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美国若降息热钱回流 令吉可重返4.2物价降

独家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3日讯)随着令吉最近走强,经济学家预测,若企稳于4.5的水平,油价和金价将比物价先跌;只要马币升值趋势企稳,今年11月将是宣布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的好时机。
经济学家看好,一旦美国开始降息,让热钱回流大马,令吉兑美元可回到4.2的水平,物价才有望下调。
他们向《南洋商报》说,虽然令吉表现亮眼,但预计短期内商家将按兵不动,降价料率先反映于原油及黄金价格,而进口商品的降价潮,估计需3至6个月时间,或令吉走强至4.2水平才显现。
专家预测,政府将在观察汇率走势90天后下调柴油价。一旦马币巩固在4.5水平,针对性补贴之后的RON95汽油零售价可能锁定在2令吉90仙至3令吉水平,而非之前(4.7水平)预估的3令吉30仙。
目前RON95汽油零售价为2令吉05仙,而截至本月2日,美元兑令吉汇率为4.539。

林福炎
林福炎:令吉升值未确定能多久
消费者勿期待物价跌
经济学家认为,即使马币兑美元升值,但现阶段消费者不必期待物价会跌。
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告诉《南洋商报》,这是因为目前令吉兑美元升值,无法确定是否能维持长期趋势,因此商家都会采取“按兵不动”策略,先观察美国大选及美联储动向,故不会在短期内调整售价。
到4.2或才考虑
“根据市场惯性,价格下调通常比较慢,涨价弹性则较快,除非汇率长期企稳,才有机会调整。”
他估计,待马币走强至4.2水平,商家才会考虑调整售价:“在马币升值趋势未稳定时先观察及为了避免引发价格战,商家通常都会按兵不动,所以物价不会那么快降下来。”
此外,林福炎看好美国若降息,令吉兑美元有望回到4.0至4.2水平。
“这个月马币的升值,凸显市场信心好转,相信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投资高风险货币,一旦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始,被严重低估的马币将走强。”
他解释,当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向追求高风险和高利润,就会选择货币价值被低估,但经济状况良好的大马,以获取更高投资回酬。
他指截至目前,美联储已两次维持利率不变,降息周期已推迟半年,但随着美国通货膨胀数据降温,让市场预期当局将在下次会议宣布降息。

吴林泰
吴林泰:须考量供需
入口商品未必跌价
马大经济学院高级讲师吴林泰博士指出,一般上若货币走强,入口商品价格会下跌。
他估计,马币兑美元汇率,从4.75走强至4.5水平,汇率成本跌了约5.26%,但入口商品售价未必随之下调5%。
“售价是否下调,还需考量市场供需,如果入口商囤太多货,进货成本在4.7水平,价格就不会跌。”
通常需数月见效
至于降价与否,他指要看商家良心及入口商润利空间,如进货、员工、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定价,而且价格调整需过度期,通常要3至6个月才见效。
对比进口商品,他认为马币汇率走强,会更快反映于大宗商品交易,如原油及贵金属交易:“这些商品都以美元交易,再转换成马币,因此原油采购价及黄金交易价格应有所下降。”
柴油和黄金料先降价
有鉴于此,吴林泰预测柴油价和金价将比进口商品价格更快下调。
“货币走强,对大马来说是好事,尤其是下半年除了柴油价,飞机票及进口的奢侈品都有可能把价格调低,以增加需求。”
由于大马的柴油零售价并非每天自由浮动,而是采取“短期定价”模式,于每周调整一次浮动价格机制。
吴林泰认为,政府需90天观察马币汇率走势,确保汇率的稳定性后才会作出相关宣布,如柴油价及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机制。
“若升值趋势持续,11月将是宣布合理化RON95汽油补贴的好时机。”
白米“不敏感”难降价
古晋经济大学学院i-CATS教授拿督沙扎里博士认为,若汇率能维持在4.5左右,价格下跌的初步影响可能只会显现于对汇率敏感的物品上,如洋葱。
他告诉《阳光日报》,对于缺乏竞争的商品,如对价格不敏感的白米,商家可能不会就此降价。
他说,然而若令吉走强到4.0至4.2水平,就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建议消费者继续选择本地制造的商品,以保证令吉持续走强。
布特拉商学院(PBS)经济分析师兼副教授阿末拉兹曼博士则说,令吉走强应该会对鸡肉价格产生影响,因为其饲料几乎是100%进口。
“若鸡饲料可以更便宜地进口,鸡肉价格也应该下降。”
他认为,进口白米的价格也应该下降,但可能不会立即看到价格下降的影响。
去美元化浪潮结构成型 令吉年底料增值至4.08

(吉隆坡23日讯)在结构性去美元化浪潮下,令吉或迎来升值新周期,肯纳格投行研究因而对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水平。
肯纳格投行报告指出,过去多年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去美元化,如今正加速进行,各国央行正在降低美元储备,黄金需求激增,新的支付系统正在绕过美国的金融基础设施。
分析员指出,这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财政纪律松懈,以及亚洲非美元贸易崛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66%,降至去年底的57.8%。
而黄金则成为各国央行的“避风港”,尤其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央行,已将其黄金购买量增至创纪录水平。
另一方面,在支付系统去中心化的浪潮中,亚洲区域本币结算正在迅速崛起,好处包括降低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受美元流动性冲击的脆弱性,以及增强本地货币自主权。
本币结算兴起
以中国为首的区域国家,大力推动本币交易,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大马也在近年积极拓展与中国、印尼及泰国之间的本币结算机制。
“20%贸易以本币结算的目标,反映了一项战略重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本币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
还有,分析员也指出,资本市场也在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投资组合重新平衡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信号,表明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减弱。
“中国的态度更加明确。自2000年以来,英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国,这标志着中国的撤退。”
尽管如此,3月份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其他国家继续将美国国债视为避风港,但随着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一致认为美国债务负担轨迹无法永续,担忧情绪日益加剧。
穆迪也与惠誉和标普联手,对美国长期财政脆弱性发出警告。
明年底上看3.95
分析员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之际,若大马能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并重建投资者信心,配合区域货币格局的重整,令吉有望步入升值周期。
然而,报告中也警告,来自黄金、比特币等替代资产的资金吸引力,以及本地改革进展缓慢,或将成为令吉走强路上的最大阻力。
肯纳格投行研究将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的同时,并将2026年底的预测进一步上调至3.95。
分析员指出,令吉近期的升值,常常被视为是美元疲软的副产品,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我国良好的基本面。
在国行稳健政策、持续贸易顺差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撑下,流入大马资本市场的外资正在不断增加。
“投资者并非简单地逃离美国,而是转向了值得信赖、以改革为导向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