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芯片不一定要在台湾做 但中国市场无可取代

黄仁勋
(台北26日讯)人工智能AI热潮让芯片设计巨头英伟达(Nvidia)缴出亮眼财报表现,周四股价大涨近25%至379.80美元创新高,连带刺激包括台积电在内的概念股上涨。
创办人“台湾囝仔”黄仁勋先前的谈话再次成为讨论焦点,尤其他曾直言,“芯片制造不一定得在台湾,但中国市场却无可取代”更被认为是一针见血点出台湾困境。
黄仁勋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24日刊出,畅谈中美贸易战对芯片业的冲击,他坦言拜登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经让英伟达被绑手绑脚,无法在英伟达的一大市场上销售先进芯片。
黄仁勋多次强调,如果美国企业无法与中国做生意,将对美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并提到,理论上,在台湾以外的地方制造芯片,是可行的,但中国市场是无法被取代的。
与此同时,黄仁勋也警告,美国实施制裁的同时会刺激中国自力更生发展先进芯片,英伟达也会因此面临激烈竞争。黄仁勋的看法引起PTT网友关注,不少人认为他提到的产业现况相当中肯。
网友们表示,“中肯,讲事实啊,谁不想赚人民币,就你台湾派在清高”、“所以台湾出口一直月退啊,都退多久了”、“还自以为世界的芯片都要靠台湾,笑死”、“不一定要台湾,但一定要台积,可能是美日德的台积。”
此外,有人提到,“心得:台积电高阶制程搬到美国,台湾就不重要了,我要赚中国的钱”、“确实,台积可以在美国日本欧洲生产,不然也可以找三星”、“其实芯片制造本来是一定得在台湾,但是有人轻易的就让出去了”、“QQ台湾若贵就会选别家。”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英伟达财报亮眼 资料中心营收大增73%

英伟达
(华盛顿29日讯)英伟达(Nvidia)上季营收超过预期,受惠于资料中心业务年比大幅增长73%,不过本季营收低于市场预期,反映美国政府限制H20芯片出口到中国,将冲击英伟达80亿美元营收。
英伟达股价在周三(28日)盘后仍上涨5%,报每股141.6美元。
英伟达表示,预期本季营收约450亿美元,低于LSEG预估的459亿美元。该公司说,营收财测原本可再高出约80亿美元,却受到了美国近期限制H20芯片出口到中国影响。
在4月中旬,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若要对中国出口先前获准的H20芯片,必须先取得出口许可。英伟达表示,这引发H20芯片库存过剩而产生了45亿美元费用,如果该芯片没有受到限制,该公司上季将额外多出25亿美元销售额。
英伟达表示,上季毛利率达61%,但如果不计认列与中国市场相关的费用,原本的毛利率应该要达71.3%。
尽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高,英伟达依旧展现强劲增长力。AI芯片需求持续火热,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广泛用于开发如ChatGPT等AI应用。黄仁勋表示:“全球对英伟达AI基础设施的需求非常旺盛。”
回顾截至4月27日止的会计年度第1季,英伟达营收增长69%,达441亿美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33亿美元;净利增加26%至188亿美元,每股盈余76美分,若剔除特定项目后每股盈余96美分。
以各业务来看,上季资料中心部门(包括AI芯片和相关零件)营收年增73%,达391亿美元,在整体营收占比达到88%。英伟达表示,大型云端供应商客户贡献资料中心部门的近半营收,还有50亿美元的销售额来自该公司的网路产品,这些产品用于连接数十个英伟达芯片用于AI研究。
游戏部门(包括用于玩3D游戏的芯片)上季营收年增42%,达到38亿美元。英伟达仍将供应新款任天堂Switch 2 游戏机的核心处理器。另外,汽车和机器人部门营收成长72%,达5.67亿美元,主要是自驾车芯片和软体的销售。
然而,市场仍关注美国对中贸易限制是否会冲击英伟达的长期增长动能。eMarketer分析师Jacob Bourne指出,持续的贸易紧张以及可能的关税措施,可能抑制数据中心扩张,并影响AI芯片的未来需求。
此外,英伟达也披露目前正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调查。公司曾在2020年完成对网络技术公司Mellanox的收购,而中国监管部门要求英伟达继续对本地企业供货,作为批准该收购案的条件。英伟达警告称,若被认定违反中国法律或未履行承诺,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影响在中国的营运能力。
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阻力,部分政策变化为英伟达开拓新市场带来机会。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访问沙地阿拉伯与中东多国,并宣布一系列AI发展计划,可能为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带来新一波增长动能。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