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安华上台,堪比国际/胡逸山博士

本届大选后经过几轮的峰回路转,安华终于成功当上了首相,引起国内外的万众瞩目。

好几家国际首屈一指的媒体在就此事访问我时,他们也深知这不是一般的某国领导人换届,甚至政权更替的新闻那么简单,而也算是一件国际大事,所以纷纷要求我与其他类似的国际重大人事变动,甚至把安华与一些国际伟人做出比较。

与曼德拉遭遇相似

对于我来说,这当然不是件难事。我立时想起起码两个也在国际上引起瞩目的例子来比较。

一个是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南非民权领袖曼德拉成为该国总统。曼德拉多年来抗争南非恶名昭彰的种族隔离政策、争取南非族群平等,并为此入狱20多年,后来在国际压力下方得以走上南非族群解放的康庄大道。

而安华因为被粗暴地冠上一些被国内外大多数有识之士认为是莫须有的罪名,入狱许多年。而起码自那时起,安华在接受本地的族群现实下,也坚持为所有本地人的权益而奋斗,不屈不挠地熬到当下,方有机会贯彻他的理念,这也是值得称许的。

而也与曼德拉当年初上台时相似,安华当下所领导的,也是一个所谓的国民团结政府。当年曼德拉的副总统是他的前任、与他一起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白人总统德克勒克。

不过这巧妙的、促进南非族群融合的安排,只维持了几年。南非后来在黑白之间的族群对立现象显著减缓,不过在各个黑人族群之间的矛盾却也好像难以消除。

安华当下看来也必须委任一位来自主政本地多年的巫统的领袖来出任副首相。如此的看似相安无事的政治安排,坦白说也不知可以维持多久。

4年前,本地许多有进步思维人士不也兴致勃勃地迎来希盟的改革派新政府吗?而不到两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喜来登政变,却又把本地的政体、社会等往后拉去,变成公开宣扬独尊一族一教的政体。

当下虽然可谓再次拨乱反正,但别忘了本届大选的投票结果显示如此的保守、独尊的思维,也还是很有市场的,与进步、改革的思维可谓并驾齐驱,不知安华也算圆滑的政治手腕,是否得以驾驭这股汹涌的暗流。

昂山素枝抗争不流亡

另一位可与安华相提并论的国际知名人物,应该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缅甸的昂山素枝。她虽然贵为缅甸国父的爱女,但该国长期为军人独裁统治,领导民主抗争运动的昂山素枝即使数度赢得大选,但还是被数度被粗暴地拉下台来,长期被软禁过,当下甚至被下狱。

这与安华的长期政治抗争生涯也很相似,尤其是两人都曾放弃流亡国外,而选择继续留在国内与伙伴们一起抗争。

昂山素枝在其她过去近10年的治理缅甸时,也面对军方的继续干政,后来更索性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来推翻她的政府。本地庆幸没有跋扈的军人,但如安华与其希盟即便如何要推动本地急需的政经改革,也会受到其许多想当然尔要竭力维护他们既得利益的团结政府里的其他党派的制衡,而且彼等之中许多当然也还是对相位虎视眈眈,一待时机成熟再次来个喜来登2.0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等待着安华来应对的是本地积累已久的严重社经挑战。他如何得以在理想与现实中为本地寻求一条希望是长治久安的道路,也许是大家对于他的基本期许。

反应

 

名家专栏

当年高利本地高兴?/胡逸山博士

上篇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里支持巴方的许多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石油禁运。

这导致美国出现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这当然引起了对通胀一直高度警惕的美联储(相等于美国的中央银行)的坐立不安。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又是如何处理这高企不下的通胀挑战呢?这答案起初也不让人惊讶,不就是耳熟能详的调高美联储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利率不调则已,一调就越来越高,到了八十年代初,已然高涨到双位数,甚至接近20%,在数字上来说,简直就是在与通胀率相匹比,而且就如当下般,把高(当下当然还远没有当年高)利率维持了好一段时间。

高利率硬压通胀

这是沃克针对高通胀的一场硬仗,以高利率来硬压高通胀,可谓是经济学教科书里所叙述的金融当局拿来介入公开市场运作抗通胀的常用工具的实践版。

当时犹如当下,全世界都屏着气息,眼睁睁地看着沃克这当代屠龙手,是否得以成功把一飞冲天的通胀巨龙套捉回来,重新赶回龙穴里咆哮。

当时美国的通胀也的确逐渐回降下来。但直到近日,学术界与金融界里也还在争论,到底当时美国通胀趋缓的真正导因是什么。

因为其实到了七十年代末,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紧张对立,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如在《大卫营协议》下,以色列与埃及这两个前几年还大打出手的邻国已然握手和解,还建立了外交关系,中东石油危机也就相应地解禁。

来自中东的汽油,再次大量涌入美国的加油站与工厂,能源的价格下降,而一个说法是通胀也就自然地跟着下跌了。

但无论如何,沃克的高利率手段,应该也扮演了一个显著的角色,把市场上流通的资金,都吸引到(美国的)银行里去吃高昂的利息,也就没有那么多热钱维系一飞冲天的通胀了。

而当时这种吃高利息的做法,也不只限于美国,而是在大多有着自由开放市场的国度皆为如此。

我当时还小,但就有听闻过一些亲友们,想方设法地要把多余的钱,弄到美国去储蓄起来吃高利息。

但那也不只在美国,因为要把钱留在本地,本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出接近双位数的利率来吸引存款。

吸引存款

还记得当时本地报纸的头版就有登载银行的广告,还表列出不同长短的定期存款利息,大多都八九不离十,有耐心者还会去对比几间银行的利息高低,以便得以吃到最高的存款利息,一时好不"热闹"。

而更为“添兴”的是,当时本地的合作社运动也开始兴起,但当时许多合作社却也不是相等于其他地方的农会般,是要聚资来把农业做好做大,而是成为变相的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以高达双位数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

后来这些合作社被一众“合作蛇”上下其手,那又是后话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