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吴翠婷:上网或买书研习不难学
剪纸艺术培养耐性

吴翠婷展示其中一款有生肖和“福”字的剪纸作品,向读者拜年。

(麻坡8日讯)剪纸达人吴翠婷以精致小猪剪纸向本报读者贺年!

吴翠婷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随着科技的发达与便捷,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浏览或买书研习剪纸技法,而且也不难。



吴翠婷说,只要对艺术有坚持与热忱,再难的剪纸技法,下些时间琢磨就能掌握,也千万不要认为剪纸费时,她本身剪一个高难度的十二生肖剪纸,就耗了3天时间完成,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剪纸人的耐心。

牧童骑着小驴或水牛不足为奇,小童骑着猪儿的剪纸艺术,想必能让收藏十二生肖剪纸系列的人士眼前一亮。
生肖吉祥物强调的事带出吉祥如意的年味。

“剪纸是一件艺术品,而且剪纸没有一定的格式,若是要求更复杂、更精美,则需费一点儿功夫。”

她说,剪纸者的作品,每件都独一无二,即便是小小的简单剪纸,也会带给剪纸者满足感,自得其乐。

她说,猪在华人社会寓意着厚道、富裕、丰盛、繁衍生息等,都是好意头。

“剪纸作品一般上都突出小猪可爱的一面,很多人未必热爱真的猪只,而剪纸艺术下的小猪逗趣,特别讨喜。”



吴翠婷:送礼佳品剪纸艺术品点缀家居

吴翠婷说,适逢春节,剪纸艺术品自然是点缀家居、商店的装饰品,也会是送礼的选择之一,摆设这类小饰品除了可美化家居,也可增添春节气氛。

她说,若能下心思细腻研究剪纸技法,之后将这成品送给亲友,则是最大诚意与祝福,若是送上可爱猪年吉祥物剪纸,相信会令亲友留下深刻印象。

她强调,中国的剪纸艺术千变万化,愈发研习则愈发发现这剪纸艺术品的巧妙,这也是电脑绘图无法取代的。

现代版的生肖设计也注入了卡通元素,以期能吸引大人小孩的青睐。
“春”字配搭花朵的剪纸,相符相称。

她提及,早期她也是每年都购买剪纸艺术品挂在住家范围,随着DIY概念在近年崛起,她是买书自研剪纸,收获满满。

“一些亲友也向我提起,到商场购买剪纸时发现有许多图腾找不到。若自己研习的剪纸作品,则可以五花八门,不是电脑绘图的商业化商品可以取代的。希望更多人加入剪纸行列,传承这项中华文化。”

反应

 

名人专栏

当艺术家需要公众支持 “我凭什么要买你的画”?/拿督庄学腾

根据《百度百科》解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下,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可是“艺术”的前生是什么?以前有没有“艺术”这两字的存在?

我在艺术界打滚了差不多40年,可以说在这个行业已是一条龙。从收藏(Collect)、创作 (Create)、策展(Curate)、 推广(Promote)到写作(Write)等等,涉及艺术的各方各面都经历过。

非但如此,我也曾担任槟城州艺术画廊与大马国家画廊理事、槟城艺术协会主席、亦是《超越当代》国际艺术高峰会创办人,时常被邀请到国外的讲座会担任主讲人;而作品《Living it》获得新加坡美术馆、《The Good Old Day》作品获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收藏。由于涉及的层面广泛,所以我对艺术的观点,偶尔会与其他纯粹创作者会有一些出入。

早期不存在艺术

我认为艺术在早期是不存在的。艺术的前生都是一些已经没有存在意义或已被淘汰的功能,而后来才被归类为“艺术”。

例如洞穴艺术,因为以前没有语言和文字,洞穴里的壁画是原始人进行通讯和记录的方式,包括通知族人哪里有水和食物等等,人类有了语言之后,他们就没有在洞穴内为沟通而作画了,可是以前留下来的壁画,现在被称为“洞穴艺术”。

此外,欧洲流传下来很多著名的肖像画,因为以前还没有摄影机,人类只能作画来记录人物的脸孔肖像,当今却被当成艺术。

艺术不是必需品

彩色玻璃花窗(Stained Glass)在教堂十分常见,以前在宣扬中世纪基督教信仰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当阳光透过教堂墙壁那绚丽的彩绘玻璃窗渗入时,会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信徒陶醉于彩绘玻璃描绘的天国景象,产生天国的神秘感。

可是今天,彩色玻璃花窗被归纳为西方建筑的艺术装饰品。

可见很多以前人类的记录、沟通、传播、宣扬方法被逐渐淘汰后,如今摇身一变成“艺术品”。

在现今这个时代,艺术来到一个真正的十字路口,你如何鉴定“艺术”?什么是真正的艺术?

在各大行业当中,艺术应该是最难存活的行业。因为艺术不是必需品,对许多人而言,艺术是不需要的。

我们生活中不可缺乏衣食住行,但是艺术可有可无。

艺术品遭贱卖

虽然艺术对大众而言是不需要的,但是很多不需要的奢侈品如手表和香水,可以卖到异常高昂的价格,为什么艺术品没有这个“地位”呢?
艺术品很多时候都被人贱卖。

反过来被民众“教导”

艺术家还有一个窘境,那就是很多人念完大学后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大众都要听从医生和会计师的忠告,但是同样大学毕业的艺术家,却常不被尊重,最难堪的是他们经常反过来被民众“教导”应该如何作画。

举个例子,我们在画廊经常可听到带着孙子或儿女来参观画展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指着画家作品对他们的朋友说:“我的孩子/孙子也会画。”

同样是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为什么艺术家被一般民众对待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

最近在槟城举行的BCAP(《超越当代》国际艺术高峰会),主讲人就做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艺术很难独行,艺术必须配合旅游、教育和商业,才能形成一个互相补充、互惠互利的生态系统,一起登上更高一层楼。

先当副业再做正业

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把关人,如果大学美术系只教学生纯艺术,没教学生踏入社会后的生存技能,那么美术系毕业生一旦踏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跟现实无法挂钩,这也是很多具有潜能的艺术家踏入社会不久就消失的主要原因。

我建议美术系毕业的大学生,可先找一份工作,当设计师也好、美术老师也好,先把自己的生活稳定下来,才启动艺术这个副业,然后再逐渐把艺术发展成自己的专业。

因为艺术是一门很容易涉足的行业,家庭主妇、退休人士等跟了画画老师,加入艺术协会,参加了几个展,也可以自称所谓“艺术家”,这造成了艺术圈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

专业艺术家要会“说画”

今天的艺术圈中,有几种类型的艺术家,如上所说非艺术家。

可是他们纯粹是在“享受艺术家生活的人”,他们已经不愁吃穿,活跃于艺术家的社群,他们不靠售卖本身的艺术品赚钱,所以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便宜卖,或当慈善品送出去。
但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对专业的艺术家产生很大的打击。

这也导致专业的艺术家埋怨:社会不支持我,收藏家不欣赏我的画。

其实,我要倒过来问专业的艺术家:你有去跟群众交流吗?你有去教育群众吗?你有灌输群众真正的艺术精神和价值吗?如果没有,民众如何了解你的画?怎么会去买你的画?

说出画中的价值

我的理念是:画家也要“讲画”,一名专业的艺术家应该说出你跟其他艺术家的差异与特点在哪里?民众为什么要支持你?专业的艺术家有没有设立自己的KPI(关键绩效指标)?

要记住,花钱的人并非愚蠢。为什么我要买你的画?艺术圈中,素人画家和无牌画家很多,你如身为一个专业画家,要如何脱颖而出?如果不能在业余画家当中鹤立鸡群,你不觉得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