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代青年的四大挑战/甘德政博士

最近出炉的民调显示,很多本地青年普遍有不愿升学、想当网红、开电召车送外卖、对政治冷感等现象。

青年本应充满朝气和活力,但当代社会大环境对青年的不友善程度,比上一两辈人还来得严峻,这种现象持续恶化将抹平青年的进取心,对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极为不利。

如何协助青年追寻梦想?台湾学者吴静吉博士在1980年代出版的《青年的四个大梦》指出,有四个梦想对青年的影响最大,分别是“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

疫情激化“躺平主义”

根据其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面对的是“四大挑战”:

(1)从“爱的追寻”到“躺平主义”:寻找对象、生儿育女,本是正常人之大欲,但社会现实让初出茅庐的青年意识到,就算自己再怎样努力,也存不到买房钱、讨不到结婚对象时,那种无力感促使他们干脆自我放弃。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出“低欲望社会”,就指年轻人不工作、不奋斗、不恋爱、不结婚、宅在家、吃老米的社会现象。

全球疫情激化这种趋势,近年来中国更冒出“躺平主义”。疫情让更多年轻人失业,社交限制也让年轻男女难以到餐馆、戏院这些地方拍拖约会,导致结婚率、生育率都大降。

面对人工智能竞争

(2)从“终身志业”到“无用阶级”: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终身志业”可遇不可求,大量青年被迫从事“零工经济”,很难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竞争的专业能力。

以色列学者哈拉瑞指出,人类难以面对人工智能的竞争优势,也预言社会将出现“无用阶级”,这些人不单失业,甚至连精神状态都不再适合学习新技能。

过去只要经济蛋糕做大,人人有机会凭自身努力来“社会向上流动”,就能平息许多阶级矛盾和世代冲突,但这种机制即将失效。

现在的群众害怕连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也荡然无存,这种躁动不安的民粹力量也会冲击到我国,尤其是毕业即失业、前途茫茫的年轻人。

(3)从“良师益友”到“网红大师”:以前很多专业领域有导师制度来提携青年在专业上精益求精。

向往抄捷径走后门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礼崩乐坏,“良师益友”极为稀有,年轻人进入社会大染缸后遇到太多别有心机的“网红大师”。

浮躁和肤浅化的社会,很少人愿意脚踏实地去工作和创业,大家向往成为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大家也崇拜所谓的“投资大师”,大家都在抄捷径、走后门、赚快钱;各种骗局不绝于耳,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被骗到柬埔寨或缅甸等落后国家当“猪仔”赚快钱。

物欲横流现象,对年轻人的道德观和心灵产生极为严重的腐蚀。

(4)从“人生价值”到“信仰危机”:家里有经济基础,或许还有躺平啃老的本钱,令人担忧的是,家里没老米的年轻人,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寄托于狂热的意识形态,口头上高喊改变世界或捍卫主权,实际上是要为自己的阶级翻身、屌丝逆袭寻找出路。

从政者应助寻出路

冷战时期,很多无产青年投身于极左政治狂潮;现在,极端宗教狂热分子可能从目前年轻人广泛存在的“信仰危机”中吸收到生力军。

我们期许各政党强打“青年牌”的政治工作者,与其搞飙车合法化、举办电玩竞赛等治标不治本活动,还不如认真剖析当代青年的困境和回应上述挑战,提出相关的青年议题、青年政策和青年论述,为当代青年开拓出路,也为大马前途开创新局面!

 

 
 

 

反应

 

要闻

青理会反对延迟退休 恐剥夺青年就业机会

(吉隆坡21日讯)大马青年理事会反对上调退休年龄至65岁的建议,因这直接减少人力资源市场的员工替代率,继而减少青年就业机会。

大马青年理事会主席依扎今日发文告举例说,2013年退休年龄从55岁调至60岁,导致毕业生及找工的青年,失去近百万个新就业机会。

“当前情况,大马每年培育超过30万名毕业生。”

他说,如果退休年龄上调,私人界雇主需负担年资长的员工更高的薪金及公积金缴费成本,这将影响公司雇佣新人及更有效率的年轻人。

“大马青年理事会相信,不同世代的人力资源过渡,必须以平衡及包容管理,这不是选择年轻人或年长者的问题,反之是确保公平的政策,保障各方经济安全,尤其年轻人。

“提高退休年龄,不仅关乎工作能力,也是经济公平及年轻世代享有公平机会。”

他说,根据2021年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三分之一年龄60岁以上人士,面临体力限制,及患有慢性疾病风险等。

“这项建议也被视为有欠敏感,尤其针对人力资源市场不同世代鸿沟的现实。”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