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日关西羽田成田3机场 一站式审查通关更省时

(大阪27日讯)为加速国内外旅客入境日本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通关速度,日本政府将自4月起陆续在东京羽田、成田两机场,以及大阪关西机场,推行自助通关服务。

不过,使用此功能前得先上Visit Japan网站取得二维码(QRcode)才行。

日本财政部和入国管理局25日宣布此消息。一站式“共同自助通关机”(joint kiosk)将在羽田、成田和关西等3大机场实施,希望缓解外国游客和日本旅客入境时的拥塞情况。现行所有入境的外国人或日本人,都得分别向入国管理局和海关提供资料,自助通关服务将这两种资料加以整合。

羽田机场第2航厦和第3航厦将设置69台“共同自助通关机”、成田机场第3航厦将有10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阪关西万国博览会,关西机场将有109台自助通关机进驻。未来,位于九州的福冈机场也会跟进。

此系统去年前在羽田机场先行试用,根据东京入国管理局成田机场支局的统计,旅客从下机到过海关的流程可以因此缩短2分钟。不过,共同社报道,持中长期居留证的外国人则不适用这个系统。

另外,关西机场第一航厦经大规模改装,在27日盛大公开,当中新设两种国际线贵宾室。机场的入境查验处也重新装修,入驻的商店也增加。 

视频推荐:

 

 
 

 

反应

 

德国之声

为何日本Z时代正“安静离职”?

(东京24日讯)和父母那一辈相比,20多岁的日本年轻人宁愿放弃高薪与升迁机会,来改善工作与生活平衡。

在日本这个长期以“拼命工作、对公司忠诚”闻名的国家,越来越多人开始“安静离职”。

“安静离职”(quiet quitting)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22年的美国,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缺乏投入,只做最低限度的事。但这个词在日本逐渐衍生出稍微不同意涵,让过去那群拚命工作的上班族难以想象。

愈来愈多日本上班族选择准时打卡上下班,时间一到就立刻离开。他们不再追求获得上司的表扬或升迁机会;如果会增加工作量,更高的工资也难以激起他们的干劲,绩效奖金也无法激励他们。

根据东京职业研究机构Mynavi针对3000名年龄介于20到59岁的工作者进行的调查,约有45%的人表示自己只完成份内工作。其中又以20多岁族群最坦然承认自己是“安静离职族”。

追求“自己的时间”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有很多。对26岁的一诚(音译)来说,答案很简单:他想花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不讨厌我的工作,也知道必须工作来支付房租和账单,但我更想要见朋友、旅行,或去听现场音乐会,”一诚如此回答。他要求不透露自己的姓氏。

“我知道我祖父辈,甚至我父母那一代人都认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努力工作,赚更多钱,但我无法理解这种想法。”

“我认为平衡好工作与办公室以外的生活比较重要,我相信我身边的朋友大多也是这样想的。”

Mynavi的研究也指出,“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多数安静离职者的主要动机。

也有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自己付出的工作量和工资相符,对目前的投入感到满意,也仍然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还有一些人则说,他们之所以只做最低限度工作,是因为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被公司重视,或者对升迁、职涯发展根本不感兴趣。

山梨学院大学社会科学讲师暨职涯咨询师川上澄江(Sumie Kawakami)指出:“许多轻人看着自己的父母为公司牺牲一切,经常加班,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从中领悟,那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她对德国之声表示:“过去的公司会给予合理薪资与福利,员工也就一直待到退休。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非所有员工都是正式被聘雇,薪资与奖金也没有过去那么优渥。”

 

不再为公司全力以赴

“大家看到这些现象,自然也就不再觉得应该为公司牺牲自己。”

川上澄江指出,疫情期间的各种限制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优先级。新一代年轻人开始质疑“一辈子只为一家公司打拼”这种观念。

中央大学文化系社会学教授辻泉(Izumi Tsuji)观察后也得出相同结论。

“年轻一代和像我这样50多岁这一辈的工作态度出现巨大差异。”

“以前的上班族对公司极度忠诚,加班没领工资也心甘情愿,不会轻易跳槽。作为回报,公司会照顾员工与其家庭直到退休。”

辻泉观察到,时下的年轻人“更重视自己的兴趣、自由度,以及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在辻泉看来,日本企业数十年来一直对员工提出严格要求,如今这样的转变是一件好事。

“过去人们对公司过于忠诚,导致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现在,如果大家有更多空闲时间,或许会增加消费、促进经济,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可能结识伴侣并组建家庭。这对人口正在萎缩的日本来说是很重要的。”

远离“过劳死”文化

川上也补充了另一项原因,说明为何“安静离职”代表的是一种正向改变。

“我很欢迎这个现象,因为老一辈的上班族会为公司150%的全力以赴,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过劳死’。”所谓“过劳死(karoshi)”是指因长期工作过度而导致的死亡。

在1998年,日本共有32863人自杀,其中许多与工时过程和工作压力有关。此后的14年间,自杀人数维持在3万人以上,直到近年才逐渐下降。2024年,自杀人数降至20320人,是自1978年有纪录以来的第二低。

川上说: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认为自己只能委屈待在让人不快乐的工作里,或无法拥有自己的时间。这样的转变让他们变得更快乐。”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