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花园建筑概念
造一座有道德的社区

几乎,每一个人与物存在于世间,都有一个启源。

只是,因存在得太理所当然,因此,我们在生活应用它时,都是习惯性的应用,很少有人去探索,它是如何诞生的。



诚如,“花园”(Taman),这类常挂在口中的住宅式建筑概念,因建筑设计系导师符策刚带着他的学生,以甲洞卫星市为《社区空间规划》专题报道的研究目标,因此,牵出了一段关于城市发展下,花园建筑概念如何带着人,努力在篮色天空下,打拼、喘气的日常日子。

符策刚教导学生在做“社区规划”时要知道当地人一天24小时的日常运作,因你设计给那个人,他是24小时住在那里的,所以你要知他24小时会发生什么事,怎样方便他。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对于五六七十年代很有情感味道的花园住宅和社区里的巴刹,原来不是90年代人的路线图,关于90年代的建筑故事,应该是共管公寓,可是,一个70年代的老师,带着他的90年代生小朋友走进一个60年代那个岁月创造的“建筑”,到底,他在设计什么?

受访者符策刚,从一个设计师到决定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因他发现到,教学,可以帮助他重新投入学习和自修。于是,他离开商界投入教育界;然后,要为人师,他就决定自己必须要再深造,于是,他去了英国,拿了设计系硕士,3年的英国求学生涯上它意识到,从前他的设计认知太单一了。

设计是一种本能

“当国家正在开发我们需要的多是技术人员不是思考人员,当年我接受的设计课程比较偏向功能和技术性的,它少了哲学人文这一块,英国灌输的设计思维是一种超越功能性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会去思考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回归到设计。在甲洞卫星河的露天巴刹你会见到小贩为了自己的生活基能他们会重新设计自己橱柜,为了在开放空间做一些东西。这是一种本能,设计本来就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功能性的。”



20世纪,Pop up流行文化、时尚文化或现代主义开始在五六十年代崛起,世界大战之后,很多国家一直在新兴、发展,一直在发展;美国梦推崇的消费文化,加上全球化,人们很自然的踏上消费文化的列车,当设计已变成是消费文化的附属时,它已经消失它的功能性(指的是,设计当有的空间和合理性)……这是符策刚看见的时代推车和演进。

“花园住宅”是发展于六七十年代的住宅房屋产业,主要为成排单层排屋、店铺及公共设施如小花园、宗教场所等和由格子布局的街道后巷组成。为马来亚独立初期为建立现代化之国家议程之一,应用当时还没开发的土地资源以发展及扶持新的社会与经济需求,这也是乡村或小镇开始城市化的进程。 (图是学生配合原有格式,再添入新元素的模型设计。)

近代设计像装饰

他感叹说一声,近代的设计好像是“装饰”。

“从英国回来,我甚至是反设计的,我推翻我自己以前的设计思维,也开始批判一些事情。回到大马,我发现我们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了一个名词,而非动词。现在只要我们眼见的,与美相关的事情,都冠上设计,是名词,但设计应该是一个规划,一个动词。”

“现代孩子选择‘设计’是对设计师存有一分个人主义的美丽的憧憬,而且,设计好像只能在城市找到它的活路,要生存必须依附在城市求活,城市对设计的需要很高,包括活动设计都是设计的一环,这些形形色色的设计都只有在城市才能找到它的出口。

“但,我带他们走入甲洞卫星市这这个花园社区,这是一个没有钱的社区,没有人会给你钱叫你去做设计。在英国念书时,我才知道设计有一个区域叫(道德设计)或所谓的良心设计,带这一班年轻的莘莘学子走进社区,我是希望他们,未来,除了可以为商业服务,也可以为这些没有资金的社区做服务。

当地小贩设计的“功能性”路边储存柜,不适合现代人对于设计“ 美丽”的要求,可是,它有设计必要存在的功能性考量,是一个可以让学生醒觉设计本质的一个存在。

花园住宅
设计需要“道德”

1957年,独立后。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有一个吉隆坡城市大蓝图的规划,可是,这些规划都需要“人”力资源,于是,他就从有计划性的将乡下人移转到城市来居住。当时,在这个“吉隆坡大蓝图”下,因人开始涌进这个,他也开始规划一个适合人居住的房屋建筑概念,花园住宅和平民公寓概念就是当时诞生的两种建筑形态。

而“花园住宅”——当时售价大约七八千令吉(当时,是一般人眼中的有钱人住宅),“花园住宅“的设计形式,除了大量的排屋,还有小小的商业区以及小区公园,以满足各种基本的生活需求。

探讨对应生态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学生特展的展出地方,正是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旁的一间店屋,现开造成“振泰兴微创空间”,负责人保留了旧建筑的设计。因此,学生作品就是以这一家店,了解花园住宅与相关周边环境的对应生态。

花园住宅,从六十年代创建迄今,由新兴的社区投入老化的形态,物换星移,原本住在老社区的人口有外移现象,剩下老人家,整个社区空屋子多了,开始有外劳进驻这花园,于是很多社区的脉络慢慢消失了。但,因它的巴刹还存在,这里的生态还是继续运转的,华人聚集的精神还是依稀可见,可是,从社区的老人步伐,符策刚问出一个问题:“未来这些社区,难道我们就置之不理吗?”

所以,这一次,他和学生的功课很不一般,他希望设计是和社区结合的,因此,他给学生一个主题:思考在一个有人居然的住宅,假如你可以利用这屋子的小小空间搞一个“活动”是与这社区有联系的……

开放式的庙,随着人的需求在不违反的原则下,就这样的存在于“开放市集(Open Market)”的格式下。 符策刚听当地人说,因这个巴刹及周围的小贩摊子的建筑格式是属于开放市集,因此不能在这里建庙,可是信仰是人类的寄托,所以当地人就随机应变的建造了这个既不违规,又可以找到心灵寄托的“另类神坛”,外人走入,若不说破,你都没发现,原来这一格层是“庙”。

缺乏感情结合

5个学生:陈志忠(厨食坊)、温诗慧(织艺坊/手工金银纸)、王敏雯(甲洞故事馆)、陈矜佃(9号烘焙坊)及陈依雯(舞蹈班),其实符策刚带这些年轻人走入社区是希望借助这些年轻人的介入,为这些老化的花园住宅注入新活力,但,这些学生毕竟年轻,只是置之度外的流连观察,问他们,在考察后,会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答案是:“不会!”

“因他们觉得这地方不够‘友善’,因这些年轻人和这地方没感情的结合,这里没有属于他们的元素,所以我将他们带进来。

“设计一直在为城市的生活而设计,因设计已变成是商业和资本的一个环节,因它必须要有资金才可以做。我希望借由这一次的社区营造,起码让他们意识到,设计还要服务——道德,这一块。”

在这个专案,符策刚分派给不同小组不同的作业,如:置地业务分析图、立面图,还有这一区的日常运作,因每一组人负责的区域不同,所以,最后在课堂分析时,大家才了解,这些作业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立面图,它绘出住宅区、后巷、巴刹、人与建筑的比率,让设计者清楚了解一个社区从东到西、南到北,它的活动空间,对于往后做规划有帮助。 譬如,如果某区的人比较多,设计规划就要尽量不去破坏它。像,学生们觉得这一排榕树很重要,我们在做社区重新规划,立面图就可以帮我们鉴定哪一些事物是“重要”,不要去破坏它。

社区小故事:
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

甲洞卫星市的露天巴刹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摊贩各自沿街摆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现在有规模的菜市场。此外,围绕着店铺的开放空间还兴建了商场(友谊商店)和戏院,一排排店铺滋养着各行各业的在地小生意,如唱片行、眼镜店、美容理发室、裁缝店、鲜花店、洗衣店、时装店、咖啡店、神料店、杂货店、五金店、中西药行、诊所、宠物店、礼品店、彩票投注站等,造就了富有生活机能且自供自给的经济模式和空间内涵。

常民生活的方式

街道空间最能体现常民生活方式的亲密关系。甲洞卫星市店铺旁的街道有各式各样的小贩沿街摆卖商品和食物,形成一个露天巴刹,附近的居民能够有弹性地购买每户人家当日开伙所需的食材,不必特意开车到大型超市选购一星期的食粮。在这里不但能够以1令吉的印度煎饼当早餐,还可以把各种便宜的糕点“打包”回去当下午茶。临时的早市摊贩贩卖着各式生活物品或食品,和全天候的置地店铺早已发展出共生共荣的机制,提供了多元经济模式,也连接了多样的生产和供给网络,为非正式的微经济与正式经济体系接轨。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甲洞卫星市依然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传统市集风茂,街道小巷仍然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上午为临时摊贩的菜市场,下午供车辆通过及一些面食糖水摊做生意,星期日晚上部分街道即成为夜市。在这个人车共用的街道上,不同的活动和面孔让社区每天活络起来。

此外,每逢农历新年这里也成了年货街,属于甲洞区有口碑的年货市集,年柑、礼篮、肉干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符策刚希望带年轻人走入社区,让社区活络起来。他也希望透过这个专案让学生明白,设计道德为何物。

反应

 

优生活

国人应居安思危 大马建筑急需防震技术

【马来西亚建筑的防震未来】上篇

报道|陈绛雪

摄影|黄亮晖/部分图片取自本报资料室

专家不止一次警告,得天独厚的马来西亚早已不再是“零地震”国家,近年多次受到余震影响的半岛西海岸地区,东马沙巴自2021年以来更有多达10次的地震纪录!

防震建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原来,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的高架天桥和槟城大桥,都有装置防震技术。所谓“防震/抗震建筑”(Earthquake Proof-Building)即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和以上的地区,必须有抗震设计的建筑。

防震抗震建筑主要有3种结构——抗震结构、减震结构、隔震(避震)结构。

在普罗大众的认知里,“防震、抗震、避震、减震”都是同一概念。

避震和防震不同

拉曼大学李光前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叶俊杰助理教授一开始就先厘清:“避震和防震是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从建材、结构到保护方式都各具特点,根据建筑所处地理环境和所需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至关重要;有避震和防震设计的建筑,其安全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抗震结构(Earthquake Resistance)

在建筑主体上的抗震伸臂体系或抗震支架(Outrigger System),即柱子、房梁、墙体的强度和硬度来抵御地震。因地震能量会直接传递到建筑,引起建筑大幅度摇晃,地震规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小型住宅到高层建筑广泛采用抗震结构形式。

★减震结构(Earthquake Shock Absorption)

通过在建筑内设置减震构件(阻尼器 damper)吸收地震能量,减少传递到主体框架的地震能量,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的损坏程度。地震后通常不需要更换阻尼装置,若有受损只需根据情况和程度修理或更换,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阻尼装置的减震效果可在地震时抑制建筑的震动与变形,同时也可抵御强风引起的楼体晃动。

阻尼装置形状多样,可按建筑需求选择,比如小型建筑多使用撑杆式装置,还有用于摩天大楼(比如日本东京晴空塔)的筋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PC)结构的中央支柱。

★隔震/避震结构(Earthquake Isolation)

利用隔离装置将建筑与地基隔离,利用阻尼装置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建筑受到地震的破坏。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基层装置“避震台”(base isolator),相比抗震和减震结构,能更好低抑制建筑的震动和变形,减缓建筑的摇晃程度,减少家具和固定装置等物件跌落和损坏,从而保护建筑在地震后的功能,近年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建筑设计中。

此外,建筑层数越高,避震结构成本也会跟着降低,既能实现较高的抗震等级,建筑规划设计也不会面对高度限制的问题。

国油双峰塔抗震韧性10级

叶俊杰指出,国油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或可说是大马最早具有抗震设计的摩天大楼建筑,采用的正是隔震/减震技术,抗震韧性可达10级。

“KLCC和后来采用其他防震技术的新建筑,尤其是摩天大楼,一旦发生余震或地震,这些建筑比大部分建筑更为安全。”

他解释,避震台(Base Isolator)是一种橡胶及铁片等复合材料制造的避震装置,当地震发生时,建筑基底的隔震层移动/变形,消耗和缓冲地震时的震动和建筑晃动,不论地震在哪一个方向,都能保护建筑和其中的人。

“每5年必须定期检查避震台的情况是否完好,比如橡胶材质是否硬化。”

高架天桥槟威大桥有防震

他说,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纵横交错的高架天桥和槟威大桥这些桥梁基建,其实都有装置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Elastomeric Bearing Pad)。

“这是一种类似于避震器的防震装置,但不完全是建筑避震器,没有铁柱芯,它可承受一定的荷载,若这个材质出现问题就无法发挥避震功能。所以工程部每5年会检查一次,因我国环境炎热且潮湿,塑胶容易变质。”

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

据了解,大马橡胶局从1976年开始研究、1985年正式推介的这项“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耐震度预测可达7.5级,至今全球已有2万多座大型建筑和基建使用这项技术,而我国则由英国引进,本地专才开发,而沙巴拿笃的3层式大马棕油局(MPOB)建筑是在2000年第一座使用这项防震技术的建筑物。

他进一步指出,早期的建筑没有避震装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高楼建筑和设施,后期可装置抗震支架(Outrigger)。

防震铁架系统护118大楼

“118摩天楼所用防震系统就是这种装置在建筑外部的防震铁架系统。一旦地震,这个防震系统会吸收地震能量,抵消对内部建筑的破坏,而之后只要更换或修复损坏的铁架系统即可,成本也低于其他隔震和抗震结构,铁质材料亦可循环使用。”

叶俊杰说,阻尼器(Damper)是美国和台湾最常用的减震系统,用于尚未装置避震器的建筑,可吸收地震能量,通常装置在建筑周边的柱子空间。

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

此次的台湾强震中,台北101摩天楼毫发无伤,关键就在于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而外行人看不出门道的金色钢球其实是一个重达600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亦称谐波吸收器),可抵消大部分的剧烈晃动,有助消散潜在的灾难性能量。

同时,整座大楼的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钢材的抗拉强度相结合,也使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足够的刚性,可抵御震晃、强风和台风。

建筑基层是防震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震(地面震动)冲击影响的也是建筑底层,因此,防震装置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基层。建筑底盘的防震系统耐震力越高,上层结构受损几率和程度也会越小。

叶俊杰解释,建筑楼层数越高,若没有避震器等防震和抗震系统,当受到横向载荷(lateral load)冲击,底层必定不堪负荷。

低层建筑能承受5级

目前的建筑防震系统没有建筑高度限制。至于防震建材,主要有木、铁和钢筋混凝,不同材料有不同韧性与作用,而耐震度取决于材料与韧性。

他说,亚洲及全球多数地震风险国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RC),欧洲国家和美国则采用韧性度及耐震度较高的铁质或木质材料,而钢筋混凝土的韧性度低和耐震度较低。

“地震有两种震波,一种是P波(P-waves),即‘地震’而非‘摇’,钢筋混凝土材质坚硬,极易震碎,当第二震波来到,也就是‘地动’时,建筑就会摇晃导致倾斜而坍塌。所以,建筑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防震元素。”

他透露,我国现有的普通低层建筑可承受5级至6级以下的地震(5级可能出现裂痕,6级可能局部损坏),政府建筑可达6级至7级, 8级以上完全倒塌,只有摩天大楼这类重要且高危的建筑的耐震度可达10级,包括KLCC、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和默迪卡118摩天楼。

国会大厦抗震7级

据了解,国会大厦、槟城大桥、第二大桥抗震力可达7级,而吉隆坡塔则是有一定程度的防震设计的早期摩天楼建筑。

没有防震结构的建筑,遭遇5级地震就会出现裂痕,6级地震足以导致局部结构倒塌,而我国的早期建筑,甚至只能抵御4.6级地震。

我国现有的低度建筑,比如双层排屋和5层及4层以下的建筑,一旦发生地震,建筑会出现裂痕,不似台湾此次地震导致建筑倾斜、底楼“消失”的情况。

他补充,目前我国较着重于阻尼器减震系统,以用于此前未有防震建筑的重要建筑,而一座建筑需要采用避震、抗震或减震系统,则视建筑所需。

大马人防震意识低

在马来西亚,东马沙巴早在1976年就有6.2级的地震记录,近年地震频率有增加的迹象,而西马半岛虽然不处于地震带,也未有大地震这类天灾,但半岛西海岸地区多次受到余震影响,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和关心建筑防震问题。

不过,大部分人的防震意识至今始终偏低,意识不到防震建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建筑工程设计师对防震建筑设计也缺乏知识和专业。这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学专家最大的忧虑和呼吁。

叶俊杰说:“板块一直是移动状态,每年会移动2公分,所以50年前的沙巴没有地震,但如今已靠近苏门答腊地震断层,而沙巴神山过去曾是活火山,不代表未来不会‘苏醒’。”

“暗藏”不同防震设计

我国早在1993年兴建国油双峰塔时就已未雨绸缪,成为国内最早具备避震设计功能的摩天建筑,而当时设计师采用的是日本的基础隔震/避震技术(base isolator)。

时至今日,我国其他新建筑甚至高架天桥其实都“暗藏”不同的防震设计,比如2023年11月启用的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同样采用基础隔震、最新的马来西亚国民投资机构(PNB)、默迪卡118摩天楼则采用新型消能伸臂体系(Outrigger);槟城第二大桥、新柔第二通道、巴生谷地区纵横交错的高速大道高架天桥,其实也都有天然橡胶轴(Elastomeric Bearing Pad)抗震消震设计。

不包括旧建筑与学校

自2017年之后,政府也规定所有的政府建筑和基础设必须符合防震标准,比如政府大楼、医院、消拯局,但不包括此前的旧建筑以及学校建筑。

“这也是令人担心的一点。根据记录,地震多数发生在日间,少见于夜间,而学校也属于关键建筑。”

他补充:“新的政府建筑除了有防震系统,内部也有类似于防空洞的安全屋(防灾屋),在地震或其他天灾发生时可避入其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