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外劳缴公积金 沈志强:雇主雇员各给2%

(布城3日讯)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指出,强制外籍雇员缴纳雇员公积金的政策下,外籍雇员及雇主将各缴2%公积金。

他今日下午发文告说,目前政府将维持这个缴纳率,直到未来进行深入研究后,根据届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关外籍雇员缴纳公积金的实施信息,将在内阁会议上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后将提出修订1991年公积金法令,并于本次国会提呈。”

他说,此举旨在通过确保所有雇员都享有社会保障,从而提高劳动市场公平性,符合国际标准,如国际劳工组织第102号公约第68条规定,即对非公民提供平等待遇的社会保障权利。

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今日宣布外籍员工公积金缴纳率为2%,并由雇主为外籍雇员缴纳2%公积金。  

安华出席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举办的"2025中总新春联欢午宴"时说,这远低于原本建议的12%缴纳率,并已考量各大商会的意见。

他是于去年10月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初次宣布将强制外籍雇员缴纳公积金。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须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最近重申,雇主必须为外籍员工缴纳2%的公积金,而外劳本身也需缴纳2%。此举旨在改善外劳的社会保障,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然而,这项政策的推行,也在雇主与工商界之间引发不小的争议。

外劳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在建筑、制造、种植和服务行业,他们的贡献不容忽视。

然而,与本地劳工相比,外劳在社会保障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强制缴纳公积金将有助外劳积累一定的退休储备,提高他们的经济安全感,也符合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劳工保障的基本原则。

此外,雇主为外劳缴付公积金,也能减少劳工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改善本地劳工就业环境

目前,由于外劳无需缴纳公积金,雇主在聘请外籍员工时较本地员工更具经济优势。这种不平衡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本地劳工的就业机会。引入2%公积金缴纳政策后,雇主的成本计算将更趋平衡,有助于改善本地劳工的就业环境。

外劳公积金账户的设立不仅能为个人提供退休保障,也能通过雇员公积金局的投资营运,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公积金的积累还可用于支持政府推动的电子化、数字转型及教育设备投资,为国家的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不过,在负面效应方面,企业负担增加,连锁反应可能波及整体经济。

(一)企业营运成本上升,加重经济压力。尽管2%的缴纳率相较最初提议的12%已大幅降低,但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仍然意味着额外的经济负担。

工商界担忧,在最低薪金制、外劳人头税等多项成本叠加的情况下,这一政策可能成为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企业为外劳缴纳公积金的成本最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雇主可能会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来弥补成本增加。这将导致市场物价上涨,加重消费者的经济压力。

(三)降低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吸引力。马来西亚一直以来依靠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国投资。

然而,随着最低薪金制、公积金缴纳及外劳税费的增加,外资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在马投资的可行性。

若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迁往成本更低的国家,如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的制造业竞争力或将受到影响。

可设过渡期助企业适应

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在劳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政府可考虑设定过渡期,例如在首两年提供税务减免或补贴,帮助企业适应新政策。

此外,政府应加强沟通,确保商界对新政策的实施细节有充分理解,并设立反馈机制,允许企业提出合理建议。

政府必须确保外劳公积金账户的管理透明,并制定明确的提款程序,以免外劳因不了解政策而未能领取应得款项。相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避免雇主以其他手段规避公积金缴纳义务。

我们认为,雇主为外劳缴纳2%公积金的政策,初衷是为了提高外劳的社会保障,并减少本地劳工与外劳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然而,政策的推行必须考虑市场承受能力,避免对中小企业和整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政府应与企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合理的配套措施,以确保这一政策能够在保障劳工权益的同时,不损害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