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

推进地震灾区重建 缅军延长停火至月底

(内比都23日讯)缅甸军政府宣布进一步延长停火至本月30日,以推进地震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大地震后,多个反军政府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单方面停火,为灾区开辟人道救援通道。缅军随后于本月2日宣布停火20天,直至本月22日。

见证腊戍城区交接

据缅官媒报道,军政府总司令办公室22日发声明宣布延长停火,“以确保受灾地区持续有效地恢复重建工作,并推动实现长期、稳定和真正的和平”。

但军方也补充说,如果武装组织发动袭击,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报复。

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说,应双方邀请,中国近日派出监督组前往腊戍,监督缅军和果敢军之间停火,见证腊戍城区平稳顺利交接。

果敢军去年8月占领腊戍后,有消息指缅军政府无法通过武力收复失地,希望中国施压果敢军放弃腊戍。同年12月,果敢军同意参加中国促成的和谈,并于今年1月和缅军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据缅甸媒体报道,一些军政府官员近日已返回腊戍,北部其他城市也有军车出现。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