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菲越领导访华的启示/魏开星

中美竞争关系在东南亚表现地最为明显。美国近年来在实施印太战略的过程中构建了印太经济框架、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英澳安全战略同盟“奥库斯”及半导体行业组织“芯片联盟”等;中国依据中国东盟10+1对话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亚投行等机制与倡议等,在区内持续发挥影响力。

东南亚不应选边站

一直以来,善意的意见认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不应选边站,而应对两强在区内的影响力乐观其成;并以此左右逢源、利用双方的矛盾为本国谋取最大的利益;简单地说,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安全上仰仗美国。

然而,东南亚国家在面对中美两国时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容易。经贸利益与国家安全不仅不能简单地割裂,还是紧密攸关的。

随着经贸利益的共享,共同安全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比较中美与东南亚的关系可知,就经贸层面而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利益显然大于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利益。若以双边贸易总额来论,美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2021年为3790亿美元(约1万6690亿令吉),同期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782亿美元(约3万8672亿令吉),中国与东盟彼此已成最大贸易伙伴。

另一方面,就印太地区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模范区来说,美方给东南亚提供的安全保障意义何在?就是美方挂在嘴边的“互联、繁荣、安全和健强的开放与自由的印太地区”吗? 除非刻意树立一个假想敌,否则,“开放与自由”如何受到威胁?于是,区内的新兴力量——中国便成了这样一种“威胁”。

东南亚国家从与中国最近40多年发生经贸关系中,逐渐体认到中国不但不是威胁,而且还是可靠的伙伴与邻居。这时,这些东南亚国家即使再不选边站,也有所倾向了。

菲越与中美最纠结

东盟十国中,在中美之间最纠结的要算越南与菲律宾,这两国在海洋主权上又与中国争议最激烈。近年来,菲越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呈现出从敌意、冷漠、徘徊到重新审视,进而确立稳固关系的过程。尽管菲越国情不同,与中美关系的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各异,然而,与中国关系的进程却殊途同归。

越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国,起码在唐朝时期,现在越南的部分国土是中国的一部分。现代越南的国家统一离不开新中国的支持;独立后的越南与新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在越南抗击美国侵略的时候,中国是越南的坚强后盾。

之后,中越分道扬镳,双方甚至还爆发海上及陆地的战争。中国改革开放后,中越关系改善,紧随其后的越南国家面貌的变化还以中国为借鉴。中越的现实矛盾是南海的岛礁主权争议,美国亦藉此见缝插针,美越关系破冰与此不无关系。

当中国发展40多年之后,越南逐渐认识无论是经贸还是地缘政治,都离不开中国。于是,将争议搁置并管控分歧,加上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关系经螺旋式上升达到更高层次上的成熟。标志事件是,中共二十大之后,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成为中方第一个接待的访华客人。

横亘在中菲之间的障碍是黄岩岛等岛屿主权争端,以及以此相关的海上油气开发及两国渔业活动的纠纷。若将岛礁争议搁置,共同开发海上油气将给两国带来利益;同时,两国在其它领域的合作便不受阻碍。此次菲总统小马科斯访华,双方签署多达14项协议,确立农业、基建、能源、人文,四大重点合作领域。

美利用东南亚抗衡中

拜登政府在2022年2月11日发布《美国印太战略》。其中,美方也对与东盟展开经贸合作有所著墨,以补齐其相关方面的短板。然而,美方始终视东南亚国家为抗衡中国的抓手,挑唆南海海权矛盾,煽动与中国抗争。同时,美方觊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基地,以此作为遏制中国军事力量的桥头堡。

近年来,美方试图在东亚地区打造印太版“北约”的意图昭然若揭,可见其印太战略的“军事化”“武器化”内核。爆发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战争,已持续10个多月,至今未见停火的迹象。欧洲军事集团——北约起码是此战的肇事方之一。

战争还是和平?东南亚各国早有了答案!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亨廷顿预言中美关系 系统对抗思想来源

报道:黄杰

哈佛教授亨廷顿的巨著《文明冲突论》说,如果中国未能民主化,美国需在东亚形成与其对抗的阵营,防止中国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

去年11月旧金山“习拜会”才刚过去6个月,拜登政府近日又以难以服众的“产能过剩论”对中国“新三样”(电动车、动力电池、太阳能)实施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战。

令人想不通,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如此出尔反尔,甚至为了“抗中”不惜牺牲阻碍总统拜登自己提出的“绿色新政”的电动车转型目标,美国的政策与思维理性何在?

遏制中国崛起最重要

美国从6年前开始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再到针对华为、TikTok的科技战,乃至针对“新三样”的新能源战,涵盖的都是当前中国有机会或已超越美国的领域,美国的真正意图其实非常明显:不管在哪个领域、不管用什么借口、不管这些借口是否合理,只要能成功遏止中国和平崛起,就该是美国要推行的政策。

这种思维常被表述为中美之间的“系统对抗”(systemic rivalry),重点在于美国要“全方位”阻止中国在东亚形成单极秩序,背后是美国自冷战后一直致力维持的地缘政治秩序:世上不可存在独立于美国全球单极霸权的区域霸权。

“印太”区分中国主导亚洲

因此,美国的政策才会提出“印太”这个地缘政治的新说法,用于区别并分裂由中国主导的“亚洲”,通过小多边主义在亚洲形成中美对抗的对立势力范围。

这种思维模式源于影响美国政策极深的哈佛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亨廷顿(1927年-2008年,曾任卡特的白宫国安会安全规划协调员)的著作《文明冲突论》,书中针对“中国霸权”的文字很直接:“若中国继续在21世纪迅速发展……东亚政治将形成中美或中日之间的对抗,其余国家只能选边站或者不结盟。

经济发展过快民主化滞后

这段文字背后的潜台词,来自亨氏对学界影响最深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当中他批判说,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政治民主化,更指若经济发展过快,反而会让政治发展(民主化)滞后。

他在《文明冲突论》延伸这个论点说:在带有威权主义文化的社会中,更需警惕因经济发展过快而没能完成民主化的危机。在今天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分析中,其实也是假设了这个论点。

因此,亨氏对中国崛起以及东亚国际政治的“预言”就是:若中国在政治上未能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并重新夺回其在东亚延续上百年区域的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与美国在全球推动的“民主化浪潮”目的相违背的对抗势力,东亚的国际政治因此将出现两股主导力量,而这将会决定了整个东亚政治的走向。这个解读,贯穿了同样是由亨氏提出的“第三波民主化”理论之中。

晚年认为中国民主化

东亚不会有对抗局面

有关亨廷顿以及其《文明冲突论》,相当多表述均联系到美国在“九一一恐袭”以后失败的中东政策,指亨氏认为冷战以后“文化将会成为决定国际政治走向的决定因素”。

因此,令美国人在受到了世纪恐袭之后,陷入了对回教世界的极端反弹,并打了两场几乎赔上了国家经济实力的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

不过,其实亨氏在晚年其中最后一次访问中也承认,对于中国崛起,他并不认为必定是围绕着“文化”而产生的冲突。

他反而更略带笑容地说,“中国今天也很美国化”,指他当时认为中国可能走上民主化之路,并因此不会在东亚出现对抗局面。

中情局地缘政治分析焦点

“区域研究”贴近现实

享寿81岁、已去世16年的亨氏,之所以在美国精英圈中影响巨大,并非因他提出了一套建基于“文化”的政治理论,而是他作为“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分析总非常贴近现实。

“区域研究”学科其实是美国中情局地缘政治分析在学院中的主要场域,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冷战社会科学史》中对此有详细纪录。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