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民众:珍贵文物史料
店柱商号应保护修缮

在吉隆坡苏丹街,只剩数家店面保有把宝号镶嵌在柱子的特色,让路过的人轻易知道店内的生意种类。

(吉隆坡、芙蓉17日综合讯)好些老城街坊具有历史价值的商铺浮雕招牌,都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因此应该给予保护和修缮,更没有必要向商家征缴广告费。

在雪隆,将商号镶嵌在店柱或外墙的战前建筑已经愈渐稀缺,因此,当局不应该从商业的角度去对此进行审核,有些战前建筑的设计风格还可追溯一百年前,有的宝号甚至还不属于当前经营者所有,也很难追讨广告费。



受访民众认为,不该将此类店柱宝号视为商业,而应该以文物古迹加以宣导和保护;目前由早期甲必丹叶亚来开埠的吉隆坡茨厂街和苏丹街一带,均保有此类怀旧特色的文物。

废置旧店铺还留下店柱的浮雕招牌,让人抚今追昔。

应加以宣导保护

在雪州,早期的乡镇建筑物如万挠大街和新古毛等,均有此建筑特色,特别在巴生后街更是居多,具有英殖民时期的南洋风。

最近在柔佛的麻坡市议会训令要拆除商铺店柱的浮雕招牌,或征收广告费,而引起舆论;目前,在雪隆及芙蓉的地方政府均没有对此类建筑征收广告费。

在芙蓉,还有好些旧铺保留着店柱的浮雕招牌,此类浮雕招牌的原有商号甚至歇业、或搬迁或已废置。



根据商家反映,此类旧式店柱浮雕招牌流存迄今数十年,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珍贵的文物史料。

根据反映,浮雕招牌是华商落地生根的历史见证;早期商家通过书法家写招牌字,再用油纸将字迹拓印在商铺的店柱上,师傅须在壁上敲打稳定字样,再以搽抹方式,用洋灰拼砌出商铺招牌。

芙蓉市议会从未要求拆除此类浮雕招牌,商家都能继续经营生意,不过因随着旧铺先后歇业,新的业者租赁旧铺有时会在进行装修时拆除浮雕招牌,因此此类浮雕招牌也越渐稀少。

陈嵩杰

考虑复古激活老城区——●森州文史工作者陈嵩杰

最近麻坡市议会对旧式招牌的管制作法,重新唤起民众对浮雕招牌的店铺的关注,的确起着反面教材的效果。

商号招牌对华商是挺重要的,早期创业的先行者采用浮雕招牌,是今日新商区所没有的元素;此次的事件也可激发商家,考虑回归复古,再应用浮雕招牌代替炫彩耀眼的电子招牌,重新激活老城区。

芙蓉市议会关注市内的历史建筑,但是否能制定条例,禁止店铺擅自改建或粉刷,鼓励以原貌示人,才显得有意义;多年前市议会为商家提供重新粉刷的服务,却引起议论,承包商把店铺粉刷缤纷色彩,外观鲜艳,但却破坏原貌。

若市议会有意在保护建筑古迹发挥创意,还须找到有专业经验及知识的城市规划专家,及专业的装修承包商,协助修复浮雕招牌。

黄伟强

文史不该政治化——●士拉央市议员黄伟强

地方政府的确有条例规定广告牌用字的大小,语文出版局也有此类规范,但是麻坡发生的事,显然有人刻意捣蛋,因为当地镶嵌在店柱上华文招牌字,早在未制订条例以前就已存在。 

此类店柱招牌多为旧式建筑,现在有官员突然展开取缔,感觉有人蓄意挑起敏感课题,好在柔佛的州行政议员立刻冻结取缔行动。 

雪州政府实施开明政策,并没有出下类似的问题,其实此旧式建筑的招牌不多,在士拉央管辖区内,也只有万挠大街及新古毛有部分旧式建筑的外墙还有此类浮雕华文招牌,这是一种文史,当局不该借此政治化。

黄思汉

柱子商号不征广告费——●掌管雪州地方政府、公共交通和新村发展事务行政议员黄思汉

雪州政府不会对此类商家征收广告费,而且还会给予保护,给建筑师提供研究考察用途,及吸引民众参观。 

从法令条例来说,在店外设招牌需要付广告费,但很多镶嵌在建筑外的招牌都不是现有经营者拥有,甚至已转换多个经营者,假如强制收广告费,又该向谁收呢? 

目前,雪州好些华人乡镇,如万挠、新古毛等,还有巴生后街都留存好些浮雕招牌,据悉巴生中华总商会有意对此类文物遗产作出宣导。

许振秋对父亲留下的庆发鸡饭浮雕招牌充盈思念之情。

招牌见证成长——●庆发鸡饭东主许振秋

庆发鸡饭是父亲于1948年创立的,80年代由我接手。“庆发鸡饭”的招牌见证我的成长,当年街坊和附近的商铺都采用浮雕招牌,近年精通此手艺的师傅愈来愈少。

浮雕招牌其实挺吸引人的。有位顾客移民到香港,后来我到香港游玩时偶遇对方,对方忘了我的姓名,但却能叫出我商铺的招牌。

源利金碹行是芙蓉历史最悠久的店铺。

谢玉华

保存浮雕金字招牌——●源利金碹行老板娘谢玉华

源利金碹行约有80年历史,是我丈夫的祖父创立的;于1949年从严端路(前称波士街)迁至芙蓉大街现址,至今已经历三代;还于2014年获得吉隆坡雪森彭金钻珠宝商公会颁赠历史最悠久金碹行的美誉。

迄今还保存着浮雕的金字招牌。尽管老城区渐趋寂静,我们还是得到很多熟客的支持。

浮雕师傅愈来愈少——●星光眼镜公司老板娘胡春英

于1971年创设的星光眼镜店,迄今50年,当年是丈夫通过书法家在商铺的两边柱上写招牌,由于浮雕师傅逝世,因此才弃用砌雕招牌的作法。

目前公司由孩子继承,店柱上的书法招牌因漆色剥脱,会请人重新髹上新漆。

现在精通书法的浮雕师傅愈来愈少,因此,应该保护此类文物,而且它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

万春堂的浮雕招牌,依然抢眼。

浮雕招牌独具魅力——●万春堂东主梁禄初

万春堂创立于1963年,当年找一个精通书法的师傅在店柱上砌雕突面招牌。

近年有好些外地人对此类招牌甚感兴趣,我觉得此类浮雕招牌独具魅力;去年杪,马华领袖拿督张盛闻带着台湾客家台摄录团队到场采访,对店铺的浮雕招牌深感兴趣,他们还感慨此类招牌在台湾越来越少。

在芙蓉,此类浮雕招牌的商铺不到10间,有的旧商铺已歇业、搬迁或烧毁,留下残墙断垣,的确后人唏嘘感叹。

商铺门面招牌很重要,是商铺永续经营的表征,门面做得好,才会客似云来。

何永铧

芙有望为古城申遗——●芙蓉市议员何永铧

市议会重视市内的文物古迹,还邀请一名对战前建筑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教授提供咨询,我们将通过修改法令,将芙蓉市划分为像槟城及马六甲的古城。

该名教授对芙蓉仍保存了战前建筑的原貌,表示认同,并认为芙蓉有望为古城申遗。

根据初步调查,芙蓉街区及沉香共有70多间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店,有此店铺建筑则有破损情况;要如何重新激活芙蓉老城区,还须修改法令及积极跟进。

我建议街区店铺要继续保存,或在装修改善时还须保留原貌,不要拆后重建4层楼的新建筑,或双连铺打通,这样将失去历史价值。

反应

 

言论

我是麻坡人/许国伟

我是麻坡人。

我住在麻坡大马路,祖父的杂货店就在海墘路,商号叫“荣德成”,很多老麻坡人都知道。



老店屋是战前建筑物,犹记得楼上还有“1920”年份的字样。小时候记得杂货店大大个招牌写着“荣德成”商号的,是一手苍劲的书法,长大后回想,应该是出自名家,而五脚基前的柱子,也有商号的浮雕字体。

不只是祖父的杂货店,从小在大马路跑到二马路,在像棋盘格子般的麻坡市区(一共六条马路),大部分商店五脚基前的柱子,也都有着浮雕字体商号。

这是许多麻坡人,从小看到大的共同记忆。我们走在五脚基,这些浮雕书法就像老朋友跟我们打招呼一样,一看就知道到谁家的店了,十分亲切,这远远不是现在格式化的电脑字体招牌能比拟的。

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老店转手了,有些老店停业了,招牌一换,连带浮雕字体也抹掉了。现在在麻坡市区留存的老店柱子商号,也倍加珍贵了。



因为,这些浮雕书法,跟现在电脑书法不同,也不是现在电脑书法能复刻的。记得小时候听长辈说过,还有长大后看到资料,麻坡有不少招牌确实是自出名家,当中包括了于右任跟林森。

高官眼里只有钱没文物

早期的麻坡,是著名的文化城,老店建筑的美,还不只是商号的书法,更包括细致的雕刻与设计。小时候习以为常老店屋的一木一瓦,如今都有了文化与历史的价值,更有无价的艺术之美。

当然,今天市议会的大官们,可以说是前朝已订下的条例,又可以说要依法行事,但是,早年时制定条例,或许没有了解到这些浮雕书法的文化历史价值,但到了今天总不能还用旧时的想法,僵化地说依法行事。

更让人摇头的是,市议会高官的眼里,没有文物,只有钱。

当然,麻坡老店的这些柱子商号书法,究年份而言还称不上是古迹,但就其文化特色而言,称为文物实不为过。当传统的老店屋在不断的翻新,拆毁,重建过程中,一幢幢原有的特色都消失了,未来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曾经麻坡人的共同记忆,也可能失去麻坡这座文化城留下的浓浓书卷味,而只剩下商业味。

许多商家都直说了,如果当局真的要征广告费,他们还是要缴,为的就是保存这些文物。如果民间都能珍惜麻坡的这份文化遗产,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当官的,作为管理者不但没有体认到这份文化遗产的重要,而是眼里只有钱,脑里只想钱,甚至为了钱不惜要“伤害”这文化遗产?

这真的太对不起麻坡了,也对不起麻坡人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