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去年澳洲投资跌11%

(悉尼12日讯)中国投资者对澳洲变得谨慎,调查显示,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有企业,3年来首次放缓投资脚步。

根据毕马威和悉尼大学的联合报告,中国买家2017年在澳洲的总投资,较前一年下降11%,至103亿美元(约401.7亿令吉)。



紧张局势加剧?

虽然这附属于中国收紧海外投资规定、限制资本外流之后呈现的全球趋势,但也反映出了日益加剧的政治紧张局势。

“氛围目前出现转变,中国投资者对在澳洲投资的担忧加剧,”报告联合作者、悉尼大学中国商业和管理教授汉斯称。

“70%的受访者表示,中澳政治口角让中国企业对于投资澳洲更为谨慎了。”

自澳洲总理特恩布尔去年12月以有报道中国干预媒体、高校和议员为由,要求收紧反海外干预法以来,中澳两国关系恶化。



中方官员指责澳洲发起反华运动,澳出口的葡萄酒和肉类据报道难以通过中国海关。

在商业层面上,干系重大:澳洲是最依赖中国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占比约36%。

这份《揭秘中国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标的数量和金额均自2014年以来首次下降。去年投资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骤减89%。

但好的一面是,私营部门的投资正在升温。2017年中国在澳交易总量的83%是私营部门买家贡献的,他们对交易金额的贡献为60%,而2016年时这两个比例分别为78%和49%。

反应

 

国际财经

拒绝卷在大城市 中国消费流向小地方

彭博社专栏

赵晓辉(译音)辞掉了北京咖啡师的工作,回到东北老家谋求发展,这件事几年前他想都不会想。

北京的物价太高,他每天只能勉强过日,去年6月决定回老家丹东,开了一家精品咖啡馆,用高档的瑰夏咖啡豆作滴滤咖啡,一杯卖到60人民币(约39令吉),赚的比在北京还要多。

今年25岁的赵氏表示,“我现在离家很近,回家就能吃到热乎饭,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事业。”

反向就业大军缩影

他的经历,不过是反向就业大军的一个缩影。在经济低迷的中国特大城市,公司裁员现象时有发生,剩下的岗位也竞争激烈。

这种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在改变着低线城市,主干道上西式快餐店、奶茶连锁店和电动汽车经销商到处涌现,满足着回乡就业和可支配收入更高的本地居民消费需求。

虽然大学毕业生和专业人士仍想在大城市找到高薪工作,但根据上海咨询公司脉策数据采集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和深圳的人口出现净流出。

根据1月份瑞银Evidence Lab对三线城市的调查,2023年下半年小城市的消费者几乎所有类别的月度支出都在增长,大城市则情况相反。与瑞银之前的调查相比,低线城市茶饮和咖啡店的消费次数明显加快。

百胜中国总执行长屈翠容2月份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低线城市的年轻人生活成本没那么高,所以有吃喝的预算,而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较高,年轻人就得精打细算。

涌入低线城市

百胜中国计划到2026年新增5000多家门店,其中超过50%位于特大城市之外地区。DPC Dash去年在中国内地开了180家达美乐门店,约八成没在北京和上海。

并非只有国际品牌看到了低线城市消费者的商机。根据北京餐饮数据平台窄门餐眼的数据,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蜜雪冰城等,中国一些最大的快餐和饮品店品牌,约有一半的门店开在了三线及以下城市。塔斯汀和瑞幸咖啡去年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加了一倍。

事实上,返乡就业的人们发现老家的大街上购物中心时尚别致,街上电动汽车来来往往,商店里人头攒动。

收入增加

老家的房价与大城市相差甚远,父母还能帮着付首付甚至更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在肯德基吃顿饭也不会放在心上,买件Lululemon的衣服也不会心疼。有人还买了特斯拉汽车。

小地方的消费者有工作更稳定的公务员、医院职工和国企员工,而在大城市,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金融机构,人们在担心降薪或者被裁。一线城市的“996工作文化”,许多小地方几乎不存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