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国债比例与国家破产/蔡维衍博士

5·09第14届大选之前,多年来常听希望联盟人士警告,指我国债务惊人,国家经济频临破产的危险边缘。当时希盟还是反对党,所采用的数据只能依赖国家银行,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等机构所发表的权威性数据,来佐证其说辞。

当时的官方数据也是依照世界金融机构采用的法定准则而报道。这种国际性数据显示我国国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50.8%,也就是我国的GDP大约是国债的两倍,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足够偿还清所有债务;加上我国对外负债并不严重,只是总债务不到4%。其余是国内债务(96%),是国家欠了国内人民或企业的钱,一般上内债还钱期限长,可灵活处理。



国债还分成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通常国内债务偿还期限比较长(超过一年),短期内,被追债的可能性不大。

一兆国债朗朗上口

5·09以后,希盟从反对党变成了执政党,掌握了国家的各种数据,可以从容地对国债数据深入研究,在经过一番斟酌后,财政部长公布有关“国债数字大解剖”。他指联邦政府的债务及负债已超过1兆(1,087,300,000,000)令吉。仔细一看,原来新政府找到了“租借藏债”的支出。

新政府选择放弃传统的国际性标准计算法,首先提出新的计算方法:



新政府的正式国债与前朝公布的6868亿令吉(占GDP的50.8%)相符合,它们同样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公告全世界。接着新政府另外加上两项:(1)联邦政府承诺担保各法定机构偿还的债务(1,991亿令吉,占GDP的14.6%); (2) 政府承诺承担公共机构(包括公共-私人合伙经营计划,如警察局、医院、学校、宿舍和道路等工程)的租金和维修等固定支出(2,014亿令吉,占GDP的14.9%)。

这后两项的行政或发展开销竟然纳入为国家债务,就这样,高达1兆的国债在民间朗朗上口(一兆有12个0),选民还记得假设每天还100万令吉,需要还2739年才还得清债务,牢牢记住这么巨大数额的债务重担,因前朝政府的贪腐而压在希盟政府的肩上。

此举暴露了国家数据受到当权者操纵,同时也证明了新领袖不打诳语。为了国际间进行“苹果与苹果”相对比较,或许马来西亚应该向国际金融市场建议改用这个新的计算方法,让那些贪赃枉法的独裁者无所遁形,也为国际铲除贪腐构建功德。

眼看着国债累累,满腔热血的各族选民纷纷献出积蓄救国,国家设立了“希望基金”接纳捐献,首日就多达700多万令吉,次日更加倍至1860多万令吉,预见今后一个月内,捐款逐日增加。国人爱国之心,可昭日月。

国债数额多到是国家GDP的80.3%。人民心里想着另外一项危机:自从1998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国人便常常听到国家快要破产了,年年有骇人听闻的传言,日日心惊胆跳。人们对前途没有信心,马来西亚离开发达国家不止一里路,简直就还有走不完的一万七千八百里。

恢复国家信心等同爱国

一些“专家”引经据典,绘声绘影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马来西亚濒临破产。实际上只是在提醒人们谨慎花钱,努力提高生产力。我国离开希腊破产的情况相差太大了。查究联合国发表的经济数据,在2017年底,以传统国际计算法,我国外汇储备总是维持足够支付半年以上累积的入口账单,我们不必为赊账期已近眉睫而操心。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相比较(世界总债务已达225%),好多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已超过 GDP 的100%,而日本的债务占 GDP 比重高达 245%。我国债务即使以债务比重为80.3%的巨额来计算,也无须过度惊慌,生活照常要过的。

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上世纪二战之后提出了制造收入理论,倡议我们多投资、多消费。在收入增加倍数效应(income creation multiplier effects)下,GDP将会持续增加。

有道是:恢复对国家的信心也是救国的爱国行动之一。

反应

 

灼见

【灼见】耶伦再访华 美债求中国?/魏开星

美国联邦债务一再突破历史顶点,联邦政府在国会的临时法案中勉强避过关门的危机。

此乃权宜之计。问题是当国会放宽联邦债务上限后,联邦政府新发行的债务如何在市场中被消化、被认购,要靠世界上几个大的经济体、债权国。

当联储局将要降息之际,美债市场中却出现争先抛售的行为。这可如何是好?

对美联储而言,今年势必要减息,若不降息,持续维持5%以上的利率水平,对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利息支出是巨大压力,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高企,将令政府赤字雪上加霜;减息,又令美债价格下调,美元走向趋弱,美资外流;一方面,美元地位进一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资本再从美国本土出走,对高科技融资及振兴本土制造业不利。

不想降息还要推销国债

对美国财政部来说,只要美债的几个大债券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不仅不抛美债,还能增持的话,美联储即可不将降息作为今年必不可少的动作;起码不是如市场所预计的减息3次,这样就可避过美元走弱的风险,通胀也不至于即时反弹,还能更接近核心通胀率2%的目标。这样,选举年现任政府的经济目标几乎可以同时对选民有所交代,对拜登政府争取连任有利。

这就是在美国政坛只有财政部长耶伦高喊“不与中国脱钩”的声量最大,因为美方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对华目标。商务部在负责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封锁与打压,国务院负责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影响力与战略扩张的牵制;只有财政部因管理联邦政府的钱袋子,在联邦财政赤字上不封顶、像一只脱缰的野马一直往前冲的局面面前,有求于中国这个外汇储备达3兆多美元的债权国。

耶伦虽求人却握有筹码

问题是,凭什么中国要在面临美方多重打压之下,要单单与财政部配合?

耶伦老太太既然再次踏上中国土地,求上门来,自然有其筹码。

其一是美方是否针对中国的出口“新三样”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课以高关税,主动权还是在美方手上。

耶伦在访华前,也先来个下马威,对外宣称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冲击美国市场,还危害全世界。这就是对中国的警告。

可是,美国彭博社却以数据指出,中国的电动车不存在“产能过剩”,也未倾销到国外。这算是美国媒体打脸自己的财长。

尽管如此,中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单靠内需将难以成事,产品对外输出是高新科技产业生存、发展及壮大的外部条件之一。这点作为经济学家的耶伦了然于胸。中国看在美国庞大市场的份上,也要支持一下财政部发行新国债的动作,希望以此换取美方对中国产品进口的网开一面。

买美国债就是支持拜登

其二是,拜登连任对中方利大于弊。现在支持耶伦等于支持拜登,等于支持拜登争取连任,也等于防备特朗普卷土重来。

虽然说,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政,中国无意干涉,但是从经济政策上、从双赢角度相互协调、配合,这不算干涉吧?何况这种干涉还是美方主动求上门的?拜登在当地时间4月2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时,据说有要求中国不要干涉美国的选举。这话怎么理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正话反说”,为中方支持其连任打掩护;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若支持其对手——特朗普,就是干涉美国内政;否则,就另说了。

其三是,拜登亲自为耶伦再访中国铺路。拜登与习近平的这通电话,起码有大半是为其部下耶伦打的。虽然拜登在电话中强调的对华几个“不”,不仅老生常谈还当场打自己的脸,基本上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有说总比没说好,有沟通总比没沟通好。拜登在电话里特地告诉习近平,近期将派耶伦及布林肯访华。

既然耶伦老太太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即将转向之际,再次展开长达7天的访华之旅,我们就要看看中美接下来的经济层面合作将呈现何种新局面,以助白宫现任主人总统宝座捍卫之战,以解中国经济疫情后复苏乏力之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