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经济正义vs政治扭曲/南洋社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频频下乡访问,身体力行关心乡村人民的生活状况。

2020年将是新中国的一个划时代年份,根据十九大报告书,中国将在这一年以“一个也不能少”的严谨态度,全面落实“小康之家”。



对中国这个偌大的国度来说,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需要的不光是领袖和干部的全力以赴,还需要细腻的发展路线图;这方面,中国当局所推行的“精准扶贫”也必须做得很到位。

“精准扶贫”是中国大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所有相关施政务必做到“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因村派人和脱贫成效六方面的努力,都落到实处。中国当局是非常认真的,以习近平为首的领导人都晓得,贫富鸿沟若不断扩大,最终必将引发社会不安,因此,在推动落实“小康之家”和“精准扶贫”上,绝对不容任何得过且过的马虎态度。

一直以来,大马政府也在努力改善穷人家的生活,可国阵政府喊了数十年,家庭月入不超过3000令吉的低收入团体(B40),却占了全国人口的四成;如今国阵倒台,希盟上位,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善吗?又或者,新政府将如何克服国内的贫穷问题?

大马亚洲策略与研究机构(ASLI)公共政策主席丹斯里拉蒙指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推出的《新经济政策》原本是公平的扶贫计划,后来却遭到“政治扭曲”,变成一个种族性政策。

他认为,现如今贫穷问题变了,各族经济差距也变了,就连政府也变了,因此《新经济政策》不该再是上个世纪的那一套,而且这项政策也不能毫无限期地施行下去。



拉蒙说了公道话,政府扶贫本就不该存有种族之分,新政府更千万别走上回头路,以种种借口来合理化已不合时宜的“拐杖政策”。

大马的每个族裔都有穷人,政府的扶贫政策必须一视同仁,要不然再好的计划也无法落到实处。而同样重要的是,为大马人塑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氛围,可是希盟的竞选宣言之一;在此承诺下,“政治扭曲”的影子没有任何存在的空间。

政府扶贫,心态很重要。

反应

 

言论

马中技职教育合作/南洋社论

 有一句老话: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说的是财产再多,如果不善经营总有耗尽的时候,但是若有技术傍身,就不怕会陷入生活的困境。

在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古训依旧合乎时宜,直到今日,社会上的许多人都是依靠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过活。

有些人善于经营和变通,一门手艺可能成就一个大企业,赚取滚滚财源。即使是不善经营或保守的百姓,依靠一门技艺,还是可以生活无忧。

教育部今年5月和7月,将安排教师前往中国进行技职教育培训及学习,这是我国重新重视技职教育,致力提升技术水平的良好决策。教育部长拿督法丽娜接待到访的中国教育部长怀进鹏时所传达的信息,显示我国教育部的重点考量,是要把技职教育主流化、摒弃作为第二选择的思维。

民众存错误认知

马来西亚很早已经开启技职教育的发展,但普遍民众对技职教育存有错误的认知,造成发展滞后,无法形成学习风潮。

其实,技职教育不是低层次教育,而是更具备推动国家科技朝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教育。国人必须改变不正确的观念,正视技职教育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技职教育的毕业生在升学和就业都有保障,还可以通过先就业再升学的途径,开拓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通道。

马来西亚经济正处在转型的时期,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以推动工业朝高端或高增值发展,技职教育正是我们最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管道。2020年,政府成立了技职教育与培训理事会(MTVET),配合第12大马计划对技职教育发展的目标,致力在2025年,将SPM毕业生就读技职教育的占比提高至55%,并在2030年把占比再提高至60%列为长远的目标。
 

政府在2016至2020年的第11大马计划下,开办了诸如航天、汽车及家具生产的新课程。但教学法和教材跟不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学生无法满足业界的需求而成果不彰。技职教育与培养理事会的研究显示,在公立技职院校,65%导师缺乏在业界工作的长期经验,本身缺乏实战经验,自然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马中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从技职教育TVET、STEM到数字教育,都是正在致力推动的方向。教育部将安排师资到中国培训的做法令人鼓舞,这将有助提升我国技职教育的水平。

绿色领域成新趋势

在技职教育方面,中国有1700多所技职高等院校、7000多所技职中等院校,肯定具备强大的师资。马来西亚技职学院的教师到中国培训,对本身在技职教育的专业必有良好的收获,将能提升我国技职教育的水平。

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技职教育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加强学生专门技能、商业技能和软件技能,应对网络时代的企业生态的需求。绿色领域的崛起,保护或恢复环境品质的行业,包括再生能源、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将形成新趋势,技职教育也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就业准备。

掌握专业技能,培养正确与积极态度,技职教育的毕业生,出路绝不会比传统大学生逊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