头严厉打击泰缅边境非法地区的诈骗活动;泰国更切断了诈骗园区的电力、燃料和网络供应。
但毒罪办表示,犯罪集团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将行动转移到“东南亚最偏远、最脆弱、准备最不足的地区”,特别是寮国、缅甸、柬埔寨等地,利用一些治理薄弱、贪腐盛行的司法管辖区。
在最近的泰缅边境打击行动中,有来自巴西、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和乌兹别克等超过50国的公民获救。
毒罪办表示,国际社会正处于“关键转捩点”,若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将“给东南亚带来前所未有的后果,并波及全球”。
通讯委会删3万诈骗帖 民众仍被骗8亿

(古来18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透露,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在今年首4个月内,已删除多达3万2436条涉及网络诈骗的内容,接近去年全年总数6万3652条的一半。
与此同时,警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我国因诈骗损失金额已达7亿9900万令吉,几乎等同去年全年15亿令吉损失的一半。
她指出,诈骗案件中最严重的为“投资诈骗”,受害者往往在初期获得回酬后放松警惕,随后在诈骗集团的游说下加大投资,最终血本无归。
“诈骗集团常利用手机和社交平台引诱受害者上钩,因此民众必须格外小心,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投资资讯,务必查证来源。”
张念群也是古来国会议员。她昨晚在出席柔佛州庄严公会庆祝创会53周年联欢晚宴时致词作出上述表示,并宣布拨款5000令吉予大会。
出席晚宴的嘉宾还包括马来西亚庄严宗亲总会总会长拿督庄秀春、署理总会长严崇光,以及柔佛州庄严公会会长庄委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