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如何分析股票集团和派系/浑水

淡静的市况慢慢把不少市场玩家淘汰,以战养战,留下有用之身才是现在安身立命之道。

个别的市场玩家虽然不相熟,但多是点头之交,虽然网上常言看人PK最开心,但别人落难何必落井下石。而且,我觉得部分玩家年轻有魄力,等一个浪一个机会就可以回来了。



每一次有玩家爆煲,媒体朋友或投资惯性顺藤摸瓜去了解涉事人背景、背后相关集团、派系之类。

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看人物关系,同姓同宗同族可以是一系,董事、公司秘书等高级管理层可共用,观察他们坐什么公司也可略知一二。

我部分累积股票人脉知识的方法是靠看娱乐杂志,首推以前的壹周刊。因为部份市场玩家不喜欢自己持有股票,可能找女朋友和红颜知己代持,查找幕后恋人关系唯有从娱乐线找线索。

看富豪泡妞和观赏煮食节目都有一个大共通点,就是有得看没得吃,有识之士如我,初初看这些花边八卦会觉得好难顶,觉得无甚营养,但如果用股票研究角度入手,观感就会良好。

证券行被当成金主



现在老牌有钱家族开始分家,同姓同宗都未必是同一房人,所以,当成一个股票派系分析时,又要明白当中亲疏之别。

经过几年的观察,多得我们这些铸字多口的八公,公众、媒体甚至监管机构都掌握了部分分析市场股票的技巧,数仓数手花已经沦为入门技能。

有时候我会觉得做保管人有点冤枉,有一些股票存放在个别证券行,技术上只能证明是代持关系而已,不一定代表证券行背后的老板就是幕后人。

不过,证券行老板却常常被老看成金主。

当然,证券行有孖展可借,挑选特定证券行可能为了迎合抵押股票的财务需要,不过这是背后上市公司和证券行之间的互相协定,我们外人不会知道,逻辑上不能推论出金主和债仔的关系。

现机制缺透明度

我会同意,现行机制对于抵押股票的公众透明度不算高。

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商业合作可能是一次过,以项目为基础,不一定是长久合作关系。

不过,这类资料公众不易知道,所以有一些公司的一次性合作,都可能被归边看成是某一个派系的附属。例如,全香港抢壳最厉害的只有一家,基本是你聘请他做顾问就赢定了。

就算你不找他做事,都要盯紧他,因为慎防他去了对家。

我在此君身上学到甚多,光吃一餐饭已经功力大增,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种。

所有派系要抢公司都找他帮忙,但这些抢壳刁多是以项目为基础,做完一次甚少翻头再做。

好像他这样靠技术做出名堂,已经不能再用派系的视觉去看,他不隶属任何人,而是隶属有需要的人。

当然,我主观觉得,湾仔某大厦的相熟朋友可能会有少少价讲、打个折吧。

来源:苹果财经(hk.finance.appledaily.com

免责声明:《南洋商报》获浑水授权转载此文。

作者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反应

 

名家专栏

热门提示灼伤手指/麦传球

笔者刚刚完成了我们自己公司的第一次实体研讨会,因为由于冠病大流行,我们过去都是主办在线研讨会。

尽管自2014年以来,我已经举办了数百场实体研讨会,但大多数时候,我是在马交所工作时作为主持人或是受邀为演讲者。

这是我第一次作为研讨会的主办者和演讲者。从参与者的互动和分享中,我发现尽管他们参加了1天多的研讨会,并学到了一些正确的知识,但有些人仍然在使用”Hot Tips” 来炒股。 

依赖“热门提示”,而不是投入时间和资源向经验丰富的培训师或教练学习,是交易界的常见现象。

根据我31年的股市经验,以下是许多人不喜欢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钱来学习,而喜欢购买热门股票的一些原因:

1. 渴望免费信息

许多人都倾向于热门提示,因为它们提供了无需财务投资即可获得成功的捷径。在一个信息丰富且通常免费的世界中,对某些人来说,支付培训费用似乎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如果他们相信通过免费技巧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

示例:交易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一些所谓的股票交易专家。他们定期分享有关市场趋势的见解和技巧。为了省钱,交易者使用这些免费资源,而不是投资于结构化课程或个人辅导,认为这足以成功。

2. 感到学习困难

交易涉及市场分析、风险管理和策略制定等复杂的概念,学习这些概念可能会令人望而生畏。

这种感知到的困难阻碍了一些人参加正式培训,导致他们转而依赖来自技巧的简化建议。

示例:初学者对交易课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感到不知所措,例如“斐波那契回撤水平”或“布林线”。他们不试图理解这些概念,而是寻找不需要深入理解的简单、可操作的技巧。

3. 缺乏时间

许多潜在交易者正在平衡其他承诺,例如工作、家庭或教育,并且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致力于全面的交易教育。 热门提示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比接受全面培训所需的时间投入更少。

示例:一些有全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人,发现分配时间进行广泛的交易研究具有挑战性。他们选择可以立即采取行动的快速提示,将他们的交易活动融入有限的空闲时间。

4. 缺乏学习兴趣

并非每个交易者都有兴趣成为专家。有些人认为交易只是众多投资策略之一或一项副业活动。对于这些人来说,花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并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或目标。

5. 不信任培训师

交易教育市场可能充满错误信息和没有成功记录的个人。这可能会导致潜在学习者的怀疑和不信任,然后,他们可能会转向看似更透明或直接的来源,例如热点提示。

示例:在遇到几位交易“大师”的昂贵课程并没有兑现承诺后,交易者对专业交易教育变得愤世嫉俗,转而寻求同行和财经新闻网站的提示,他们认为这些提示更真实且不那么商业化。

6. 自认有足够知识

一些交易者认为,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理解力或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无需接受正规教育。 

示例:一位业余交易者经历了一些成功,并相信这些成功,归功于他们固有的技能和对市场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依靠自己的判断和热点提示。

7. 渴望快速获胜

许多人被交易所吸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快速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赚快钱的诱惑可能掩盖了获得深入的市场知识和交易技能的重要性。 热门提示通常承诺立即回报,而不需要专业交易所需的严格分析和耐心。

示例:新手交易者可能会听说一只股票,由于最近的新闻事件而预计会“爆漲”。 交易者可能不会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或了解市场情绪,而是仅仅根据消息购买股票,希望快速获利。

8. 被复杂性压垮

交易世界可能显得极其复杂和令人生畏,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大量的数据、图表和策略,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知所措。

因此,这些人可能会转向热点提示,作为自己应对复杂金融市场的更简单的选择。

示例:考虑一个刚刚接触期货交易的人。 他们可能会对杠杆、点差和技术指标等概念感到畏惧。当从看似可信的来源获得提示时,他们可能会盲目跟随,将其视为成功的直接捷径,从而绕过了解这些复杂交易机制的需要。

9. 社会认同影响

社会证明是人类行为的强大动力。人们经常将他人的行动和成功,视为自己决策的指南。

在交易中,当个人看到其他人从热门提示中获利时,他们可能会觉得更有必要效仿,相信这些技巧是经过验证的成功之路,即使它们并非基于合理的交易原则。

示例:社区论坛中的交易者,可能会观察到他的许多同行正在讨论他们从一位受欢迎的交易影响者那里,收到的特定股票提示。看到其他人对潜在收益感到兴奋,他可能会决定基于这种集体热情进行投资,而不是他自己的分析。

有效的交易需要知识、分析能力、情绪控制和耐心的结合——这些特质最好通过正式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

那些仅仅依靠技巧的人,往往会错过发展这些关键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在动荡的交易世界中持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当散户根据热点提示(hot tip)买股票亏钱时,他被“市场烧伤”時会遭受“指尖被烫伤”(hot finger tips)的结果。你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吗?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