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何中国不反俄罗斯?/谢诗坚博士

俄罗斯于今年2月24日大举入侵乌克兰后,至今已进入50余天,尚未有迹象会停火。人们正在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是中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和立场,究竟中国是支持俄罗斯或是回到70年代与美国合作来阻止苏联挑起中苏战争?

就各方研究所知,中国虽然处在进退两难的处境,但基本上还是不能背离俄罗斯的;尤其是乌克兰副总理米哈伊洛费多罗夫在3月22日正式向中国发出呼吁后,更突显中国立场的重要性。

因为费多罗夫注意到中国的言词出现“某些变化”,因而要求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乌克兰,他希望中国公司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但未有回应。乌克兰要求中国的银联公司停止在俄罗斯操作,因为俄罗斯人可以使用“银联”来避开对他们实施的全球经济制裁。

同时费多罗夫也希望位于深圳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DJI)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据知,俄方尚未有订单。

反过来,中国能够做到的是承诺中国是乌克兰人民的友邦,也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弹药,并且将尽一切努力化解危机。

对此,费多罗夫说,乌克兰面对的是一场为自由和真理而战的战争,希望中国支持乌克兰,选择光明的一面。即使中国是乌克兰的最大贸易伙伴(在2020年,中乌贸易额为148.79美元。而在2021年,双方贸易额提升至193.05亿美元,较2020年增加了44.26亿美元),但相比于俄罗斯,中俄之间的贸易才是最关键的。

在2021年,中国自俄进口能源产品334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4%。就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前,两国达成了价值200亿美元的新煤炭贸易协定。此外也达成了总值1175亿美元的新油气协议。

中80%武器从俄进口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约80%的武器进口自俄罗斯,中国已是俄罗斯武器出口的第二大客户,占俄罗斯全球出口的21%。不过中国本身也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军事生产能力,现在是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

总的来说,中国占俄罗斯总贸易额的18%左右。在2021年为1470亿美元,今年首2个月双方贸易总额突飞猛进,达到264亿美元。

普丁总统在冬奥会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时,扬言到了2024年双方贸易将会提升到2500亿美元。

除了经济为重要因素外,中国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也是美国所不能做到的。

在1917年列宁打倒沙皇建立共产政权后,乌克兰就加盟苏联集团。

1990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但在2014年,俄罗斯拿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以剪除离心的乌克兰利用克里米亚颠覆俄罗斯政权。

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挥师入侵乌克兰,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中国“陆权”离不开俄

在衡量轻重下,中国选择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完全是出自于国际战略的规则与法则。正如中国高铁专家高柏所指出的:中国当下所能开展和发展的是“陆权”,而这个陆权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因为只有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边界能够建立起陆权地位,进而通过铁路(大陆桥)伸入欧洲,形成一个陆权大区域,将足以牵制和抗拒美国在“海权”的霸权地位和在“空权”的优势。

根据地理政治学的理论,在19世纪后期的20世纪,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地缘政治学”(即地理政治学)。

首先由美国的历史学家马汉(1840-1914)提出的“海权论”(1890年)。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

继后,另一位英国学者麦金德(1861-1947)则提出“陆权论”(1919年)。他认为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而形成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在1921年时,意大利将军朱利奥独立提出“空权论”,他认为通过“天路”可摧毁帝国而无需与陆军及海军作战。

从实例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发挥了“陆权”的功力,而得以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原本德国与苏联结盟,便不容易被海洋国家所打败,希特勒偏不信邪,打破陆权论后进攻苏联,结果两边受敌,被崛起的海洋强国如英国和美国打败了(1943年)。

接着美国凭其空中优势,将两颗原子弹投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空权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在今日看来,美国的前白宫战略顾问班农就将中国的“一带一路”解读为集三种地缘学而企图一统天下,因而从特朗普开始(2017年),“一带一路”就成为西方世界从四面八方围攻的焦点,也诬称“一带一路”为“大小通吃”的世界战略,将陆权、海权和空权掌握在手里,必得除之而后快。

如果中国不与俄罗斯合作,“陆权论”将失去作用。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敌不过美国的“海权论”和“空权论”。

反应

 

言论

马中50年再上一层楼/谢诗坚博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立国;马来西亚则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前后相差8年。

但尽管中国已在1957年向我国招手,但基于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政治立场,没有与所有共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直到1970年9月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上台后,才建议东南亚国家采取中立和不结盟政策。

我国于1972年与苏联等共产国家建立邦交,两年后,即1974年,敦拉萨率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5月27日至6月1日);更在5月31日在北京宣布马中建立邦交。

这是继美国总统尼克逊于1972年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后的另一件轰动国际的大事。

美国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与立场,也因美国提早一年(1971年)不再围堵中国,也就发生中国进入联合国取代台湾的地位。

如果说是尼克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那么敦拉萨之旅就是改变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立场,以塑造一个无核、中立及不结盟的东南亚。

其中最显著的是在多年以后,马来西亚政府也结束了它与马共长达59年的斗争,三方(马泰政府及马共)也在1989年签署和议。

马中贸易大跃进

由于这一突破,马中关系也大大改善,前往中国旅游和从事贸易的马来西亚人越来越多。而更重要的是,马中贸易也因马共结束斗争而突飞猛进。

例如在1971年(建交前)马中的双边贸易只有2672万美元,到了1985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亿6800万美元。在1990年,两国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1.26亿美元。

在2002年时,两国贸易首次突破142亿美元。而在2008年时,马中贸易总额已在东南亚国家中占榜首地位,达到534亿美元。

在此之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每年都保持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位,已连续15年独占鳌头。在2022年时,马中贸易额高达2036亿美元;而在2023年时,更达到13384.4亿令吉,近3000亿美元。

随着2023年12月开始,马中两国的旅客已免去签证的手续,也鼓励更多的中国游客涌入大马。

根据马来西亚移民厅的记录,2023年有2600万人次游客访马,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有1264万人次,接着是印尼316万人次,第三是泰国207万人次,而中国则占140万人次,排名第五。

有人这样估算,如果中国游客增加到每年500万人次,每人平均消费3000令吉,这样马来西亚就可从中国游客身上增加150亿令吉的收入。

中国人来马留学激增

除了旅游业是我国的第三大收入外(制造业及服务业各占第一及第二),另外一个也不被人警觉的是,中国留学生先后来马已超过原先的10万人,占外国生比例的30%。

根据所知,以前来马来西亚读大学,以考取硕士和博士者为数很少,但近年来却突然激增。据槟城理大教授告知,目前在理大攻读高学位的学生就有5000名之多。他们之所以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是可以在中国停薪留职,待毕业后再回到职场。

至于在吉隆坡及其他州攻读高学位的中国生究竟有多少就不得而知。有人形容这是近几年来的新奇现象,也似乎说明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也希望增加收入,因为政府对大学的补贴也是相当高的,总希望学生及老师们能找外人赞助研究经费,正好中国学生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生效,也为中马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RCEP是于2012年由东盟发起,涵盖东盟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及纽西兰所推行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个协定生效后,将逐步使国与国之间90%以上的商品关税大大降低,从而为马中贸易注入更多的发展动力。

打造“数字丝路”

中国认定,在RCEP的帮助下,有助提升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对此,中马两国将以航运等现代化服务为引领,并以加工贸易和特色产品为支柱,着力培养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便打造中国—东盟的“数字丝路”,以成为一个示范区。

中国相信,际此马中进入建交50周年,两国在打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增点上,将有助加强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多领域的合作,进而构建更为紧密的马中关系。

以此发展下去,再过50年,马中又是另外的新景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