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特朗普只剩一张嘴/罗汉洲

特朗普再度上台后,赋予自己唯一的使命,和他首次担任美国总统时一样:整垮中国。至于治理美国的事务,反倒成了次要,或许他根本也没有把美国治理好的本事吧。

特朗普上台百日之内,他本人及其亲信如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财政部长、国防部长、联合国代表等,几乎每天都对中国发声,篇篇不离中国,句句绕着中国转。

仿佛没有中国,他们就没有话题。而他们关于中国的言论,全都充满敌意、攻击性、抹黑,甚至不惜捏造罪名。诸如“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中国剥削美国”、“中国抢走美国人的工作”、“中国靠窃取美国技术崛起”、“中国试图取代美国地位”、“中国破坏台海和平”、“中国挑战国际秩序”等等,种种荒谬可笑的指责不胜枚举。

中国方面的回应则简洁有力、气势十足:“打多久,就奉陪多久”、“奉陪到底”、“不向霸凌者低头”、“不跪”。

结果,特朗普就如歇后语所说:“死了的鸭子——嘴硬”,行动却开始软了。他转而说风凉话,几乎每天都在强调:“中国已经跟我们谈了(关税问题)。”

启战端要中国收场

但当媒体追问谈了什么,他却说:“我不能讲。”甚至自称“习近平已经打电话给我了”,可中国方面简短回应:“假新闻。”

就连白宫官员也表示并未接到中国的电话。看来特朗普是想习近平想出幻觉了。

事实上,关税战启动不久,美国国内即陷物资短缺,反特朗普情绪高涨,民怨四起。特朗普开始动摇,宣称关税问题“可以谈”,但前提是“习近平先打电话给我”。可习近平根本不理会他。他面子挂不住,却又急于通话,于是指示财政部长出面放话,说中美关税战是否降温,取决于中国,反将责任推到中方头上。

说来可笑,明明是美国主动挑起的关税战,结果却要中国来收场,要中国先低头求和,这岂不等于要中国投降?中国当然不会接受。

我国某家电视台曾封特朗普为“打老二的专业户”。原来自1945年以来,美国先后打垮英、德、日、苏这些“世界第二”,将它们打入万劫不复之境。

专打老二踢到铁板

如今中国崛起为“老二”,美国便依旧惯性思维,想要“照例”出手。更糟的是,一些“专家”煽风点火,预言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让美国更感焦虑不安,加深了特朗普“灭掉中国”的执念。但这一次,美国踢到了铁板,反而踢伤了自己的脚。

为何这次“打老二”打得如此不顺?原因在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一个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古老民族。若无骨气、无智慧,岂能生存至今?面对特朗普的挑衅,中国人一如既往地坚韧从容,绝不低头。

如今,特朗普面对两难困境:这边厢,美国国内民怨沸腾,有钱却买不到厕纸;那边厢,债务如山,据称到今年6月底,美国需偿还高达6.5兆美元国债,若处理不当,美国极可能陷入破产风险。

而中国则如老僧入定,不为所动,任凭特朗普跳脚呼号,就是“岿然不动”。他方知自己挖坑自跳,实在不该轻启战端,更不该惹上中华民族。

现在轮到中国官媒传出消息:美国已就关税问题主动通过多渠道与中国接触。这则新闻,我深信其真实性,确信它不是“假新闻”。

 

 
 

 

反应

 

名家专栏

穆迪砍美国信评新仇旧恨/安邦智库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结束了其自1917年以来对美国维持超过百年的最高评级。

至此,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的评级都失去最高信用评级。

三大评级机构持续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主要还是源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这意味着美国主权信用弱化,风险上升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

因此,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是美国债务“灰犀牛”问题发展和延续的技术性结果。此次降级,穆迪给出的理由包括,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债务利息攀升、预算灵活性有限,这与此前标普和惠誉降级的理由如出一辙。

穆迪在报告中警告,美国持续的大规模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负担,财政状况很可能会恶化。

安邦智库(ANBOUND)的资深研究学者认为,穆迪的评级与投资交易的关联度很高,因为挂钩交易受到影响,所以预料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对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很大,不会是恐慌性的影响,而是长期风险和问题的不断累积。

不过,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他们当然会暴跳如雷。这等于是在民主党与特朗普之间的“旧恨”之上又添“新仇”,但这种政治因素对穆迪的影响反而不大。

减税裁员关税联动

从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对于关税政策的反复不仅增添了市场不确定性,损害了华尔街的利益,而且“海湖庄园协议”的隐忧,对于美元信用也带来损害。

其对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批判更令金融市场感到恐慌。这种恐慌使得美债不再被视为避险资产,在4月份一度引起股债汇的全面下调。

这种与特朗普“对着干”的行为,不得不使得特朗普低头,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不过,就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而言,其提到的减税、政府裁员和实施关税等三大政策可以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这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的走向,也实际上影响到美国财政赤字的缩减,和债务的重组。

可以说,缩减赤字,重组债务是特朗普政府本身的目标之一。

而马斯克“政府效率部”的虎头蛇尾,关税的反复,使得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更难以施展。

在无法削减开支“节流”及增加关税“开源”的情况下,减税政策意味着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也面临难产的可能性。

应对各方面掣肘

凭心而论,这些“新仇旧恨”和拜登政府脱不了干系。拜登经济学时期,虽然不再推动QE,但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政府开支扩大,使得通胀难以遏制,而且债务不断膨胀。

当然,从小布什时期的两场战争,到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再到特朗普1.0时代抵抗“新冠”,美国历届政府都对日益膨胀的美国政府债务作出了贡献。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6兆美元(约154.8兆令吉),其中约四分之一将在2025年陆续到期。

为了避免违约,美国政府方面只能靠“借新还旧”维持,这意味着更高的利率和更多的利息支出,也反映出美国经济的脆弱性。

当然,安邦智库的资深研究学者所指出的,特朗普政府目前面临包括华尔街在内的各方面的掣肘,恐怕很难实现其竞选时公布的各项目标。

无论是关税还是财政预算,都可能不得不向市场进行妥协和让步。这或许是穆迪此时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底气所在,当然,这也符合特朗普的“交易”本性。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