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卡夫卡变虫记
由虫变人获重生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描述了许多关于变形的神话故事。那些神或人(神人)变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水之女神忒提斯为了躲避凡人佩琉斯的追求而变成火焰、海水、蛇及母狮;宙斯为了惩罚莱卡翁烹煮儿子的暴行而将莱卡翁变成一匹狼;擎天神阿特拉斯为了从支撑苍天的痛苦中解脱,便要求珀耳修斯将美杜莎的头带给他。在看到美杜莎的头后,阿特拉斯化成了石头,终于不用背负举起天穹的重担。

多年以后,奥匈帝国的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也写了一部名为《变形记》的伟大著作……



小说《变形记》讲述推销员格雷戈尔变成一只巨大的虫子,最终遭到家人唾弃的悲剧。格雷戈尔原本是一个能够供养家庭的长子,一直受到家人的尊敬,但在他变成虫子以后,他丧失了谋生的能力,逐渐被家人忽视、嫌弃。

故事的结局令人不寒而栗——格雷戈尔死在自己的房中。将尸体搬走后,格雷戈尔的家人到郊外散心,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未来,包括搬离现在住的这所房子。看着格雷戈尔的妹妹越来越活泼和美丽,格雷戈尔的父母甚至开始想为她物色一个好丈夫,没有人为格雷戈尔的死感到惋惜或悲伤,大家很快便摆脱掉格雷戈尔的阴影,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生活。

早晨,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超级大甲虫。

变成硕大无比虫子

劳伦斯大卫的“变虫记”则不那么悲伤。劳伦斯从卡夫卡的《变形记》获得灵感,也创作了一个关于变形的故事。他开了个玩笑,给故事的主人公起名为卡夫卡。上二年级的卡夫卡和格雷戈尔一样,也是在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硕大无比的虫子。尽管自己的样子丑陋而陌生,卡夫卡还是硬着头皮洗漱、穿衣,然后连滚带爬地来到厨房。所有人都在忙碌之中,爸爸在帮卡夫卡和妹妹凯特琳准备便当,妈妈在看报纸,凯特琳在吃早饭。没有人留意到卡夫卡的转变。诡异的是,即便后来家人和卡夫卡面对面说话,还是没有人发现卡夫卡已经变成了一只大虫子。



好友迈克尔不一样。他是唯一发现这件怪事的人。他关心卡夫卡,提议到图书馆查百科全书,看卡夫卡究竟变成什么虫子。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对卡夫卡友好,一点都不害怕或嫌弃他。

卡夫卡的甲虫生涯并非一无是处。从四肢变成六肢后,他的数学课变得轻松多了。他可以迅速地用6条腿算出二乘三等于几。上体育课时,他还能用触角将球顶进球门。尽管如此,卡夫卡还是想变回原来的样子。

放学后,卡夫卡回到家里。妈妈还是没有发现他已经变成虫子。卡夫卡彻底失望了。他回到房里,将自己挂在天花板上,再也不下来。一直要到傍晚,家人才发现真相。

卡夫卡洗洗脸,刷刷嘴里伸出来的大尖牙。

“对不起,我们之前一直没发现。”爸爸说。

“真对不起,我没有认真听你说话。”妈妈说。

此时此刻,卡夫卡在乎的是家人是否介意他是只虫子。

“我现在变成了虫子,你们还爱我吗?”

爸爸妈妈亲了亲卡夫卡。他们承诺会永远爱他。卡夫卡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

漫长的一天结束了。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卡夫卡却不再是一只大甲虫了。他变回了男孩,终于恢复从前的生活。

卡夫卡慌慌张张地往楼下跑,因为跑得太快,一不留神,乒乒乓乓地在楼梯上打了几个滚,摔倒在地。

我们来认识卡拉巴斯虫

甲壳虫可以长得很可怕。劳伦斯是这样形容变成甲虫后的卡夫卡的——“棕紫色的甲虫身子,又黑又大的虫眼,天线似的触角,还有6条细细长长、毛茸茸的虫腿”。这可不是什么讨人怜爱的小动物,但可戴勒菲妮杜朗的画笔却能够为故事增添喜剧色彩,让读者不至于毛骨悚然。

我们来看看变成甲虫后的卡夫卡,那是绘图者戴勒菲妮的典型风格——细线条,柔和的色调,小淘气的味道。

戴勒菲妮自己就是个调皮而有趣的法国小妞,闲来无事会给手表画上胳膊和腿,为坐在椅子上的毛绒玩具照相,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挂满自己画的卡通人物,还会在自己的照片中画各种怪物,假装怪物在跟自己搭讪。

卡夫卡走进厨房,没有人发现他变成一只甲虫。

戴勒菲妮喜欢画各种动物或怪物,有时候是直立、瘦削的瓢虫,有时候仅仅是长得像豆子或香蕉的怪物。她笔下的人类像是木偶,四肢细长,耳朵小小的,鼻子长而红,有的嘴巴还夸张地咧着,甚至长在脸颊上。所有人看起来都是憨厚、真挚而善良的。

网站寻找昆虫资料

那么,卡夫卡究竟变成了什么虫呢?

那是一种叫做“卡拉巴斯疑惑虫”的昆虫。为了了解这种虫子,我屏住呼吸,浏览了一些关于昆虫的网站。昆虫世界对我来说永远要比哺乳动物的世界陌生得多,而我也一直极为恐惧任何一种昆虫。

卡拉巴斯虫(似乎并没有疑惑虫这类生物)是布甲科中最大的一类步甲虫,身长12至50毫米,大部分没有翅膀,所以只能爬行。很多卡拉巴斯虫的身体缤纷多彩,下半身的花纹和颜色非常美丽,有的甚至还闪闪发光,就像是穿了蓬蓬裙的贵妇。

这类虫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部分生活在地中海流域、沙漠及亚洲(西亚、中亚及东亚),但由于是夜间行动的虫类,所以白天很难遇见它们。

只有好朋友迈克尔发现卡夫卡变成了大甲虫。

教学生“创造”卡拉巴斯虫

从前给学生读这故事时,正是北国春暖花开的好时节。那时卡拉巴斯虫应该已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了。教室外有一片草地,不远处还有小树林,但很遗憾,我们始终没有见到任何一种步甲虫。

于是我们“创造”自己的卡拉巴斯虫。我从超市买来一大堆零食,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用各种零食制作卡拉巴斯虫。学生以诺用又细又长的椒盐饼干制作虫腿,爱丽丝的虫眼是五颜六色的水果软糖,诺艾尔的虫身是鼓鼓的夹心蛋糕。还有水果硬糖、巧克力蛋糕、手指饼干和奶油饼干,所有零食都派上用场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欣赏、讨论彼此的虫子,但很快就发现所有人的“卡夫卡”在瞬间便少了一条后腿(卡拉巴斯虫的后腿确实比较长)或一只眼睛!

说到虫子,想起了泉麻人的《东京昆虫物语》。这本有趣的书一直躺在我们的书架上。我决定在每天临睡前认真读上几页。等夏天来了,当我出门散步时,应该能认出树丛中或马路边的那些小昆虫吧。

变成大甲虫后,卡夫卡的数学课变得轻松多了。
爸爸对卡夫卡说“我们永远都爱你。”

反应

 

商余

【南洋文艺】卡夫卡与《美国》、《审判》和《城堡》/碧澄

书堆里 走出来:碧澄

有论者说,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其人不可作寻常观,其作品不可作寻常读”。他曾在20世纪的欧洲因集中体现“现代人的困惑”而掀起一阵“卡夫卡热”的旋风,在当代西方文学中地位显着。

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莫名其妙地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深刻地显示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中篇小说〈变形记Die Verwandlung〉,1912);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紧绷的精神状态,并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表现出孤立绝望的情绪(中篇小说〈地洞Der Bau,1923〉等等作品都脍炙人口。他的作品大都蕴含着浓厚的神秘气氛或色彩。

卡夫卡个性敏感、懦弱、孤僻,承受不了存在的压力,常年生活在恐惧、耻辱、罪恶、无力感当中。受了性格的影响,导致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既不合逻辑,更不可理喻。语句晦涩且具有歧义。

有人认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性原于他对社会发展焦虑的思绪。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把他的作品归类为存在主义文学,莫言称他为“说梦第一人”。德国哲学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 ~1940)称许他有本身创作寓言的稀有才能。他的寓言以现代世界为主体,往往不易被一般习惯于明喻者所能消化。

总而言之,卡夫卡作品的悖谬手法令人惊讶,非常有新意,其地位堪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相提并论。德国当代作家瓦尔特拉贝(Walter Rabe)更形容他是“表现主义作家中最有成就者而生活上最无成就者……其艺术与形式构成了德国表现主义献给世界的最佳礼物”。

生前出版4部中短篇小说

可惜他英年早逝。他生前出版了4部以德文写作的中短篇小说集——《沉思》(或译《观察》,Betrachtung)、《变形记》(Die Verwandlung)(或译《蜕变)、《乡村医生》(Ein Landarzt)和《饥饿艺术家》(Ein Hungerkünstler)。

卡夫卡一生除了创作不少短篇和中篇小说以及留下许多日记、书信、杂感、随笔等之外,还写过3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其实都是未完成的作品,经后人整理出版。

《美国》(原题为《失踪者》)(Der   Verschollene),写于1912年,是卡夫卡早年的作品。编者马克斯布罗德出版该书时改名为《美国》〔Amerika)。市面上有王印宝和张小川合译本,2007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8章。其结构与徐纪贵译的《失踪者》(2012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有所不同。 

卡夫卡以近乎写实的手法反映资本社会的本质。出身于德国一个富裕家庭的主角卡尔罗斯曼,16岁时被女仆引诱,以至对方诞下一子,被父母送去美国。卡尔在纽约港口码头认识了司炉,并为司炉受上司欺侮的事件而忿忿不平。这时自称卡尔舅舅的雅考伯出现,将他接回家中。雅考伯请人教卡尔钢琴,还让他与纨绔子弟马克练骑马。一次雅考伯与波隆德谈生意,波隆德喜欢卡尔,带卡尔到他的别墅。在那儿他认识了克拉拉,玩耍时克拉拉倒在卡尔怀中,大声叫喊。卡尔在迷惘中遇见老翁,老翁称克拉拉是马克的未婚妻。卡尔弹了一会钢琴,回到雅考伯家,却被认为触犯家规而悖驱逐出门。

    卡尔在路上认识了爱尔兰人罗宾逊和法国人德拉马什。晚上卡尔给罗宾逊和德拉马什送啤酒,发现箱子和钱包被他们翻乱过,决定与他们分手。稍后,卡尔被一家饭店雇佣开电梯,认识了打字员苔莱斯。苔莱斯向卡尔诉苦。罗宾逊来饭店找卡尔,要与卡尔同住,卡尔不答应。但卡尔为了替罗宾逊付饭钱擅离职守,被饭店老板开除。

卡尔租车来到纽约市郊,警察要求他出示证件。德拉马什掩护卡尔,结果卡尔落入两个流氓手中。两人命令卡尔当仆人,卡尔不从,被拳打脚踢,又无法逃跑。这时来了个大学生,他虽然恨德拉马什,但劝卡尔继续在那儿过下去……

总而言之,他过着完全孤独的日子,一直找不到心中的目的地。

对现实世界的厌恶

《审判》(一译《诉讼》,Der Proze,写于1912至1914年之间)借一名银行职员莫名其妙被“捕”,又莫名其妙被杀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充分表现卡夫卡对现实世界的厌恶并以独特的艺术技巧表达出来。

坊间有两种华文译本——《审判》,2015年由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宁瑛译;《诉讼》,2007年由北京市华夏出版社出版,张荣昌译。前者字大、行距疏,后者字小、行距密。不过,所容纳的内容以后者较多。前者只有10章(第一章“被捕”到第十章“结尾”),后者除了那10章,另附6章。还有〈出版说明〉、〈马尔科尔姆帕斯莱伊的补充说明〉、〈名家评论〉、〈卡夫卡生平和创作年表〉,封面内页有〈作品简介〉,封底内页有〈作者小传〉。这些资料对读者了解该书内容和相关事项以及其作者都有帮助。

〈作品简介〉是这样写的:“银行职员约瑟夫oK在一个普通日子里的早晨被突然闯入的便衣警察逮捕。接下来被迫面对一场莫名其妙的诉讼案。他不知道自己身犯何罪。他定期接受‘审讯’;他的自由不受限制,却又感到法院的人无处不在;他想澄清自己,却又无从着手。一切都荒谬绝伦,法律无法捉摸,审讯如同儿戏,法官猥琐卑劣,律师只会空谈……然而,案子却像网一般罩住了他。最终,他只能像条狗似的被人杀死。”写得简单扼要。

附在〈马尔科尔姆帕斯莱伊的补充说明〉一文中,我们得知作者对此书并不感到满意,除了〈在大教堂里〉那一章。他也记述:卡夫卡的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布在一篇1921年发表的文章里称该书是“卡夫卡的最伟大的作品”。1925年(卡夫卡死后的第一年)布罗德把这部作品作为卡夫卡的遗著中的第一部出版,通过删除显然未完成的章节,给人认为这是一部已完成的的作品。

叶廷芳在书前写的〈人生即诉讼〉里头,说到〈在大教堂里〉是《诉讼》的画龙点睛之笔,卡夫卡把它当作独立的短篇来看待。“在卡夫卡看来,真正的法是可等而不可得,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卡夫卡对‘法’、对真理这些概念有着宗教般的认真。他和尼采一样,认为寻求这类东西是徒劳的。”

 《城堡》(Das Schlo,华文全译本于2013年由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魏晓亮译),写于1922年1月至9月,有人认为它是《法律的门前》(Vor dem Gesetz )的扩写版(其实那是卡夫卡摘自《审判》中的一段,写于1914年,于

 《城堡》是卡夫卡晚年之作,更被认为是他的“压轴之作” ,全书约236,000字。1926年由其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加以整理出版。原先只有18章,编者将其遗稿(18章的续稿以及19、20章加进去,虽然如此,故事似乎仍然没有真正的“结尾”)。故事是写名义上的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窘境。

  小说的主角K经过长途跋涉,穿过一条又一条的雪路,终于来到他要到的那座城堡管辖下的一个贫穷的村庄。他见到形形式式的人,大部分无非是在底层社会挣扎求存的平民,包括招待所的老板和老板娘、女招待以及一般闲杂人等。为了达到进入那城堡的目的,K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人弗丽达(一名酒吧女招待),而且获得那女人的芳心。他极度希望见到城堡的主人,以便有朝一日在那儿定居。然而,经过多番努力,K始终无法进入城堡,只被允许在那村子居住和工作。

中心思想相当复杂

卡夫卡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相当复杂。他以思想行为怪异的人物以及闪烁的对话(形式有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1821~1881〕的影子)为骨干来展开其故事,读者不容易掌握到其真正的意图。很明显的,K为人心灵脆弱却十分敏感,一直处于理性与荒诞的矛盾之中。作者试图以冷峻的笔调将这个处于那现实环境不知如何是好的人物的复杂经验,尤其是绝望的内心挣扎情况传送给读者,从而表露世界的本质——荒诞、无情、非人性。

故事从头到尾笼罩着神秘的氛围,那异化的社会和神经怪异的人物总是对K怀着极大的戒心,不予以信任。K时刻被异化、排斥,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而成为他们的一员。卡夫卡似乎隐约在探讨人性、哲学、爱情、政治等课题,似乎要表达原始的情感能给那冷酷的现实社会带来若干温暖。但另一方面,卡夫卡对这些课题的冷漠与怀疑态度,让可能出现的一股力量淡化,更让理性和感性变得虚无。

论者对“城堡”的寓意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它是权利的象征、国家法律或机制的缩影、主宰小人物命运的无形的力量、可望而不可即的真理的象征。也有人引申为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或认为城堡所取得的“胜利”,显示人类的软弱无能。卡夫卡生前的好友马克斯布罗德独排众议,把“城堡”说成是“恩赐”。无论如何,“城堡”毕竟是一种象征,是作者哲学意念的形象化。不同背景的读者对于这点会有不同的想法。《城堡》开放式的“结尾”,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