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如何识别投资骗局?/麦传球

金融诈骗,尤其是投资骗局,可能是最具持续性的一种行业,几乎永远不会消失。当然,其高成功率和持续性主要归因于人类的贪婪、无知,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被诈骗,包括催眠和其他心理学技巧。

常见的投资骗局包括庞氏骗局、假交易平台、虚假的投资产品(例如加密货币、股票或商品)以及伪造的投资顾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诈骗分子正在针对那些寻求在本地和外国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获得配售的投资者。这些欺诈性计划,通常承诺较低的购买价格,和更高的IPO配售成功率。

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手段来欺骗投资者,包括冒充声誉良好的公司和创建虚假的交易平台。

一个常见的手段是,诈骗分子承诺在IPO中获得超过100%的回报,诱使受害人相信会有极高的利润。

这些诈骗分子通常会提供一个看似太好而不真实的初始承诺:他们声称,申请者无需支付全额申请款项,而只需支付一小部分定金或部分申请费用。然后,他们告诉投资者,只有当IPO申请成功时,才需要支付剩余的款项。

这样,受害人认为自己没有大损失。

然而,一旦申请成功,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支付所分配股票的全额款项。如果受害人未能支付剩余款项,诈骗分子就会威胁收取高额利息或甚至采取法律行动。

他们通常声称拥有受害人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身分证号码、地址和其他敏感信息,并以此作为胁迫受害人付款的手段。

以下是可能表明投资骗局的关键迹象:

1.回报承诺不现实

骗局的最大警告信号之一,就是承诺异常高的回报,且几乎没有风险。合法的投资工具,如政府债券或定期存款,提供的回报通常会反映其风险水平,如果某人承诺的回报是市场平均水平的几倍,那么就必须非常谨慎地审查这个投资机会。

例如,如果某个投资承诺月回报为20%到30%甚至更多,这就是经典的骗局警告。政府债券(MGS)的年回报大约是3%到4%,而定期存款的年回报大约是2%到3%。任何回报超过这些回报的投资,都需要谨慎对待。

2.施压战术

骗子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施加压力,迫使你做出快速决策。他们通过制造紧迫感,让你觉得错过这个机会就会失去可观的利润。

骗子利用“错过恐惧症”(FOMO)绕过理性决策。

例如,骗子可能会说:“这个机会明天就结束了,我们只能接纳有限数量的投资者。如果你现在不报名,你就错失了巨大的利润。”真正的投资机会绝不会迫使你立刻做决定。相反,他们会鼓励你花时间了解风险和回报后再做出承诺。

3.没实体办公室或法律文件

大多数合法的企业都有实体办公地点,可以让你去访问或验证。

而骗子通常完全通过网络平台操作,可能没有实体地址或者合法的工作人员。此外,合法的公司会提供必要的法律文件,证明他们已注册并符合金融法律规定。

一个骗局可能完全通过社交媒体或电子邮件平台运作,声称提供一种高利润的交易策略。当你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或公司合法身分的验证时,他们可能会推诿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一个合法的投资公司会乐意提供公司注册证书、许可证或监管合规证明。

4.检查管理层或顾问背景

一家合法的公司通常会有详细记录的领导团队,并且他们应该出现在专业社交媒体平台上,尤其是领英(LinkedIn)。LinkedIn是专业人士用来展示工作经验、资历和职业历史的常用平台。

如果管理团队或顾问团队没有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或者他们的个人资料看起来不完整或模糊,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

你可以检查公司的管理团队或顾问团队成员的LinkedIn或其他专业社交媒体平台。查看他们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其他职场信息。

真实且值得信赖的公司,特别是在投资领域,通常会参与行业相关的讨论或活动,他们的管理层可能会分享行业见解或参与行业论坛。查看是否有该团队成员参与相关的社交媒体活动,发表的文章或见解。

如何避免被骗?

1.见了讲师再参加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先参加讲座,亲自见到讲师/顾问并核实他们的资质。如果他们提供的是投资课程或机会,要评估他们的过往成绩和业内声誉。

2.通过可信平台投资

选择那些有良好声誉的金融服务或培训平台,确保平台受到监管,并且有满意的客户评价。

3.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

要求提供实体办公室地址,并确保能够亲自见到团队成员。

一个合法的投资公司,绝不会拒绝提供有关公司运营、历史和团队的透明信息。

4.核实公司是否合法

核实投资背后的公司是否合法。确保它已注册并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许可。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清晰的法律证书,这就是一个警告信号。

投资骗局越来越复杂,但只要你具备正确的知识并保持谨慎,就能有效保护自己。记住黄金法则:“如果投资听起来好得不可思议,那它很可能就是不可思议的。”

在你投资之前,记得“先投知后投资”——在你获得足够的知识和做足功课之后,再决定是否投资。这不仅能保护你的资金,还能帮助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带来可持续、长期的财富增长。

视频推荐: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投资者的选择与思考/慧眼识股

在这个时代,“跳出舒适圈”、“持续学习”、“提升竞争力”几乎成了主流叙事。无论在职场培训、书籍演讲,甚至朋友之间的谈话中,我们都能听见类似的勉励。

仿佛一个人若不不断进步,便是自甘堕落,最终被社会淘汰。

但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问问自己: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圈?为什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难道,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不断自我逼迫、不断竞争?

表面上看,这些努力是为了增强生存能力,争取更多资源;但往深层想,其真正核心,是希望我们终有一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再被金钱、身份、工作或别人的评价所捆绑。

选择最有效成长方式

既然“提升能力”是为了更强的生存本领,那么,我们是否也该审视,自己所学的,是否真的是高效、可持续、对未来有帮助的能力?

在现实中,很多人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一些低效率、难以迁移的技能。比如:公司内部流程(SOP)操作、即将被时代淘汰的行业技能,或依赖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技术。

这类技能的共通点在于:它们适应性弱、成长空间有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无法跨平台或跨行业使用。

如果成长是为了生存与自由,我们更应该聚焦于可持续性强、效率高、适应力广的技能。

我选择的方式,是投资。

基于这个思考,我在几年前便决定投身学习投资。投资的世界很大,房地产、债券、股市、加密货币各有千秋;而我最终选择了“股票交易”作为切入口。

原因很简单,它是当时最适合小资金者的高成长路径。

系统化学习量化交易

当然,学习投资的过程并不轻松。我也曾绕远路、受挫、碰壁,直到后来才意识到,投资领域真正高效的学习方式,是找到一套可复制、可系统化执行的方法,并持续精进它。

复制他人经验,不如复制“系统”。

许多投资者对外展现出一套“好像很有方法”的逻辑,但细看之下,却多半仍依赖经验判断或直觉操作。这种“模棱两可、临场发挥”的投资方式,说得好听是“灵活应变”,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无法被复制。

若一套投资方法无法让人快速掌握与实践,那学习它的时间成本就会极高,而且很可能在多年后,才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

我不断尝试,最终找到一种真正可以被复制、被系统学习的投资模式——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以数据和逻辑为核心,完全去除主观判断。每一个操作背后都有清晰规则,犹如工业化流程一般,避免了情绪与经验对结果的干扰。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在不同人身上重复产生可预测的成果。

靠着量化交易,我在三十岁前达成了自己的财务目标。虽然尚未称得上极度富裕,但至少如今的我,已经不需要为了薪水跳槽、为了职称忍耐,可以自由地安排生活节奏,有余裕去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跳出舒适圈”,并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路径。

我常听到许多人鼓励他人要跳出舒适圈。但现实是,有些人跳出了之后确实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有人跳出后,迷失了方向,反而陷入焦虑与自我怀疑。

“跳出舒适圈”非普遍真理

“跳出舒适圈”或许是某些人的成长路径,但不应被视为普遍真理。人生的节奏,本来就因人而异。对某些人而言,真正的成长,不是持续追赶社会的脚步,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步伐,并稳定地走下去。

最终的目的,必须由你自己定义。

如果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自由”,那么“如何努力”、“选择什么成长路径”便不该被社会预设答案。

你可以选择以技能换取自由,也可以选择以稳定换取安心;你可以选择跳出舒适圈,也可以选择在圈内扎根耕耘。

但不管选择哪一条路,请记得:人生的终极目标,从来不应该是变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者”,而是成为你自己满意的样子。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