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不只保存语言 林健辉:传承民族尊严及梦想

出席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召开会员大会的成员团体照。 前排左起:蔡添成、叶俊明、拿督杨文玉、林吉洲、彭健常、拿督余泽利、林健辉、拿督朱源安、拿督房新伦、刘军宏、刘秀雯、许国星及陈志伟。(本报拍摄 )
(关丹27日讯)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林健辉强调,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保存一门语言,而是为了传承一个民族的尊严、精神与梦想。
“让我们继续团结努力,用信念守住我们的根,用行动拓展我们的未来。”
他呼吁,全体华教工作者,在守护“文化根”的同时,也必须积极拓展“未来路”。
林健辉今日中午,在该会假满庆酒家召开会员大会上致词时这么说。
他说,我们不仅是来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更是要共同思考: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应该如何继续前行? 过去一年,对全球而言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一年,对我们华文教育界,更是压力与希望并存。
“我们看到学校在有限资源中坚持教学,看到老师们在疫情后的调整期默默耕耘,也看到家长与社会各界依然坚定地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
“我们可以思考三件事:
第一,课程内容的更新。中文教育不仅要传承语文之美,也应引导学生运用中文去理解科技、理解世界。 ”
他继说,第二,教学方式的革新。我们应鼓励学校拥抱科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辨能力,而不仅仅是应试技巧。
“第三,教育视野的提升。我们的目标是培育。
另一方面,彭亨华校董联会署理主席吴思亿呼吁教育部,在推动爱国教育的同时,必须尊重各源流学校的文化背景,保障母语教育的空间。
“华小,是马来西亚多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它不仅培养知识分子,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基。我们每一位董联会成员、每一位关心华教的人士,都有责任守护这片沃土。”
吴思亿指出,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一直以来在推动本区华小发展、协调资源、凝聚社区力量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你们的付出,值得钦佩,也值得我们每一位董联会成员的支持。(他未克出席,由董联会副秘书蔡添成代表宣读其演讲稿)
他说,当前华文教育正处于风起云涌的关键时刻。我们既面对资源的挑战,也面对政策上的考验。
他指出,最近,教育部要求学生佩戴国旗徽章的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华教团体的广泛关注。
“我们并不反对爱国,也尊重国家象征。但我们必须提醒相关当局——真正的爱国,不应通过强制来衡量;真正的认同,必须发自内心。强制性的爱国形式,往往容易引发误解与反感,甚至削弱了原本应有的认同感。”
会上,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会员大会中,通过下列两项提案:
*提案一: 回教徒家长要求华小校方在每个星期五提早放学,目前校方需要跟随教育指南,必须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目前一些校方的方案是让有需要的学生家长以书信向校方申请,需要得到该校校长批准。
*提案二 :促请教育部必须发放更多的拨款,以解决各校聘请代课老师经费的问题。

东彭华小发展工委会举行会员大会场面,右:发言者为彭董联会副主席魏永山。

在主席台上,彭亨董联会署理主席吴思亿的代表蔡添成致词。左起:林俊生、拿督余泽利、主席林健辉、刘秀雯、陈志伟。

在会员大会上,出席者纷纷举手通过提案。
李强:中国发展战略要聚焦做强国内大循环

李强(中)星期四在中国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上讲话。
(北京16日讯)中国总理李强说,中国要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据新华社报道,李强在中国国务院15日召开的“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说,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
他说,结合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二是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强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李强续指,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发挥各地优势加强专业化分工;四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推动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他说,要聚焦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要精准有效帮扶外贸企业;要稳定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大各领域特别是服务业就业,突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
李强还说,在提振民间消费、大力促进民间投资的同时,需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