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00后交易首发股攻略/麦传球

今天我的00后学生交易一个首次公开募股(IPO,首发股)ITMAX系统(ITMAX)时连输了2次后(每次只输0.01令吉,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自律的交易员)问我一个问题,他说,“Warren 师傅,请提供你的意见,到底我在这笔交易中做错了什么,导致我连续亏损两次?”

他问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自己想提高交易技术,而且还要与其他 00 后或可能从他的视频中受益的任何其他交易者分享。

因此,无论他在交易中是赚钱还是亏损,他都会用视频记录他的实盘交易(所谓的马前炮),以便其他人可以从他的交易中获益。

你可能以为大多数人,只会从其他交易者的获胜交易中获益,但我告诉你,这正是大多数人不能持续赚钱的原因。

购买符合技术分析和指标的股票,是大多数人学习和知道的事情。然而,只有知道如何避免购买可能会被套的股票,以及如何在向下反转即将到来或已经发生时卖出,才是长期持续获利的关键。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该股从上市价 1.07 令吉,跳空开在1.52 令吉,在 30 秒内推高至1.55 令吉当日最高价,然后立即下跌至全天低的水平。

当然,几乎所有的新买家都在前13分钟内亏损,当时价格继续下跌至1.35令吉日内最低价,然后才收复部分失地。

在交易的前 20 分钟内,许多技术指标尚未形成,例如布林带、20 周期移动平均线、MACD 或其他的技术指标。因此,对于首发股,我们只能根据阴阳烛、价格走势和相应的交易量,加上买卖订单分析来进行交易。

遇"死猫跳"被套急脱售

话说回头,我给他的意见是,ITMAX 从第一分钟开始就是下跌趋势的股票。

因此,当价格出现死猫跳(死猫式反弹)时,很多被套的人都想止损,而马上卖出并导致价格再次下跌。

同时间,新股东在错失卖在高价后,会毫不犹豫在死猫跳时卖出套利。因此,任何反弹都是卖出的好机会。

所以在第一分钟之后,我们根本不应该交易这只股票,除非价格至少回升至盘中成交量加权平均价(VWAP)。

我安慰他说,交易亏钱是肯定有的,关键是你要控制好自己的亏损,然后找出亏损的原因。

在这笔交易中,他错过了一些重要的方面:

1.没有意识到从第一分钟开始就被套住的现有或新股东,会在每当价格出现死猫跳时就卖出的心理(许多人会在这个所谓的反转或反弹价格上买入)。

2.在查明第一笔亏损的原因之前,不应在短时间内再次交易同一只股票。

不断改进遵守纪律

然而,作为一个刚刚开始日内交易的应届毕业生,到目前为止,他是我见过最有纪律的交易员(比我刚开始日内交易时更好),因为他遵守我的日内交易规则,将损失控制在一个价位变动以遏制大损失。

实际上大多数交易者(即使是专业交易者),也会因为纪律和交易心理问题而时不时地做不到。

因此我告诉他,如果他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并遵守纪律,他注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交易员。

其实,一些交易员比较慷慨,他们会在首发股开盘后将股票推至蛮高的价格后才下跌。对于有经验的交易者来说,无论价格在最初的上涨后是小幅下跌还是大幅下跌,我们都不会介意,因为我们已经获利了结。

鱼身最多肉最安全

我总是劝告学生,我们不需要吃鱼头或鱼尾,我们只要吃鱼身,因为它是最安全也是最多肉的部分。

其实我喜欢交易新股,不管是高开后进一步上涨,还是低开后反弹,都是有即刻上涨的动力。

但是,如果新股开盘后大幅跳空,然后立即回落,而且放量巨大,那么很多首发股的股东很可能已从市场中快速卖出获利。

好吧,你可能会问我,买这只股比较安全的价格水平是多少? 

从基本和技术上来说,至少是在首发股的价格。 为什么? 因为这是该股所谓的公平上市价,而且它也可能有稳市商的支持(你需要查看他们的招股说明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稳市商的内容,请阅读我之前在2019年05月29日写的文章:稳市令IPO起死回“升”

事实上,一些机构或个人仍然可以在1.07令吉的价格获利,因为他们能够以低过1.07令吉的折扣价买到这些新股。

首发股可能是最容易交易的股票,因为当它高开并继续上涨时,每个人都可以赚钱(还没有人被套),但它也可能是最容易被套牢的股票,因为持有大量股票的股东,可以对股价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导致你在开盘后立即输钱。

要投机就准备输钱

总而言之,在炒股的世界里,“食得咸鱼抵得渴”。如果你要投机,你就得准备好输钱。

请记住,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是自己决定交易任何股票的,没有人强迫你必须购买首发股。

如果你是00后或其他年龄层,有兴趣观看他在Youtube上的分享,你可以点击他的“00后陪你一起做交易”的频道,与他一起成长和提高你的交易技术(在我不断的免费指导下)。

当然,主要的免费教导渠道,还是在这个文章专栏啦,否则,我可能很快就会因为无法吸引和留住读者,而被这个专栏的主编开除了(一笑)。

00后愿意实时跟你分享他的交易(无论赚不赚钱),你愿意鼓励他继续创作更多的视频吗?

你的意愿,你的决定。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有效的交易首发股,请阅读我之前的文章:

新上市公司交易策略,2022年11月09日

散户爱赌股市处女秀,2022年11月02日

视频推荐:

反应

 

名家专栏

一个舞台,改变人“胜”/麦传球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领导力、业务发展、销售和营销研讨会。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多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因此参与者将被分成小组进行相互竞争。

培训师会邀请参与者分享他们的学习要点和收获等等。为了给自己的小组赚取积分,很多参与者都会开始参加台上的分享。

有的参与者坦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上台分享,其中有70岁的参与者参加研讨会只是想继续终身学习,也有的实际上是和孩子一起参加,因此家长希望树立榜样以鼓励孩子们也上台。

我多么希望在15到20年前,当我的孩子们还是青少年的时候,自己也能有类似的机会和他们一起在舞台上进行分享。

在追求财务独立和生活自由的舞台,很多人都希望创业。

但比起传统创业公司,股票市场日内交易具有区别于传统企业的独特优势,而可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

以下一些因素使交易成为一种极其可行的选择,特别是与开始新业务或追求其他投资途径相比:

1.资金需求低复用性高

日内交易由于其资本进入门槛较低而极具吸引力。 与传统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库存或人员的前期投资,交易可以用相对少量的资本启动。这些资本不与长期投资或商业风险挂钩;它可以每天多次重复使用,以产生回报。每个交易时段都提供了使用同一笔资本赚钱的新机会,使交易者能够快速增加资本而无需额外资金。而且,与初创企业冒着大量资本风险且无法保证回报的情况不同,交易资本可以根据实时市场分析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管理和调整。

2.学习技术分析便捷性

技术分析侧重于阅读图表、识别模式,理解市场指标和不需要高水平的正规教育。这种方法通常被认为比基本面分析更容易、更快掌握,因为后者需要对财务报表、公司运营和宏观经济变量有深入的了解。与了解经营企业的所有细微差别所需的大量复杂知识相比,技术分析的学习曲线不太陡峭。

3.降低风险暴露

日内交易涉及在很短的时间内持有仓位,通常是在同一交易日内。这一策略显着减少了隔夜市场风险,例如经济新闻或盘后发生的可能影响股价的事件。

通过在交易日结束前平仓所有头寸,交易者可以避免隔夜可能出现的市场价格缺口的不确定性。与面临更广泛市场和信用风险的长期投资或业务相比,日内交易将风险限制在已知的交易时间内,从而增强了对潜在损失的控制。

4.无需销售或人际互动

交易是一项单独的活动,不涉及推销或客户互动,而这些是大多数传统业务不可或缺且往往压力很大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喜欢独立工作、不受客户关系或销售谈判压力的个人来说,交易是完美的选择。它使交易者能够专注于市场走势及其交易策略,而无需因处理异议或说服客户而耗费精力。

交易对于内向者或那些更喜欢分析任务而不是人际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5.市场条件独立性

在任何市场条件下(无论是上涨、下跌还是横盘整理)都能赚钱是交易的独特优势。交易者可以通过在上升趋势市场中“做多”(低买高卖)或在下跌市场中“做空”(高卖低买)来获利。

这种适应任何市场环境的灵活性与传统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企业在经济低迷或市场调整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与严重依赖经济状况和消费者情绪的企业不同,交易允许积极的参与者利用市场的上涨和下跌趋势,无论更广泛的经济形势如何,都能提供持续赚钱的机会。

6.无需实际库存

交易不需要实物库存,从而消除了一些重大风险和成本。交易者不会因未售出的商品而承受负担,也不会因产品过时、损坏或被盗而遭受损失。这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可能对传统零售或制造业务造成严重影响的间接成本和损失。

在交易中,“库存”由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等金融工具组成,这些金融工具以数字方式买卖,没有实物形式,也没有市场价值变化之外的固有贬值。

与可能受到消费者行为、季节性或产品生命周期变化严重影响的实体企业不同,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只关注市场动向和机会。

7.长寿和经验

交易是一项常常受益于长寿的职业。

与体力劳动密集型工作或有强制退休年龄的职业不同,只要头脑敏锐且有兴趣,就可以从事交易。

从多年的交易中获得的技能和见解通常会提高交易者的效率。

经验可以带来更好的判断和改进的决策,帮助交易者避免常见的陷阱并更有效地利用市场趋势。

交易经验和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意味着交易者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步。这与其他职业不同,在其他职业中,身体限制或行业偏见可能会限制职业生涯。

基于以上因素,交易提供了其他职业中很难找到的独特优势。

这些因素使交易不仅是一种可行的职业选择,而且还是一种潜在的有利可图且令人满意的长期职业,适合从年轻企业家到晚年寻求职业转变的个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