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买保障险还是储蓄险?/梁键铭

上星期谈到买保险不靠感觉,而是靠自己真正对这个产品的需求,这样才可避免浪费钱(太多的现金流锁死在供保险),或者买错保险(只有意外保险,没有其他保险,若不是因为意外而离世,家人就顿时失去依靠)。

我们也提到,买了保险但却不足够,或者所买的保障和需求有巨大差距(那差不多等于白供保险了不是吗?);或者,把自己的未来及退休生活保障,都寄托在储蓄或投资保险上(可是到后来发现“货不对办”时已不能再把时间调回头了)。



当然,每当谈到对保险的误解和错误时,最普遍的应该是“我不需要保险”的想法。我认为,对保障缺口有所需,可以说是每个家庭都有的。

确保自己了解在为什么保单支付保费,才可以确定所需的保障没有买错,或买漏了。

曾经有人向我表达他的想法,说到“我是单身的,死就死,没有牵挂,也没有人会因为我死去而出现生活上的问题,所以我不需要有保险的”。

你曾经说过或有过类似的想法吗?或者说,对于这样的说法,你认同吗?如果你认同,你也没有错;如果你不认同,我也不可以说你不对。

无论是什么观点,我们相信某种事情都是从自己的出发点来看,因此,若我们觉得这个观点是对的,就是对的,因为我们都会偏向看见、听见我们相信的事情在先,这个叫做偏见。

由于事情没有对或不对,我的习惯是不做主观判断,只是听了以后就好奇的问一两道问题。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听见以上不需要保险的说法时,大约是在9年前,那时候我只是想问对方“没有亲人的你,如果患上了严重疾病,如果不幸地因为一些缘故只能卧病在床不能工作或者自己照顾自己时,有一个财物安全网的话,会否比较好?”

寿险保障死亡残障

“因为有亲人的话,还可能有人会照顾或在前阶段给予援助,但是,如果以你的情况,你想结果会是如何?”

普遍上,当我们买人寿保险时,这金融产品都提供了对生命死亡及终身残障这两种情况的保障。

除非我们购买的是一些每年需要更新的固定期限保险(Yearly Renewable Term Insurance),一般上人寿保险就是自动包括了终身残障的保障。

如果你所签下的保单,属于传统型的储蓄保险,一般上我们说你给双倍或以上的年度保费才买到相同的保障,其实不属于过分的说法。

了解需求避免买错

20年前,相信不少人都有买保险,可是大多数也可能是储蓄保险为多。因此,他们所付的保费,若用在没有储蓄或其他非储蓄保险类型的人寿保险,所获得的人寿保障会更多,在发生事故时,家人所获得的保障也会更符合要求。

确保有可预测收入

举个例子,根据现在的产品之一,一位30岁的男士,买了某家保险公司的一种储蓄保险产品,保费期限为10年,10年后不需支付任何新保费,25年后就会满期,每年保费大概5200多令吉。可是,如果他在首5年离世,保单的基本人寿保障其实只有2万5000令吉而已(支付的保费本身都已经多过这个数额了);如果在第6年至第25年发生死亡事件,基本人寿保障数额是5万令吉,可是如果这个人支付了10年的保费,其实已经支付超过5万令吉总保费了。

所以这类产品,只适合一些担心或顾虑自己会活得比自身的财富更久的人购买的,因为这类产品,主要是在满期或保单生效期间,每年会收到固定或担保的现金利益,加上一些依据保险公司的分红人寿保险基金表现而异的红利等收入,确保投保人在保单生效年限都有可以预测的收入,收入足够或合理与否,就视乎保费有多高了。以上述例子,每年的固定收入是首5年每年750令吉,第6年直到第25年是每年1500令吉(没有根据通胀做调整)。

然后在满期时,获得固定的2万5000令吉满期利益,以及根据公司在这25年的分红基金表现如果良好,则会获得额外的大概2万令吉。

所以,这样的产品不是为客户现在提供人寿保障,真正保的是未来25年的财务基本保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买错了产品。

取消保单得不偿失

明明就需要买一份有营养的午餐来医肚子为生活做冲刺,怎知道却糊涂地买了一份价格昂贵的甜品,吃后对身体不健康,也让自己昏昏欲睡。

更糟糕的是,自己以为吃饱了不觉有误,把原本买午餐的钱都花掉了还不知道,当发现时可能已经太晚了,或者已经出现舍不得做出急转弯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类型的产品,如果付了1年大概5200多令吉保费后,如果想要取消保单,只能够拿回约1000令吉而已,如果付了两年约1万令吉多的保费,取消时可能只能拿回约3000多令吉而已啊。

已涵盖代理员佣金

假设到了第七年因为不同原因想要取消,那时候付了约4万的保费,取消保单的现金也只不过是约2万多令吉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少呢?大部分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代理员的工作和服务也需要付费,而销售保险在这里是以佣金作为酬劳,客户所支付保费本身,已经嵌入了佣金。

根据销售列证书,这个例子的保单佣金是37%(第1年),23%(第2年),15%(第3年),10%(第4年),5%(第5年),5%(第6年)。

佣金是以所支付的保费来计算,总共6年内约96%,这仅是销售保单的代理员会获得的基本佣金,还不包括表现分红、代理社组长及代理社组织经理的佣金收入。

以上数字,都是根据某家保险公司的储蓄保险产品的销售列证书中所取得,不是凭空捏造的假新闻。

国行指引列出保单内容

近一两年,国家银行也针对销售列证书做出一些新指引,因此,保险公司也需要在这类型保单的销售列证书内,显示客人购买这一份保单及购买纯保障的固定期限人寿保险当中两者的差别,从在保单生效期间所付的总保费,所获得的死亡保障利益,满期利益之间做出比较,务求消费者有机会了解如果今天计划用这份保险来为家人制造一个当自己因病痛或意外离开人间后的替代收入,其实除了储蓄保险外,还有更合适的产品。

可惜不是每一个客人都知道这份文件中密密麻麻的字体和数字显示的内容有什么意义,也有可能在销售过程中,没有真正看见或获得合理的时间来阅读及消化这些资料。

确定没有错漏

我会建议大家对自己所拥有的人寿保险认真看待,确保自己了解自己在为什么保单支付保费,才可以确定自己所需要的保障都没有买错,或买漏了。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分析自己的保单,可以联络一名合格、中立的理财规划师,以便获得比较中肯的意见,然后才思考自己所有的选项,及如何更正自己的错误,或者填补自己的人寿保障缺口,以便可以睡得比较安心,给保费也给到比较放心。

若你有任何理财投资疑难杂症,请联络笔者以便能在此为你解答。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名家专栏

最坏时期已过 金融业趋稳健/奕帆丰顺

随着迈入2024年,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预计将持续影响金融业,主要特征为持续高企的通胀以及严格的监管审查。

银行保持稳固地位

尽管通胀可能已达到顶峰,但美国2月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继续表现韧性。我们预计今年不会降息,即使有降息,亦可能是温和的。银行将继续受益于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

随着利率趋于稳定,净息差略有收缩,但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3.30%。此外,净利息收入仍处于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以来的历史高位。

美国银行存款已从之前的下降趋势中反弹,由去年3月29日的17.28兆美元,略增至今年2月21日的17.42兆美元。这一涨势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评级较高的大型银行将避免大规模存款外流。

然而,区域性和中型银行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来保留存款。

在地区银行危机之后,资本流向货币市场基金和大型美国银行,这些银行拥有更大的流动性,可以弥补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的潜在损失。去年第四季,摩根大通(JPMorgan)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主要银行的存款成本分别维持在2.01%和1.82%。

相比之下,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和齐昂银行(Zions Bancorporation)等地区性银行为留住客户,不得不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两者分别提高利率至3.12% 和2.57%。

贷款续温和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预计贷款需求增长将保持温和,2024年将出现个位数增长,主因是受持续高企的利率所抑制。2023年第三季,贷款和租赁余额总额按年增长2.9%,达至343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由信用卡贷款和住宅抵押贷款推动。在强劲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支撑下,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尽管收入有所增加,但市场仍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示担忧。截至2023年第三季,净冲销按年增长0.25%,虽仍处于可控水平,但趋近于历史平均水平。

此外,贷款损失准备金已证明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来吸收净核销。因此,与疫情前相比,净核销和贷款损失准备金之间的利差仍然要高得多。美国银行,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银行,较有能力吸收相关的信贷损失,在面对资产质量担忧的情况下仍能够提供更多保障。

较高的利率环境也意味着未实现损失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第三季的未实现损失总额达到了6839亿美元。尽管如此,各大银行继续通过留存收益来加强其现金头寸,拥有充足的流动性来持有这些资产直至到期。

与此同时,区域性和中型银行继续面临商业房地产贷款的过度投资风险,尤其是与办公楼领域相关的风险,以及多户型投资组合的重新定价风险。

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型银行的商业地产集中度(通过将商业房地产贷款的总额除以银行的一级资本和贷款及租赁准备金的总和来计算)仍显着较高。此外,从个体层面来看,近1900家资产规模低于1000亿美元的银行持有的商业地产贷款未偿还的余额超过了300%的监管门槛。

保险高利率高回报

利率环境持续高企亦将成为2024年保险公司的利好因素。保险公司可以将到期投资组合中的保费重新投资,并将新签发保单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分配到收益更高的金融工具中。

此类战略投资预计将提高盈利能力并产生更大的回报。这一环境将特别有利于年金和人寿保险产品等长尾保险产品。

除了提高投资回报外,人寿保险公司亦提高保费作为降低通胀风险的措施,从而有助于承保利润的增长。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预计寿险公司保费将强劲增长,预计今明两年平均增幅为2.3%。这一预测超过2023年1.5%的预期增长。

尽管该行业正在努力应对高通胀背景下实际可支配收入萎缩的挑战,但仍受积极因素支撑。全球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保险公司进行退休规划,以及促进储蓄的立法举措,例如美国提高401(k)的缴款限额,成为人寿保险行业的重要推动力。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灾难性事件增多以及经济不可预测性周期的推动下,非人寿保险行业的收入亦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些因素提醒企业,保险行业在促进商业线的风险转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个人保险来说,劳动力市场强劲仍将是推动需求的关键因素。然而,通胀加剧和索赔频率及严重性的增加,导致索赔成本不断上升。这一情况预计将有所改善,原因是保险公司已重新定价保费,以更准确地反映风险的真实成本,从而支持承保的盈利能力。

保险公司约80%投资组合分配给风险较低的投资级别债券(占69%)和保守型的非办公室类抵押贷款承保(占11%)。平均而言,办公室类贷款仅占寿险公司总投资资产约3%。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大量缓冲应对2024年及其后利率上升和潜在信贷损失带来挑战。

首发股市场复苏中

尽管股市出现强劲反弹,但公开发行的活动仍基本保持低迷。2023年全球总收益按年下降33.2%。即使是Instacart等备受瞩目的科技上市公司,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预期估值亦持续呈现错配差距。

由于我们预计2024年融资环境将更加稳定,公司可能会发现定价、执行和规划交易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有可能缩小估值错配差距。

此外,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下降,通胀数据逐渐降温,亦增强了投资者和投资经理的乐观情绪。

IPO市场复苏迹象明显,2024年2月29日的交易量按年增长18.7%。我们认为全球IPO活动将持续回升,从而增强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费用收益。

虽然复苏中的IPO市场预计将为私募市场提供利好因素,但私人市场通常会比公开市场的趋势滞后两到三个季度。因此,我们预计资本筹集的结果只有到今年底才会有所改善。

此外,我们认为战略性股票选择将产生超额收益,提供超出行业水平的增长潜力。鉴于市场持续波动和降息存在不确定性,选择配置优质公司是一种谨慎和防御性的投资策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