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计划】蔡永祥吁老师以身作则 带领学生感受阅读乐

潘俊名(左三)移交《南洋商报》给予赖玉莲(左五),由蔡碧云(中)见证,左起为法克里及蔡永祥,右起为冯运国及刘秀文。
(关丹8日讯)关丹丹那布爹华中董事长拿督蔡永祥指出,教育的目标是点亮心灯,因此呼吁老师们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希望家长们放下手机,与孩子共享阅读时光。
他感谢《南洋商报》发挥媒体影响力,为社会传递“书香育人”的正能量。
他说,晨读的意义,远不止于“读”,它培养的是专注力,锤炼的是意志力,滋养的是心灵。
为未来积累无形财富
“当我们每天抽出片刻时间,与书籍对话,就是在为未来积累无形的财富。无论是文学、科学,历史还是中华文化传承,每一页文字都能为年轻的生命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他是今日在丹那布爹中学举行的“2025南洋商报晨读计划推展礼”致词时,如是指出。
在场者包括《南洋商报》晨读计划赞助人潘俊名、副董事长兼校友会主席冯运国、家协主席刘秀文、校长赖玉莲、课外活动副校长法克里、华文科委主任杨礼嫣、华文学会总顾问陈育英、《南洋商报》东海岸区主任蔡碧云、东海岸晨读主任张逸华,及关丹办事处数码媒体兼行政助理伍家葆等。
他说,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对自我的超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年轻人被碎片化的内容包围,而深度阅读的能力却逐渐弱化,《南洋商报》此时发起晨读计划,正是为了唤醒学生对经典与思考的热爱。"
时事问答环节上,得奖学生分别为廖恺文、林翠溶、谭振杰、魏宇斌、关恺俊、Mimie Khayra、许誉曦、陈奎宏、谢楷希及林楚恩。

《南洋商报》晨读计划推展礼,全体嘉宾师生合摄。
赖玉莲:晨读习惯
提升对华文兴趣与掌握
校长赖玉莲说,晨读习惯能有效提升我们对华文的兴趣与掌握。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持续的阅读,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能力与写作技巧,也能进一步巩固华文成绩,增强自信心,让华文真正成为我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工具。”
她说,阅读是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报章与书籍,不仅能帮助我们增广见闻、拓展思维,更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培养宏观视野。一个善于思考与理解世界的年轻人,才有能力肩负起未来的重任。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晨读的时光,主动翻阅报章杂志,善用图书馆资源,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习惯。”
方天兴:养成阅报习惯 免成人工智能诈骗目标

(关丹29日讯)华总永久名誉会长兼关丹中华中学董事长丹斯里方天兴呼吁民众,养成阅报的好习惯来提升“时事智能”,以免沦为人工智能诈骗目标。
他认为,除了阅读,每个人都应该要养成日常阅报的好习惯,以了解和掌握时事知识。
“尤其是在今天充满犯罪、投机和功利的社会中,任何人都应该加强和提升时事知识。”
他今日在2025年《南洋商报》东海岸晨读计划推展礼上致词时指出,随着资讯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智能软件再加上人工智能,若人们对时事认知‘不够智能’的话,很容易成为不法份子目标。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被不法之徒滥用,如通过深伪技术,伪制亲友、名人、领袖的声音或视频行骗,让人防不胜防。”
此外,他也说,《南洋商报》办报以来站稳新闻立场,与华社、华团、华商和华教紧密相连,同声同气,一直获得华社高度推崇、爱戴和支持。
除了首创“十大义演”为全国华校筹款超过5亿令吉,惠及将近700所学校,另一个让华社津津乐道的是《南洋商报》创办的“晨读计划”,鼓励华校学生阅读报章,了解时事。
“若说十大义演是协助华教的硬体筹款运动,那晨读计划就是推进华社的软实力,促进华裔新生代时事认知,两者可谓软硬兼施、双管其下互辅互强。”
2025年“晨读计划”今日在关丹中华中学黄朱武体育馆举行推介礼及进行《南洋商报赠报仪式》。
出席嘉宾包括关丹联合会会长拿督蔡永祥、董总财政兼彭亨董联会主席拿督杨安山、彭亨五金机械建材商公会会长郑真明、彭亨华校董事联合会顾问林锦志、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东海岸联委会主席拿督王丽春、Cocwonder Digital Engineering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磊、傅培莲、关丹AMBANK分行经理李晙宾、《南洋商报》东海岸区主任蔡碧云、《南洋商报》东海岸晨读主任张逸华、《南洋商报》关丹办事处数码媒体兼行政助理伍家葆、各校校长及董家协代表等。
本次在东海岸区有大约30间华校参与和受惠,分别是关丹区的光华华小、士满慕华小、培才华小、公民华小、育贤华小、中菁华小、中菁二校、达士华小、培民华小、班珍华小、林明华小、培英华小、关丹中华中学、阿亦布爹中学;甘马挽区的挽华华小、乐群华小、港口华小、雅姆华小;北根区的北根华小、港口华小;劳勿区的双溪内华小、积罗华小、都赖华小、育华华小、新巴力华小、双溪兰华小、双溪吉流华小;加叻区的加叻华小,以及马兰区的培民华小、马兰华小。

蔡若峰:报纸培养批判性思维
关丹中华中学校长蔡若峰说,报纸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破局之道。
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一切的时代,人类正面临两大危机。
“一,是资讯泛滥而困于偏见,听不进外来声音;
二,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资讯,正挑战人类的辨别力。”
但他相信,报纸将会是破局的关键。
他认为,报章的深度报道可培养批判性思维,教会人们提问、求证、寻找真相及帮助构建信息免疫力,不为泛滥资讯所困。
“现代最挑战的不是资讯不足,而是资讯过度渲染。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培养孩子深度阅读,使他们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当中报纸正是训练深度阅读的绝佳工具。
张磊:华社扶持华教精神可佳
晨读计划赞助人代表Cocwonder Digital Engineering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磊致说,身为漂泊海外多年的中国人,在跟华社相处后,对他们扶持华教的奉献精神感到非常敬佩。
“我在海外漂泊20年,很难找到归属感。来到大马后,在关丹住了6年,终于找到有文化认同、可以继续待下去的第二故乡。”
他赞扬本地华社的凝聚力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比中国还好,认为华社与华教在大马的繁荣昌盛,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