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产品与消费者/周若鹏

鞋厂派两名业务员到某小国勘察市场,回来后一人报告说:“鞋子卖不了,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另一人却说:“发了发了,那里的人都没鞋穿!”

这耳熟能详的管理故事从前给我的启发是:乐观的人能看到机会。但现在看法可不一样了,若在现实中发生,两人都该革职减薪,为什么呢?因为太马虎,市场没那么简单。

这故事确在现实中发生过在我身上,话说二十年前初创业,推出首个马来文校对软体。那时候我的逻辑和乐观的业务员一样,英文校对软体已成日常必需,而马来文完全没有这样的工具,我们是第一家,这不就像卖鞋给赤脚国?能不发吗?

我不只没发,还扑街。没穿过鞋的人都不认为自己需要鞋子,没享受过校对软件之方便的人也不觉得它有何帮助。公司业绩之差不堪回首,于创业第3年父亲劝我转行卖文具。

改变消费者习惯很困难

卖鞋的业务员看到的只是表象,再加上主观诠释,并没有深究消费者行为。没穿鞋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大家不穿鞋也生活得好端端的,你怎么说服他买鞋呢?企图改变消费者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就算消费者没有穿鞋的习惯,鞋子不一定就真的卖不动。亨利·福特说:“如果我去问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要跑得更快的马。”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许他们习惯的不只是赤脚,甚至习惯了偶尔踩钉子,习惯了认命。鞋子能保护双脚,只要让他们知其好处,行为自会改变。

我创业时年仅二十许,没想得那么深入。我只是在想,反正公司那么糟,产品开发了放弃可惜,不如派送给潜在顾客免费试用,结果十之八九回头下单,我不小心改变了消费者行为,公司得以存活。

我叔叔就没那么幸运。多年前他移居澳洲,发现当地车子都没装倒车防撞感应器,他信心满满地引入这类产品,却不受欢迎。

司机都觉得车位那么大,自己技术那么好,哪里需要仪器帮忙呢?硬体零售的利润空间不像我的软件般高,不足以支持他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后来就结束了这门生意。

关键不是顾客穿不穿鞋子,而是鞋子是否能帮顾客。如果产品有用,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教育消费者,便能逐渐开拓新市场;如果产品派不上用场,多乐观都没用,而且越乐观死得越快。

反应

 

灼见

泼出去的热水/周若鹏

看到那个促销员向唐氏青年泼热水,大概都会和我一样满脑子问号:为什么?!撇开受害者是弱势群体不说,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是错的。这件别人的事,不知怎的让我心头一惊,惶惶不安,但我不是慨叹促销员残忍。

这是随机伤人吗?像本月沈阳男子当街杀了9人?不是的,促销员和受害人是多年邻居,这中间或有摩擦,外人不知,我们仅凭短短的视频认知此事,镜头以外还有什么恩怨也许不会有人追根究底,因为促销员认罪,遭判刑10年,案件已了。

于是故事也就了了,她只是个月入1500的普通人民,故事没有被分集报道、让人追读的价值。她的人设在泼出热水的一刹那,就让升降机里的摄像头给定性了,无人在乎前因,只在乎她承担恶果。

我当然也不知前因,其实这不是我关注的,并非同情她,却是担心我自己。怎么说呢?和我何干?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伤人必出于冤仇。我们会问,有什么冤仇值得赌上10年的自由?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她在煮沸水的时候没有犹豫,她在拧开瓶盖的时候没有犹豫,她在泼出热水的时候没有犹豫。

那些组屋邻里之间的龃龉,一个生活拮据的促销员和一个先天受限的青年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明明是茶杯里的风波,格局太小了,小眉小眼,不足一提。但那些小事对她来说却真实得很,因为她全部的天地就在那茶杯里,起落的股市不关她事,喧闹的选举不关她事,远方的战争不关她事……

等水凉了再说

而我们,而我们在自以为更广大的格局里,会不会也只是换了个茶杯?也一样微小呢?最近有人惹恼我了,具体不说,总之我自以为占着理,正义却不得伸张,满腔不满。我当然没要对谁泼热水,但怒气是真的,任由这些不满堆积,就会失去自制做出一些蠢事。那些蠢事,要在事后我才觉得蠢,十分懊悔。不管具体是什么事,情况和促销员没差,同样是在自己的小茶杯里执着入魔而已。

这件别人的事适时给我提个醒,如果心中的水沸腾着,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讲,先等水凉了再说,如此很多祸事都不会发生。先等水凉了,切记热水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