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输欧产品贴“无棕油”假标签
郭素沁促严惩生产商

郭素沁(中)在黄传发陪同下参观展出的棕油产品,后排右起为卡林和贝雯登。

(吉隆坡23日讯)原产业部长郭素沁今日斥责本地一些食品生产商在出口欧洲的产品上附上“不含棕油”的标签之举,与政府的“爱棕油运动”背道而驰。

她促请棕油永续圆桌会议验证机构(RSPO)惩罚这些也是该机构会员的生产商。



这些食品生产商也是该验证机构的会员,郭素沁说,为了把产品促销到欧洲,这些会员竟然在产品上贴上有关标签,显然对自己的国家生产的棕油感到羞耻。

“他们在产品上使用没人懂的化学物质名称,譬如钠……其实这些东西里面含棕油成分。”

产品含棕油成分

她指这些生产商根本不尊重本身国家的产品的成分,虽然使用棕油,却硬说成是不含棕油。

郭素沁今午出席UCSI大学的“棕油学生大使”活动,与学生互动时,这么说。UCSI三名学生陈依雯、雷家乐和许凉发为马来西亚棕油大使。



她指出,一些食品生产商因担心产品含有棕油会影响营销,所以附上“不含棕油”标签,她希望该认证机构认真考虑对生产这类产品的这些会员采取纪律行动。

另一方面,郭素沁广邀UCSI大学学生成为马来西亚棕油大使,以及提议在今年的国庆日庆典上呈现一支游行队伍,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推广我国的棕油。

她通过马来西亚棕油理事会(MPOC)所主办的“棕油学生大使”计划,与UCSI学生就棕油课题展开接触。

部长也为该理事会与UCSI的“越界青年团体”(YBB)所合作制作的棕油壁画主持开幕,并在推介礼后参观肥皂制作工作坊。出席活动者包括马来西亚棕油理事会副总执行长贝雯登西伦、UCSI大学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拿督黄传发与校长拿督卡林等。

 

 
 

 

反应

 

财经新闻

马印通过生物甲烷技术 联抗棕油业负面宣传

(居銮20日讯)大马与印尼在可再生能源(RE)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共同对抗全球针对棕油业的负面宣传。

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表示,大马可以通过在居銮设立的集中式生物甲烷注入站,分享绿色天然气生产技术的成功经验,从而发挥关键作用。

他相信印尼有5000万产量,如果两国能建立联系并分享我们的技术,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实现永续发展,没有人再能攻击棕油业。

居銮生物甲烷注入站启用

他今日出席居銮集中式生物甲烷注入站启用仪式后,如是表示。大马天燃气有限公司主席丹斯里旺祖基菲里也出席该仪式。

该公司主导的这项技术下,包括棕油厂的褐色废水和空果串等棕油废料,将加工成沼气。

随后,沼气将被净化为纯净生物甲烷,输送至上述注入站,之后再注入天然气管道系统供工业使用。

这项技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产生清洁能源、推动循环经济,并支持永续环境发展。

佐哈里阿都干尼指出,该部目前所进行的努力,符合国家2030年前减少30%甲烷气体排放愿景。

“我们有450间棕油提炼厂,如果每间工厂平均标准产能是每小时60吨,总共可以生产接近1000兆瓦能源。”

他强调,绿色天然气全来自废料,是他们目前实施战略的一部分,以达至国家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大马对全球作出的承诺,即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少45%排放量。

“致力减少甲烷气体,是棕油业实施的众多战略之一,而大马燃气将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视频推荐 :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