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就给网民一个“痛快”/黄子伦

在上篇,我写了关于房价和大学生起薪一文引起许多网民热议。根据过往经验,当写到“你不够努力”或者支持商家涨价的论调都会得到类似反馈,屡试不爽。

我尝试总结并回应网民的看法:

小明薪水和房价的比较不公平。这是最多人无法认同的地方,也怀疑小明能否在20年后获得2万令吉收入。虽然我在文中己说了,这只是一个举例罢了,奈何网民要真实数据,我就给这些网民一个痛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个M40的家庭在2019年的平均收入为7901令吉,20年前为2472令吉,增加了2.2倍。这里的基本假设是小明始终停留在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小明能够实现阶级跃升,又会是多少倍呢?在1999年,一个M40收入阶层通过自身努力在20年后攀上了T20收入阶层,在2019年平均收入就有18506令吉,是7.4倍的增长!

数据也显示,在2012年收入不超过6000令吉的人口比例为74.5%,到了2019年则减少到51.2%。反观,五位数收入的群体从2012年只有不到10%人口比重,到了2019年已经是24.7%!

奢侈品店络绎不绝

以上数据都证明,不但人们的平均收入在增加,人们还能够往更高收入阶层去攀升。难怪那些奢侈品牌的店铺总是络绎不绝。这份统计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还有对不同行业分类以及收入来源做进一步剖析,对理财有兴趣的朋友真的应该好好看一看(上网搜索“HIS Malaysia 2019 pdf”就可以了,是马来文和英文的双语版)。

在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网站搜索,发现国内房价的中间数价格从2011年的15.8万令吉上升到2021年上半年的30万令吉,将近10年里涨了90%。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对比家庭平均收入,不管是T20,M40还是B40,在过去10年(2009年至2019年)都分别涨了85%,102%以及119%。即使不要用这个区分方式,全国家庭平均收入也是在这10年内涨了96%。

由此可见,房价是上涨没错,但是人们的收入涨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些人会非议说,去哪里找30万令吉的房地产,因为如今许多房产辄开价50万令吉或以上。然而,这个真的是事实吗?今天的房产网站如此便利,你可以把自己的预算上线设定好,就可以找到符合适合的楼盘了。

当然,有些人还是会继续嫌弃这些楼盘的地点太远、房子有点旧、装潢不够好、环境不理想等等。这一切,就已经不是“房子越来越贵”的问题了,而是当事人眼高手低的问题。正所谓“人比人,比死人”,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无聊竞赛。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的压力并不来自于什么黑心资本家,而是来自于你在社交媒体里无穷无尽的心理较劲。大家还是努力赚钱吧!

今天这篇就说到这儿,下一篇会阐述另一个观点。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5月新房价 跌幅10年来最快

(北京17日讯)5月中国房价跌幅加大,中国为支持楼市的最有力举措需要时间才能重振需求。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不含保障性住房)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1%,为2014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1%,这至少是自2011年中国开始使用现行资料收集方法以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上个月针对楼市公布了广泛举措,以解决中国经济最大的阴霾,其中包括放松抵押贷款规定并鼓励地方政府购买待售房屋。

之后,中国三大城市(上海、深圳和广州)响应中央号召,放宽购屋规定,放松房贷最低首付款和抵押贷款要求。但首都北京尚未跟进。

由于迄今为止公布的央行融资有限,且几个城市现有的试点计划进展缓慢,投资者和分析师仍持怀疑态度。

住房供应过剩一直拖累价格走低,让人愿意投资房地产的理由更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