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已“改邪归正”?/刘泰安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7月22日身穿伊斯兰党青色外套,出席国盟在吉兰丹哥打峇鲁举办的万人大集会州选造势活动。据报道,这是他第一次在伊党的政治演讲舞台亮相,全面为国盟站台拉票。

伊党副主席、丹州看守副大臣的拿督莫哈末阿马宣称,他欣慰马哈迪“改邪归正”,得以修复后者过去所犯下的错误。他表示,马哈迪的政治斗争理念已经改变,所以,伊党接受马哈迪的支持。

多年来水火不容

众所周知,马哈迪从政以来就与伊党(前称回教党)水火不容,早年为了抗衡声势壮大的伊党,把回教青年运动出身的安华拉进巫统,后来的发展已成为历史。

他本人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攻讦伊党,人尽皆知。近年来他退出巫统后,也曾指责伊党是叛教的政党,因为该党为了得到地位而不惜与巫统及非回教政党合作。

所谓“改邪归正”,是指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其近义词是:改过自新、弃暗投明。

伊党副主席声称马哈迪“改邪归正”,值得玩味。他暗喻马哈迪过去走的是邪路,现在今是昨非。不知马哈迪对此“美言”有何感受?

过度吹牛 让人讪笑

马哈迪在造势活动上表示,他从政80年来,这项活动是他出席过的最大型集会。难免令人感觉他在“自暴自丑”,两度任相长达22年及22月之久,都不曾有过举办如此大型集会的号召力?

他又宣称,国盟很快就能在6州选举赢得全部6州的执政权。信心喊话固然沒错,但过度吹牛,只会让人讪笑啊!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就此讥讽马哈迪如今窘迫无奈,被迫力挺他昔日用“最残酷”手段来对付的国盟成员党之一的伊党。马哈迪和伊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过去曾经互批对方是异教徒,如今却联手合作。

平心而论,站在伊党的立场,该党认为马哈迪现在已“改邪归正”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华社)而言,恐怕马哈迪不但没“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呢!

举个近例,马哈迪7月20日接受某网媒访谈时,评价执政8个月的团结政府是无能(Tidak Cekap)的政府;如果人民继续支持现有的政府,国家的未来将会继续“黑暗”。

称“没批评团结政府”

值得—提的是,他强调,从团结政府组织后,他没有批评过这个政府,并给予足够时间让他们履行各自职务,包括首相和内阁部长。但是,团结政府的部长比较注重薪资和“YB”(尊贵的)头衔,只为了保住团结政府的形式,而忽略治理国家的本分。

马哈迪自称并没有批评过团结政府,根本是自欺欺人。

例如:马哈迪今年3月5日在布城首要领袖基金会上批抨团结政府执政百日,无所作为。虽然安华每天都发表关于他想做什么的声明,但没任何改变。这不是批评又是什么?

此外,由于“马来人宣言大会”被迫取消,马哈迪3月19日在吉隆坡土著权威党总部召开记者会,炮轰以安华为首的团结政府为“独裁者”,无法接受任何批评。这不是更够呛的批评吗?

敦马像似“原子弹”

我日前观赏了现在正上映中的二战题材传记电影《奧本海默》。片中提到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现场看了原子弹首次试爆成功时,突然想起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里的一句話:“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灭者。”令人闻之动容!

奥本海默在战后致力于游说国际社会对核能进行管控、避免美苏发生核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扩散、反对氢弹的研发等。虽不是很成功,但不啻有“改邪归正”的意义。

引申而言,马哈迪不是“死神”,却像一枚“原子弹”,不但是“安华政治世界的毁灭者”,也是“这个多元种族国家的毁灭者”。

总之,“改邪归正”这词是不适用于他身上,其反义词如“执迷不悟”、“死不改悔”,倒是比较恰当的形容词啊!

反应

 

言论

反战呼声隨风而飘?/刘泰安

“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滩上睡眠?炮弹要掠过多少次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

这是美国民谣大师卜狄伦(Bob Dylan)于1962年所作名曲《答案在风中飘扬 (Blowing In The Wind)》的歌词。这首民歌被喻为当时声讨美国介入越战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

纵观美国近日多所高等学府爆发了自1960年代反越战示威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以巴冲突持续的学生运动,这首《答案在风中飘扬》的反战民歌所传达的意境,可谓历久弥新,毫不过时!

始于4月18日,截至5月3日,全美至少有35所大学爆发了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行动。与此同时,大批警察冲入校园,使用防暴装备、战术车辆和闪光装置,铁腕清场,并逮捕了2000多人,举世哗然。

当前美国大学生反战示威的烽火正在全球蔓延,英国、法国、德国、芬兰、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反战学潮,堪称风起云涌。可见正义站在何方?不言而喻。

美2动作令人愤慨

美国政府最近有两个动作令人无比愤慨:其一,美国在2月20日第三次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一项关于以巴冲突的决议草案,即呼吁马上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美国此举无疑于支持以色列继续在加沙走廊屠杀巴勒斯坦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屠杀。

其次,美国国会参议院在4月23日通过了950亿美元外援方案,向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提供军援。

拜登总统次日签署,使之生效为法律。此举等于对战争推波助澜!

有位印度学者在名为《美国帝国以外的民主》的国际论坛上指出,美国每年花约一兆(即一万亿)美元用于制造战争,而联合国常年预算才有36亿美元用于建设和平。试想,相差近300倍的经费,建设如何敌得过破坏?和平怎能不败给战争?

随心所欲摧毀他国

美国号称为世上最伟大的国家,但其伟大之处不在于国内没有饥饿贫困的问题,而是随心所欲摧毀世上任何其他国家。

拜登是什么人?他是个平庸的政客,一边摇动手指,大谈“民主”;另一边却部署军舰,准备攻击他国。

回顾历史,美国介入了1955年越南內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派遣子弟兵远渡重洋,前往越南战场,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前后打了20年,乃美国史上参战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泥足深陷,并在国內掀起了铺天盖地的反越战运动。

时任民主党籍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因强大的反战压力,在1968年总统大选前夕,主动放弃竞选连任。继任的共和党籍总统尼克逊则迟至1973年才下令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历史会否重演?现任民主党籍的拜登会否同样因反战运动,而在今年11月总统大选中阴沟里翻船,不敌共和党籍的特朗普?拭目以待吧!

我想起英国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连侬(John Lennon)在1971年所作名曲《想象(Imagine)》:

“想象世上没有天堂,这很容易只要你尝试。我们脚下没有地狱,头上只有天空。……想象世上没有国家,这并不难。没有杀戮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

“想象世上没有占有,不知你能否做到。不需要贪婪或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享整个世界。”

约翰连侬最后唱道:“你会觉得我在做梦,但我不是唯一这么想的人。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这个世界就能合而为一了!”

但愿,反战的呼声不会永远在风中飘扬,世界合而为一的想象终有实现的—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